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参拜过两朝天子,效忠过三代君王,想不到今日竟要与这尊龙座势不两立了,老夫真是万般无奈呀!
鳌拜,终于要动了!
此时的朝堂,索尼已经病逝,舒克萨哈含冤而死,四大辅政大臣中,仅剩下一位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已然问鼎权力顶峰,严重威胁着康熙皇帝的皇权稳固。
一个刚刚亲政,意在牢牢抓住权力的皇帝,一个权倾朝野,始终不愿让权的辅政大臣,矛盾出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原本,鳌拜并无造反之心,但鳌拜的身后有着太多的党羽势力,以班布尔善为代表的满洲贵族势力,不允许鳌拜就此放弃,鳌拜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并制定了周密的谋反计划。
只是,此时的康熙皇帝已非当初的孩童,孝庄也已经放弃安抚鳌拜的念头,君臣之争,一触即发。
可就在鳌拜称病在家,积极准备谋反事宜的时候,康熙皇帝趁着鳌拜的寿辰,亲自登门了:
鳌拜:皇上下驾寒舍,老臣感恩不尽。
康熙:听说你称病谢绝做寿,简朴从事,朕一高兴,冒冒失失的就来了,你不让大臣们给你做寿,朕就给你拜个寿。
不管局面如何紧张,君臣之礼不能废,这是印在骨子里的素养,更重要的是,鳌拜清楚,康熙皇帝前来探望的目的就是试探,自己不能漏出一丝马脚。
可鳌拜错了,康熙皇帝此行并非试探,因为这件事已经没有了试探的意义。
他有着更为深层的考虑:
鳌拜,朕看了宫藏的档案,你是爱新觉罗氏的恩人哪,你在战场上救过先皇的命,自己却身负重伤,入关的时候,剿灭明兵,平定反叛,朕看了拍案叫绝呀,跟你说句知心话,朕是坐在你们这些人的功劳簿上,才当上了皇上呀!
肯定鳌拜的巨大功绩,表明自己乃至整个爱新觉罗氏对鳌拜的感恩之心,这就是在明确告诉鳌拜:如果现在收手,你还有活下去的机会,如果现在收手,朕还能看在你所立功劳的份上,饶你一次。
除了留给鳌拜最后一次机会,康熙皇帝还有一张“感情牌”需要打出来:
你三十岁寿辰时,太宗皇太极在军中为你做寿,你四十岁寿辰时,顺治先皇在乾清宫为你做寿,今儿个你五十五岁生日,却称病拒寿,朕不想看你受委屈,怎么地也得来给你拜个寿哇。
从皇太极到顺治皇帝,再到如今的康熙皇帝,历代帝王对待鳌拜,皆能称得上“皇恩浩荡”。
啥意思呢?
一个世受皇恩的朝廷重臣,如果造反,对得起历代先皇?对得起爱新觉罗氏给予的特殊恩宠?
“感情绑架”以后,康熙皇帝的操作还没结束。
他还要从根本上斩断鳌拜造反的可能:
朕还要送你一份寿礼,授你为首辅大臣,加封一等公,世袭罔替。
首辅大臣,位极人臣,一等公,乃系清朝异姓功臣的爵位顶峰,世袭罔替,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特殊恩宠,有了这些恩赐,鳌拜就基本实现了人生巅峰。
还造反干什么?
这一张张牌打出来,鳌拜动摇了,真就动了感情:
皇上 皇上 皇上。
等到康熙皇帝离开,鳌拜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孩子啊,说到老夫的伤心处了,老夫受爱新觉罗氏厚恩,思来想去,废立之事,还是罢了吧。
就臣子这个角度而言,鳌拜已经走向了顶峰,无可附加,确实没有理由再造反,而且,这种事情一旦失败就是身败名裂,就会落得千古骂名。
可鳌拜想要放弃,班布尔善哪能同意,这位爷还一直等着鳌拜和康熙杀个两败俱伤,自己渔翁得利并成功登上那座梦寐以求的龙椅呢!
