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直言:结婚为报恩是凑合,却为何妻子去世后独守26年不再娶

人间档案 2022-06-27 11:16:10

从皇宫朝堂到文人轶事再到江湖鬼怪,评书人将一切故事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用一人一案一语,让观众或捧腹大笑,或惊叹连连,或吸引其中。

评书从明清开始兴盛,一直流转在酒肆茶室,是古代和近代平民百姓最喜欢的消遣活动之一。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当代大多数人谈到评书,应该第一时间想起的是评书大师单田芳的这番结束语。

单田芳总是在吊人心弦的关键时刻就终止这一回的情节,人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等待着下一回的更新。

2018年,一代评书艺术家、堪称现代评书鼻祖的单田芳大师去世,享年84岁。“咋上回书说道”这里,也就再没“下回分解”了。

一、坎坷的人生前半程

在单田芳的评书自传中,有这样一段开场白:

“人生在世难难难,酸甜苦辣麻涩咸;起早贪黑为温饱,争名逐利不停闲。倒霉之事七八九,如意之事无二三;喜迎盛世天地变,时遇神州笑开颜。”

虽不足以完全概括他的一生,但也是一种侧面的写照了。

单田芳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曲乐世家”,母亲王香桂是西河大鼓的知名艺人,父亲单永魁是一名弦师,夫妻俩妻唱夫奏,在当地小有名气。

虽然时常因战乱颠沛流离,但一家人始终团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日子也就过得没那么难。

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单田芳的这段人生也如戏一般跌宕起伏。

就在单田芳16岁那年,父亲因交友不慎被判包庇罪进了监狱,母亲王香桂眼看家里顶梁柱轰然塌下,家中还有几个尚未成年、嗷嗷待哺的孩子,实在无力承担这重任。

单田芳和父母妹妹们合照

有一天,王香桂对家里的孩子们说要去到齐齐哈尔演出,走几个月就回来。

结果过去了足有半年时间,家里依旧没有等到母亲的归来。而沈阳的“演艺圈”里,已传遍了王香桂准备和单永魁离婚的消息。

听说了这些传闻之后,单家人很是忧心,作为家中长子和所有妹妹们的大哥,单田芳决定北上齐齐哈尔寻母。

在齐齐哈尔,单田芳与王香桂见了面,然而在看见独自找来的单田芳时,王香桂特别惊讶,告诉了单田芳自己和他父亲已离婚的事实。

原来,为了离婚,单田芳母亲曾两次去到北京找单父,直到离婚协议签署完毕。

单田芳听完母亲的话过后懵了,还是不敢相信,直到母亲拿出离婚判决书。她告诉单田芳,之后她的义务就是上面规定的每月寄60块钱生活费回去,供以填补全家人的开销。

孩子们都没想到父亲入狱之后,母亲就这样离家改嫁,17岁的单田芳,早早地扛起了这份家庭的重担,不过在此之前,他也只读“圣贤书”,根本不问这些“庶务”。

急得团团转的一家人终于迎来了救星,此人就是几个孩子平常惯称为姐姐的人——王香桂的徒弟,25岁的王全桂。

王香桂

她在听说单家发生变故过后,担心一贯和自己相处得好的弟弟妹妹们没法生存下去,特地赶来帮忙。

事实也的确如此,就连年长些的单田芳都尚未成年,面临做饭问题直接傻眼,何况更年幼的妹妹们呢?当王全桂走进单家门时,就看见这几个人围在厨房里,手足无措。

眼看乱糟糟的一片,她只得挽起袖子开始收拾,忙将单田芳和妹妹们推出去各做各的事情,让单田芳赶紧回到书房去学习,做饭的事,就放心交给她。

原来,单家虽然是曲艺世家,毕竟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仍然延续的年代,评书唱戏算得上当时“下九流”的工作之一。

单田芳的父母自然是希望他能去搞学术,而不是在舞台上打转。因为单田芳是家中长子,父母对他可谓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有出息,光宗耀祖。

单田芳

虽然时局动荡,一家人又四处流离,从长春到吉林,从吉林到沈阳,后来又四海为家,但单田芳还是将读书坚持下来。

但面临家里突发这样的境况,家无顶梁柱,身为家里最大的哥哥,还怎么能安心地去读书呢?人,毕竟得先谈生存,然后才有资格谈论其他。

单田芳此时面临着人生的分叉口,困惑地不知何去何从,还是王全桂,这个和单家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的人站在他面前,伸出了援手。

