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十大阳谋,哪个才是真正无解?

傲芙聊宇宙 2025-01-23 14:30:37
史上的十大阳谋,哪个才是真正无解?

原创 文史流氓 历史超有料2025年01月22日 15:14 河北 119人

历史过程种,权谋与智慧始终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曾涌现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阳谋,它们或深刻影响国家命运,或改变历史走向。

总之,这些阳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发挥出了它们无懈可击的历史作用。

我们将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十个阳谋梳理出来,大家评判一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无解阳谋?

推恩令:汉武帝的智慧削藩

年份与人物: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

背景:西汉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刘邦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这些藩王势力庞大,逐渐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即位后,决心削弱藩王势力,实现真正的中央集权。

阳谋解析: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这一政策表面上体现了皇帝的恩德,实则是削弱诸侯势力的妙招。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的领土逐渐碎片化,掌控的区域大幅减少。

效果:推恩令的推行,使得诸侯王的势力被极大地削弱,中央集权得以加强。这一阳谋不仅避免了直接军事冲突,还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政治目的。

挟天子令诸侯:曹操的政治优势

年份与人物: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公元189年至220年在位;曹操,公元155年至220年。

背景: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董卓之乱后,汉献帝流离失所,成为各路诸侯争夺的焦点。

阳谋解析:公元196年,曹操采纳谋士毛玠之计,将汉献帝迎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令诸侯”的策略。借助天子名义,曹操在征伐天下时名正言顺,能够招揽人才、安抚朝堂,占据极大的政治优势。其他势力难以在道德和法理上与曹操抗衡,使得曹操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

效果:通过挟天子令诸侯,曹操不仅稳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还成功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围魏救赵:孙膑的战略布局

年份与人物:战国时期,孙膑,约公元前4世纪。

背景:战国时期,魏国庞涓率领大军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

阳谋解析:公元前354年,齐国应赵国求援,孙膑作为齐国军师,提出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他未直接救援赵国,而是选择围攻魏国都城大梁。庞涓无奈回师救援,途中遭遇齐军伏击,全军覆没。这一计策既解了赵国之危,又重创了魏军,巧妙利用了敌人的心理和战略布局。

效果:围魏救赵不仅展现了孙膑高超的军事智慧,还使得齐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大幅提升,为后来的争霸战争奠定了基础。

远交近攻:范雎的战国策略

年份与人物:战国时期,范雎,约公元前270年至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秦国欲图霸业,急需有效的外交和军事策略。

阳谋解析: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主张交好远方的齐国,逐步蚕食邻国韩、赵、魏。这一策略既避免了多面树敌,又使得秦国能够集中力量逐个击破近邻。齐国因得到一些好处而选择旁观,秦国则借此机会不断壮大。

效果:远交近攻策略的实施,使得秦国在战国时期逐渐崛起,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金刀记:王猛的阴谋转阳谋

年份与人物:五胡十六国时,王猛,公元325年至375年;慕容垂,公元326年至396年;苻坚,公元338年至385年。

背景: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前秦皇帝苻坚欲铲除权臣慕容垂,但忌惮其威望和实力。

阳谋解析:王猛为铲除慕容垂,设计了一出“金刀记”。他让儿子携带慕容垂的贴身佩刀作为信物,告知苻坚要杀慕容垂。慕容垂得知消息后,因惧怕而叛逃。前秦便以叛逃罪将其铲除,这一阴谋在王猛的运作下转化为了阳谋。

效果:金刀记不仅成功铲除了慕容垂,还避免了直接冲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阳谋展现了王猛高超的政治手腕和谋略。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和平集权

年份与人物: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至976年。

背景: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政权更迭频繁。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为巩固政权,决定解除将领的兵权。

阳谋解析:公元961年,赵匡胤在谋臣赵普的建议下,大宴将领。酒酣之际,赵匡胤以放弃兵权可享受富贵为由,兵不血刃地解除了将领们的兵权。这一策略既避免了直接冲突,又加强了中央集权。

效果:杯酒释兵权使得北宋的统治更加稳固,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军事政变风险。这一阳谋不仅体现了赵匡胤的政治智慧,还为后来的北宋繁荣奠定了基础。

种桑误国:管仲的经济战

年份与人物:春秋时期,管仲,约公元前723年至公元前645年。

背景:春秋时期,齐国欲吞并鲁、梁两国,但直接军事进攻难以奏效。

阳谋解析:管仲为吞并鲁梁两国,让齐国百姓都穿绨服(一种丝织品),使绨服价格大涨。鲁、梁两国看到商机,放弃耕种改种桑树养蚕。结果导致经济凋敝、粮食短缺,齐国则趁机低价收购粮食,导致鲁梁两国经济崩溃。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就控制了两国。

效果:种桑误国不仅展现了管仲高超的经济智慧,还使得齐国在春秋时期逐渐崛起,成为霸主之一。

清君侧:正义之名的夺权

年份与人物:西汉七王之乱,公元前154年;明初靖难之役,公元1399年至1402年;朱棣,公元1360年至1424年。

背景:当地方藩王或野心势力威胁统治时,他们往往打着铲除君主身边奸佞的正义旗号起兵。这一阳谋既能够掩盖其夺权的野心,又能够使得对手难以反驳。

阳谋解析:西汉七王之乱中,吴王刘濞等藩王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明初靖难之役中,朱棣同样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反抗建文帝。这些藩王或野心势力通过这一策略,成功掩盖了其夺权的野心,使得他们在起兵过程中占据了道德高地。

效果:清君侧策略的实施,使得地方藩王或野心势力在起兵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认同。这一阳谋不仅掩盖了他们的野心,还使得他们在政治斗争中占据了优势。

合纵连横:纵横家的权谋游戏

年份与人物:战国时期,苏秦、张仪等纵横家。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纵横家们凭借口才和谋略游说各国君主,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实现个人或国家的利益。

阳谋解析:合纵是联合弱国攻打强国,连横是侍奉强国攻打弱国。纵横家们通过游说各国君主,使得各国在合纵连横策略间摇摆不定,成为他们施展谋略的棋子。这一阳谋不仅展现了纵横家们高超的外交手腕,还使得战国时期的外交局势更加复杂多变。

效果:合纵连横策略的实施,使得战国时期的外交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各国君主在纵横家们的游说下,时而联合、时而对抗,成为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桃杀三士:晏婴的巧妙计策

年份与人物:春秋时期,齐景公,公元前547年至公元前490年在位;晏婴,约公元前595年至公元前500年。

背景:春秋时期,齐景公担心三位名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阳谋解析:晏婴献计,请景公将两个桃子赐予他们,让其论功取桃,结果三人都弃桃自杀。后用“二桃杀三士”比喻用计谋杀人。

效果:齐景公借此解除了潜在威胁。这一计策巧妙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和争强好胜心理,使得三位名将自相残杀,达到了铲除异己的目的。

这十条阳谋,有解无解?

【免责声明】以上为正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中如涉及结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更多精彩持续更新,感谢关注。

0 阅读:0
傲芙聊宇宙

傲芙聊宇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