所以,班布尔善用尽了自己的智慧,开始了最为关键的一次劝说:
中堂大人,中堂大人,下官理解您的心情,可是您也得为那些前来贺寿的臣属们想一想啊,万一今后您一旦不在了,皇上饶得了他们吗?
还是那句话,鳌拜身后站着太多的人,鳌拜一旦认输,康熙皇帝必然会开展一次清除行动,所以,就算为了这些人,鳌拜也不能退。
康熙心胸如此狭隘,猜忌贤良,这样的皇上保得住大清的江山吗?
更何况,班布尔善还将鳌拜造反的高度,上升到了为国为民,上升到了祖宗社稷,大清江山,如此重大的责任,鳌拜怎么能退?
更何况:
康熙今日来此,意在交兵,这证明他已经完全察觉了中堂的意图,现在双方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不动手,他照样动手。
鳌拜要反,康熙知道,鳌拜也知道康熙知道,当前的局面就只差点破而已,也就是说,就算鳌拜现在退了,康熙也不会善罢甘休。
一句话,伸头是一刀 缩头也是一刀,你不反也得反,反了还有成功的机会,不反就会立马变成案板上的鱼肉。
好了,有了这些理由说明,刚刚已经动摇的鳌拜再次坚定了信心。
狠心下达了命令:
交代下去吧,明天一早,老夫上朝。
第二日,鳌拜率领诸位臣属,早早来到了乾清宫。
并发布了第一道动员令:
鳌拜:班大人,事定之后,老夫封你为忠义亲王,加一等公,特命监国大臣 位居百官之首。
班布尔善:臣谢恩,班布尔善总算遇上了圣君英主,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实,鳌拜并不傻,只是班布尔善伪装的太过精心,班布尔善堂堂一个皇族后代,哪能甘心屈于鳌拜之下?
、、
在康熙皇帝手下当奴才 最起码还是自家人,在鳌拜手下当奴才,那可就是真奴才了!
班布尔善的目标是推翻康熙皇权 取而代之,鳌拜只是他手里的一枚棋子,一个只配冲在最前面的前锋而已。
然后,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按照鳌拜的预想发展,康熙皇帝没有前来乾清宫上朝,而是直奔慈宁宫而已,给出的解释是孝庄病了,前往问安,这一下,埋伏在乾清宫的武装力量全部失效。
另外,康熙皇帝还下令鳌拜,只身前往慈宁宫,给孝庄问安,而鳌拜仗着自己“满洲第一勇士”的悍勇,竟然自信满满,真就只身前往,这一下,鳌拜彻底落入了康熙皇帝的圈套,彻底按照班布尔善的计划推进了。
就在康熙手下的布库们擒住鳌拜的时候,班布尔善开始推进自己的计划了:
当他们交手的时候,你率兵包围慈宁宫,以勤王剿贼为名,冲进宫去,记住,一旦入宫,万万不可手软,必须将康熙与孝庄给我当场斩杀,鳌拜之愚,就是心存幻想,当我把康熙与孝庄杀死以后,我就将弑君之罪嫁祸予鳌拜,把他在群臣面前千刀万剐。
如此计划,班布尔善究竟能达成什么目的呢?
斩杀康熙和孝庄,能为自己扫清篡位障碍,诛杀鳌拜,能让自己立下护国功劳,如此巨大的功劳衬托下,班布尔善再借助自己的宗室身份,努尔哈赤孙子的显赫地位,便能顺利登基,一改大清历史。
只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班布尔善布置的武装力量,没能抵过吴六一,康熙皇帝完成了自己在位期间诸多壮举中的第一桩。
鳌拜,虽有重罪,但到底落得圈禁终生,而一直在背后谋划一切的班布尔善,死得可惨了。
康熙八年,康熙皇帝除掉权臣鳌拜,收归朝廷大权,大清王朝正式迎来了康熙皇帝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