从那以后,王全桂一边忙着到处演出赚钱,一边在空闲时间就往单家跑,帮忙做些家务活儿。

单田芳还记得,那两年,王全桂贴了自己不少演出费用进去,也正是因为有了她的帮助才不致使单田芳为生活而奔波,他才能有一方安静的书桌来学习。

单田芳

1953年,单田芳拿到了东北工学院录取通知书。他本以为可以顺利学成归来,从此好好就业,走向人生巅峰,第二个却意外来了。

单田芳生了一场病,只有做手术才能痊愈,但因手术耗费时间太长,单田芳落下了许多课业。

那段时间单田芳想了很多,自己已经成年,看见王全桂一个“外人”还囿于他们兄妹的生活,自己作为兄长却还在只考虑自我。

最终,无奈之下,他放弃学业,还是决定捡起父母的饭碗,去鞍山曲艺团拜师学艺,命运终究还是回到了原点。

单田芳

单田芳还是要去从事当初自己父母百般避免让自己儿子从事的工作,从一个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变成一个“说书人”。

二、由报恩开启的婚姻故事

1954年,20岁的单田芳回到老家营口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娶了那个28岁、他经常叫她为“姐姐”的女人——王全桂。

这一段婚姻,也让许多围观者议论纷纷,都对此表示不解,因为在那个年代,“姐弟恋”是比较异类的表现,这样的结合不大合常理。

更不用说年龄差距这么大,当时的单田芳也算是“未来可期”,只是仅仅20岁的年纪,正是当时择偶的黄金年龄。

对于这段婚姻,单田芳解释了他这样做的缘由,为了报答她的恩情,如果没有王全桂的帮助,可能他和妹妹们根本无法生存下去。

单田芳全家福

出狱后的单田芳父亲在得知这段婚姻之后,也发表了他的反对意见,甚至要求单田芳另娶。

面对自己父亲的如此态度,单田芳坚定地表示拒绝:“如今家里好了,妹妹们大了,我更不会做出过河拆桥的事!”

外界“吃瓜群众”看来疑惑不解,甚至称为不相匹配的这桩婚事,在知晓内情人士的眼里不大一样,在二人尚未有定论之前,单田芳的师傅李庆海对王全桂的付出就看在了眼里。

于是他就当了一趟“红娘”,为二人牵了线,传达了彼此的心意。单田芳二话没说,直接答应了。而王全桂却犹豫了一下:“如果他(指单田芳)不嫌我年龄大的话。”

虽然这段婚姻没有因为爱情作为开端,但在多年的相濡以沫和互相付出中,两人的感情也是越来越深。

单田芳

流言蜚语再多,单田芳都不为所动,因为对王全桂心怀感激之情,这才是支撑他接着往下走的一大因素。

从互相扶持开始,再到幸福的一家四口,两人婚后共有一儿一女,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虽然,单田芳在后来的许多采访中都不断强调“妻子长我8岁,当初结婚是为了报恩。”“我跟全桂不算情投意合,结婚也是凑合。”

但事实上,这份感情的深度要比常人所想的多得多。可能,这就是“先婚后爱”的典范吧。

1992年,妻子王全桂去世,那一年单田芳58岁,早已功成名就,成为评书界的“泰斗”。

妻子去世后,单田芳时常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发呆,回忆着和妻子度过的风风雨雨,回忆着他们互相扶持走来的近四十年的时光。总会感到遗憾:好不容易生活好起来了,妻子却没能享福就离世。

周围朋友都劝他再婚,但都被他一一拒绝。直到他逝世,仍旧是一个人。

单田芳和儿子

事实上这份感情早已不再仅仅是恩情,在无数岁月的陪伴之下,已经超出了普世爱情的界限,将二人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三、单田芳的评书舞台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民间一直流传这句话,此话并不夸张,从一个无名小卒,发展为评书大师,单田芳抓住了许多潜在的机遇。

在单田芳和王全桂婚后刚开始的两年里,因为单田芳初出茅庐,一家十来口人仍然是靠着王全桂一点微薄的演出费来维生。

1956年,单田芳终于在鞍山获得了来之不易的第一次登台机会,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生。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为着这舞台“处女秀”,单田芳磨练了很久,精心打磨每一句台词、每一处恰到好处的停顿和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单田芳

