毛主席检阅过的德国山炮,一炮轰烂清江城门,一炮命中敌军汽艇
1930年的湘赣大地,一段传奇的故事在这里上演。一门德制75毫米克虏伯山炮,从长沙之战中被红军特务连战士吴嘉德巧妙缴获,辗转千里,成为红三军团炮兵连的"开山之炮"。这门装备精良的大炮不负众望,在清江城下一炮轰开城门,为红军攻城立下赫赫战功;在赣江岸边,又以精准点射击沉敌军汽艇,为部队渡江扫清障碍。它不仅是战场上的"功臣",更在红军大学特科学校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炮兵人才,最终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检阅。然而,时势造英雄,在长征路上翻越千山万水后,这位"老战友"不得不在贵州的赤水河中画上句点,为革命事业献上最后一份忠诚。
巧智缴获 铸就传奇
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火炮,在19世纪末就已经打入中国市场。这批火炮以其精良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成为清末民初各路军阀的必争之物。
75毫米山炮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其轻便灵活的特点和强大的火力,在各类战役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山炮不仅可以轻松拆解运输,还能在山地战中灵活机动。
1930年的夏天,革命战争正处于关键时期。红军虽然战士们英勇善战,但重武器的匮乏始终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7月,红军发起了著名的长沙之战。红五军特务连的战士吴嘉德在战斗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智慧。
在进攻长沙城的过程中,吴嘉德发现了一门被湘军遗弃的75毫米克虏伯山炮。这对缺乏重武器的红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面对体积庞大、重达数百公斤的山炮,吴嘉德没有轻举妄动。他审问俘虏,了解到炮栓和瞄准镜是火炮最关键的部件。
吴嘉德立即做出决定,命令俘虏将这两个核心部件拆卸下来。他用腰间的花布将这些重要部件仔细包裹,背在身上带回连部。
一周后,红军撤出长沙时,这门克虏伯山炮也被完整地带出城。军团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决定组建炮兵连。
在组建过程中,吴嘉德上缴了珍藏的炮栓和瞄准镜,并将俘虏一同送到军团。这为红三军团炮兵连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基础。
红三军团接到向江西进军的命令后,战士们将这门山炮分解成数个部件。他们采用四人一组、三班轮换的方式,将炮身和200多发炮弹一路背负前行。
虽然山路崎岖,肩膀被勒得红肿,但每个战士都斗志昂扬。这门来之不易的大炮,让红军增添了一份制胜的信心。
炮火轰鸣 拿下清江城
红三军团向江西推进的征程并不轻松。山地地形的崎岖难行,加上沿途敌军的层层阻击,使得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当部队抵达江西清江时,一场硬仗在所难免。清江城内的民团倚仗城防工事,对红军发起的进攻进行顽强抵抗。
红三军团的步兵部队发起了两次猛烈攻势。但城墙高耸坚固,加上守军居高临下,红军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却未能突破城防。
军团指挥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动用这门来之不易的克虏伯山炮。他们将炮兵连调至前线,下达了轰开南门的作战命令。
炮兵连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将山炮推至最佳射击位置,仔细测算射击诸元,对准城门进行瞄准。
吴嘉德和战友们在阵地上紧张忙碌。炮位需要反复调整,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因为他们深知这一炮将直接影响战局走向。
经过缜密准备,山炮终于完成了瞄准。随着一声令下,第一发炮弹呼啸着飞向清江城的南门。
这一炮准确命中目标,城门在巨大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守军的防御体系顿时出现了致命的缺口。
炮兵连趁胜追击,又连续发射了两发炮弹。这两发炮弹精准地击中城楼,将其炸成废墟。
城防工事的崩塌极大地动摇了守军的军心。而红三军团的步兵部队则抓住这一战机,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部队如潮水般涌入城内,在城门被炸开的混乱中,守军的抵抗很快瓦解。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控制了城内局势。
战斗结束时的统计显示,红军在这次战役中歼灭了一千多名民团武装。这场胜利不仅打开了红军向江西纵深发展的通道,更证明了重炮火力在攻坚战中的关键作用。
克虏伯山炮的威力在清江之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这次战斗也让红军指挥员们认识到,在面对坚固城防时,火炮支援是突破防线的有力武器。
