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低处行,志往高处立

中华大家读书汇 2025-01-05 12:30:39

志存高远,人低成王。《周易》潜龙,勿用;亢龙,有悔。不管是处在事业开端,还是有所成就的人,都要克制低调,委身低处,是中国人处世的一门千年绝学。

《呻吟语》中讲:“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低头是为了保全自己,低头是为了更好前进。

徐悲鸿曾说:“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应有傲骨,但遇事学会弯腰,不失为一种风度,更是一种远见。

《菜根谭》说“世事亏乃福,人情淡始长”。吃亏是福,有时自己主动吃点亏,往往能把棘手的事情解决好,适时低头,志存高远,默默修炼自己,才是高明之举。

刘邦这样的领导者能够在用人方面保持低姿态,他愿意给人好处,分享权力,又能够用人不疑,人才自然愿意在他这个里干下去。当萧何举韩信的时候,刘邦就重用了韩信。当娄敬张良提议定都长安的时候,刘邦便迁长安。除此之外,刘邦对奖赏毫不吝啬。

就像是现在的胖东来,为什么给员工发这么多工资,放这么长的假期,超市还是赚钱的?

因为除了信任带来的尊重之外,还给了员工物质基础,让员工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归属感,以及这个平台能够让自己实现价值。

古训道:“人在低处行,志往高处立。”人,即便出身卑微,只要能够看清自我,立志磨砺,亦能创造低处的奇迹。

朱元璋曾在《咏竹》中写道:“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人在低处,并不意味着毫无抵抗命运的能力。倘若肯努力汲取丰富的知识,从懵懂走向睿智,那么即便遇到再多的磨难和挑战,都可以化解困境、扭转时局。

《中庸》: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地不畏低,才有了聚水成海的气魄和实力,人不畏低,便有了孚众成王的气度和修养,委身低处,并非全然穷途潦倒,而是能熬得过困境,稳得住格局,撑得起志向。

低,既是成功的起点,也是修行的良方,更是守胜的秘诀,品过世间百态,跨过低处泥泞之途,方能览尽高处旖旎之景。

古训道:“人在低处行,志往高处立。”人,即便出身卑微,只要能够看清自我,立志磨砺,亦能创造低处的奇迹。

人一旦忍得住低处的幽暗,心怀一颗进取之心,就一定能蓄力高飞,低是修行的良方。

《鬼谷子》中曰:“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遇变故之起而不惊,当非常之谤而不辨。”人的一生以处变不惊的心态去面对,才能磨砺出生命应有的锋芒和光彩。

低是守胜的秘密,《菜根谭》中有云:“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地低则成海,海纳百川,便能融万物,人低品自高,不论身居何位,懂得低头的人,才有了更高的处世格局。

《格言联璧》里曾说过:“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做人,低调行事是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胸襟,更是一种处世的最佳姿态。

人的一生,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根就越要伸向深邃的地底,学会谦卑自守,才能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播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便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纵然生活在低处,灵魂也要在高处。

低是处世的绝学,更是人生最顶级的智慧。唯有守住人生的低处,方是真正的高人,往低处而来,要心向高处,勿忘初心。

站高处而望,要谦守低处,方保盈泰,放低姿态、韬光养晦,才是真正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厉害的人,不管本事多大,总会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正所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海低,是有容乃大;人低,是以屈为伸。

真正的高手,不是锋芒毕露、刚强勇猛,而是以弱胜强、用晦而明,低姿态蓄能量,才会有璀璨人生,懂得珍视当下,掌握了生存的要义,才能不断丰盈自己、活好自己。

人的一生如登山,若碌碌无为,不思进取,路途境遇便是草木簇拥;勇于攀登,到了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参天大树,满眼碧绿;如果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抵达山顶,那目及之处皆是风景,鸟瞰大地,仰望苍穹。

不设限敢拼搏知勤奋,才会有更大舞台,逆境顺境全在心境,低姿态就能大有所为,有志趣就能顺心如意;不设限就能精彩无限。

学会低头百事可为,水低成海人低成王。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贵而不显华而不炫。

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才高不自诩位高不自傲;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渊。

人不畏其低,故能孚众为王。

人生于世,以低求高是大道。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1 阅读:7
中华大家读书汇

中华大家读书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