随着剧情的变化,生动的声线以及表情变换让台下的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甚至在讲书结束之后还回味良久,自然,单田芳也收获了如潮的掌声和一片叫好。

此次舞台单田芳收入了四块两毛钱,可谓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全家人的脸上也是喜气洋洋。

王全桂尤其为自己的丈夫高兴,不仅仅是因为丈夫终于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赚得了收入,更是因为这颗“评书”的明珠终于能够被人发现。

随着单田芳事业的蒸蒸日上,王全桂再次选择身居“幕后”,做起了“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退出了所有的表演,专注于家庭。

单田芳

单田芳也不负妻子所望,凭借着不断精进的说书,有了经济收入,也有了社会地位。

不过生活就是那句话,“不如意事常八九”,好景不长,单田芳的生活再次遇到了波折,也不得不受生活所迫停止讲评书。

王全桂

虽然历经种种困难,牙齿掉了几颗,嗓子也出了点问题,但好在算是“涅槃重生”。1979年,他重返书坛,所播讲的评书也通过“话匣子”的传播而风靡大江南北。

许多爱好评书的观众都认为,单田芳的风格是他所风靡的原因之一。他总是将故事讲得妙趣横生,自我风格明显,更是想通过评书来传达一些思想。

在单田芳的说书中,离不开英雄情结。从《三国》《隋唐》《大明英烈》这些一代豪杰,一直说到红色经典,书里有这么多英雄,生活中真正的英雄是什么样?

他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这一辈子下来,我崇拜的是见义勇为拔刀相助,扶困济危雪中送炭,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做到了,你就是英雄。”

单田芳全家福

四、“云遮月”的特殊嗓音

单田芳最具辨识度的就是他特别的嗓音。在他富有磁性沙哑的嗓子的解说下,经典的小说被他演绎得栩栩如生,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回味。

单田芳

有人调侃他哑了的嗓子是“破锣嗓”,他却将自己的劣势化为长处,他避实就虚,将自己的演播风格变得节奏缓平,像讲故事般娓娓道来,这也成为了他的标志。

他的嗓子早年也和其他评书艺人一样,是透亮的,不过因为在农村生活那段时间损伤未能及时治理,后来又用嗓过度,加之他的嗓子又长了息肉,做过两三次手术,越到晚年,越发嘶哑。

业界人士为其嗓音起了个雅称为“云遮月”,意为被云彩遮住的月亮,不透亮。此特殊嗓音甚至成为了许多模仿秀的争相模仿的对象。

五、评书的发扬与传承

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抖:“咱们言归正传!”说书其实很简单,一张桌子,一把折扇,一块醒木,一人一衫足矣。

单田芳

但同时也很复杂,需要考验多年的功底,以一人之力,带动全场观众投入所造故事氛围之中,功力不足,就会衬得单调乏味。

也因为相声脱口秀小品等多种多人艺术形式的存在,使得评书的受众度日益减小,加速了这门艺术的落寞。

单田芳生前最担心的问题也就是评书的后继无人,所以,一个年迈的老人,为跟上新时代观众的需要,学习了很多新知识。

单田芳

随着娱乐方式的发展,评书从茶社舞台走到了电台电视上,没有了一如既往叫好的观众,又怎么去观看临场反应来调整呢?单田芳度过了一段无所适从的过渡期。

不过后来他找到了诀窍,录音棚外的工作人员也是观众啊,如果他们打瞌睡,证明这段书讲得松懈了,那就得注意了,再调整调整。

要说为什么在评书这个文化已近余晖之际,单田芳还能受到许多年轻一代听众的喜爱,原因可能就在于他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于是才能收获了不断的喜爱。

单田芳

评书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单田芳的风格并非传统意义的说教,不过,他还是希望能够从作品中来传达一些思想。

经历了战火纷飞、流离失所、变幻莫测和日新月异的年代,单田芳对自我的定义很明确:“我充其量只是个平头百姓,草根艺人。我既无丰功伟绩,也没有叱咤风云。”

单田芳

不过可惜的是,2018年,在单田芳逝世后,也宣告着评书这一门从明清延续至今的艺术日渐式微的事实。

“一生尝遍甘苦,书中说尽情仇”“单田芳评书”是许多人生活中擦不掉的记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世上再无那句吊人胃口的“且听下回分解”,但单田芳大师标志性的嗓音,仍会回响在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里。

0 阅读:10

人间档案

简介:时代风云人物,你我共同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