这场战役的胜利,为红军在江西地区的军事行动奠定了重要基础。而这门德制山炮也由此奠定了它在红军装备史上的特殊地位。
随着战斗的结束,红三军团收到了新的军令。他们需要继续东进,准备渡过赣江。这门立下赫赫战功的山炮,也将在新的战场上迎接更大的挑战。
赣江岸边 击沉敌军船
红三军团向赣江推进的过程中,敌军步步为营,在江岸两侧部署了重兵把守。敌军还在江面上投入了多艘装甲汽艇,企图阻止红军渡江。
1930年的深秋,赣江水流湍急,江面宽阔。红军面临着一场艰巨的渡江战役。
敌军的装甲汽艇装备精良,不仅配备了重机枪,还能灵活机动。这些水上力量成为红军渡江的最大障碍。
军团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他们决定再次启用克虏伯山炮,打击敌军汽艇。
炮兵连接到命令后立即展开行动。他们选择了江岸一处隐蔽的高地,将山炮架设在制高点。
这次的射击难度远超清江之战。目标在水面上不断移动,需要精确计算目标的速度和方向。
炮兵连派出侦察组,在江岸沿线设立了多个观察点。他们通过旗语向炮位传递敌艇的动向。
敌军的主力汽艇在江面上来回巡弋,不时向岸边射击,试图打击可能存在的红军阵地。这艘汽艇上的重机枪火力凶猛,是渡江作战最大的威胁。
山炮阵地上,炮手们根据观察员报告的数据,不断调整射击诸元。他们必须等待最佳射击时机。
当敌艇驶入预定射界时,炮兵连果断开火。第一发炮弹落在汽艇前方,激起一道水柱。
敌艇意识到危险,立即加速转向。但已经来不及了,第二发炮弹呼啸而至。
这一炮准确命中汽艇的动力舱,强大的爆炸力将汽艇炸成两截。敌艇在江面上冒起滚滚浓烟,很快沉入江底。
其他巡逻艇见状立即四散逃离。红军抓住这个机会,迅速组织部队开始渡江。
渡江作战随即展开,部队利用当地渔民的木船,分批向对岸推进。炮兵连则持续对江面实施火力压制。
这场战斗中,克虏伯山炮不仅击沉了敌军主力汽艇,还成功打退了其他水上力量的多次骚扰。红军得以顺利完成渡江。
战后统计显示,仅用三发炮弹就击沉一艘装甲汽艇,这在红军历史上是一次罕见的对水上目标的精确打击。这次战斗也为后来红军的渡江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门德制山炮再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它不仅能够攻坚破城,还能精确打击移动目标。在这场渡江战役中,它为红军立下了新的战功。
主席检阅 浴血长征路
渡过赣江后,这门克虏伯山炮随红三军团转战于赣南、闽西地区。在此期间,毛主席多次来到炮兵连视察。
一次检阅中,毛主席详细询问了山炮的性能和使用情况。他特别关注这门大炮在清江城下和赣江岸边的战绩。
炮兵连的战士们向毛主席展示了火炮的各个部件。主席仔细观察了炮管、炮架和瞄准装置,对这门德制火炮的精良做工赞叹不已。
检阅结束时,毛主席对炮兵连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指示要把这门大炮作为教学用具,为红军培养更多的炮兵人才。
红军大学特科学校随即将这门山炮编入教学计划。在这里,它成为了炮兵教育的重要教具。
许多红军战士在这门火炮上学习弹道知识,掌握瞄准技巧。他们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现代火炮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934年秋,形势急转直下,中央红军不得不踏上长征之路。这门陪伴红军征战多年的山炮也随军西进。
在长征初期,炮兵连的战士们依然采用人力搬运的方式,将火炮的各个部件分散背负。山路崎岖,负重前行的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翻越湘江时,敌军的围追堵截日益紧迫。红军不得不放弃大量重武器,但这门功勋炮被战士们继续带在身边。
穿越贵州时,部队到达赤水河畔。面对天险,指挥部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
这门经历过无数战斗的克虏伯山炮,在赤水河边走完了它的最后历程。战士们将它拆解,仔细清理每个零件。
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红军将这位老战友郑重地沉入赤水河中。这是为了防止它落入敌手,也是对这位功臣最后的致敬。
这门德制山炮虽然永远地留在了赤水河底,但它的故事在红军中广为流传。它不仅见证了红军的成长,更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炮兵骨干。
从长沙城外的巧妙缴获,到清江城下的轰然炮响,再到赣江岸边的精准点射,这门克虏伯山炮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它的经历成为红军史册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见证了革命军队从弱小到强大的蜕变过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付出。
时至今日,这段历史依然激励着后人。这门沉睡在赤水河底的山炮,永远定格在了那个革命的年代,成为红军历史上一个不朽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