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哪个孩子的失踪,受到全国长时间的关注。
人民网还就此专门发文:加快寻找胡鑫宇,用实际行动回应舆论关切!
#胡鑫宇失踪事件:每天上千人上山搜寻#1月9日至11日,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每天组织上千人在铅山县境内开展对胡鑫宇失联线索的“拉网式”搜寻,目前未发现任何线索。
据多个网传视频显示,现场搜寻队伍人数众多,有身着警服、消防服、迷彩服的人员,也有普通民众。参与搜寻的人手持镰刀、手杖等工具,徒步上山。雨天中,有人身披雨衣,有人手持雨伞参与搜寻。
这种画面感极强的场景,远在千里之外,都能感受到轰轰烈烈、浩浩荡荡。
据胡鑫宇舅舅李先生透露,此次搜寻是“胡鑫宇系自行离校”一说展开的。
为什么会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搜索呢?其实就是警方通报中耐人寻味的一句话。
1月7日,警方通报称,未发现其在校内被害自杀等痕迹证据。
这句话,是非常谨慎,也是非常艺术的。
非常谨慎,是因为广大网友曾就此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警方没有调查结果,是不能定论的。
非常艺术,是因为这句话模棱两可,至少包含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胡鑫宇没有在校内被害或自杀,警方也没有发现。
第二种可能性是,胡鑫宇已经在校内被害或自杀,但警方还没有发现。
那么,胡鑫宇已经消失90天了,各方面几乎穷尽了各种手段,仍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每天上千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个人觉得,首先寻找的是希望!
常言道,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
无论被害也好,自杀也罢,既然没有得到胡鑫宇的死讯,那就存在活着的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只要寻找就有希望。
除了寻找希望,其次就是寻找好奇心了。
胡鑫宇无端消失,让人们感到特别神奇,给大家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因此还产生了许多谣言。
网络流传比较广的是“二楼白布裹尸”“后山发现带血衣”“后山发现实验室”“化粪池发现碎骨”“被光头老师杀害”“被化学老师用药水化掉”“被人带进医院割去器官后抛尸河内”“SUV汽车运人”“录音笔已找到”等。
但凡好奇心,都需要一个真相来满足,这也就是大家不懈搜寻的重要动力了。
再者,就是寻找安全感了。
胡鑫宇的消失,竟然发端于封闭式管理学校,连这种地方都能发生无端消失问题,天底下还有安全的地方吗?
实际上,胡鑫宇的消失也不是个例。就在前两天,河南方城两个男童在大门口玩,离奇失踪的事件,至今仍然杳无音信。
“知乎”上有一个十分高赞的回答,摧毁父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摧毁他们的孩子!
但愿胡鑫宇,以及那些失踪的孩子,能早日回归父母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