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读书会】《原则》用头脑开放的习惯,就能找到多种解决办法

南宫读书会 2024-10-10 20:36:50

第236期

Hi~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南宫读书会,上期我们说头脑开放的一些障碍,这期我们继续来看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3.2奉行头脑极度开放

如果你知道自己有盲点,你就能找到一种解决办法,但假如你不知道,你将持续不断地栽在相同的问题上。换而言之,如果你能承认自己有盲点,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其他人可能在某件事上比你看得更准,他们试图指出威胁或机会确实存在,那么你就更有可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头脑极度开放的基础是一种真诚的担忧:你在决策时看到的情况也许并不是符合事实的情况。

头脑极度开放是一种能力:有效地探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让你的自我意识或思维盲点阻碍你。

大多数人不明白什么是“头脑极度开放”,他们只是把头脑开放理解为“承认自己可能是错的”,但依然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任何观点,不寻求理解其他观点背后的理由。

诚恳地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并认识到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能不能妥善处理“不知道”才是更重要的。头脑极度开放的人知道,找到问题的所有答案很重要,但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向其他聪明人请教也很重要。

人的决策应当分成两步:先分析所有相关信息,然后决定。

大多数人不愿意考虑与他们已经得出的结论不符的信息,没有比这更荒谬的了。听听其他人的观点并加以考虑,绝不会削弱你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自由,只会让你在决策时有更宽广的视角。

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致力于做出最佳决策的人,很少坚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最好的答案,他们承认自己有缺陷和盲点,并总是试图了解更多,以克服缺陷和盲点。

认识到你不能“只产出不吸纳”。大多数人的情况是,与“吸纳”(学习)相比,“产出”(表达想法和制造东西)的热情似乎要高得多。就算一个人的首要目标是“产出”,也是一个错误,因为不“吸纳”的话“产出”也不会好。

认识到为了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你必须暂时停止判断,只有设身处地,你才能合理评估另一种观点的价值。头脑开放不是指对自己不相信的东西无所谓,也不是顽固、不理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考虑其他人的理由。

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最好的答案。最好的答案不一定是你想出来的,你可以在其他人那里找。

搞清楚你在争论还是在试图理解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和对方的可信度,想想哪种做法最合理。如果双方水平相当,争论就是合理的;如果一方在这方面明确比一方更有知识,就应该让一方做老师,另一方做学生去请教。

要做好这一点,你必须理解“可信度”这个概念,可信的人有两个特征:曾反复在相关领域成功找到答案;在被问责的情况下能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很好的解释。

如果你是双方中更可信的人,你就应该礼貌提醒对方这一点,并建议他向你提问。

3.3领会并感激: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

当两人观点截然相反时,很有可能有一个人是错的。搞明白是不是你错了,对你有好处。

要做好这一点,你的沟通方式应该让对方觉得,你只是在试图理解。你应该时提问而不是错处陈述,以心平气和的方式进行讨论,并鼓励对方也这么做。记住,你不是在争论,而是在开放地探求事实。

人们发生分歧时变得愤怒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大多数分歧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学习的机会。在学习到东西后改变想法的人是赢家,顽固拒绝学习的人是输家。

你既应该考虑和思索各种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也应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随时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想法,接受可能正确的东西。

一些人担心这样做太浪费时间,通过了解分歧来解决问题确实颇费时间,但你把时间花在这上面才叫物有所值。很多人都会和你产生分歧,但你不应该考虑所有人的观点,跟任何人都头脑开放不一定有好处,你应该花时间和你能找到最可信的人探讨观点。

如果你们发现讨论陷入了僵局,就商定一个你们都尊重的人,让他帮着主持讨论。最没有成效的方式是你在自己脑子里试图把事情想明白,或者在讨论收效已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继续浪费时间。

大多数人本能地不愿意表达分歧,他们不愿意表达的原因是,“较低层次的你”误以为分歧就是冲突。

3.4和可信的、愿意表达分歧的人一起审视你的观点

有时问题太过复杂,作者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这时他会让在这方面只是更丰富、可信度更高的人帮他做决策,但他仍然会旁听这些人发表的不同意见。

这种审视多个可信者观点的做法,能对你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最坏的环境做准备,以尽量使其不那么糟糕。专家也会犯错误,保持头脑极度开放,和聪明人一起审视问题,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你将大幅提升做出正确决策的概率。

3.5识别你应当注意头脑封闭和头脑开放的不同迹象

1、头脑封闭的人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挑战。他们通常会因为无法说服对方而感到沮丧,而不是好奇对方为何看法不同。

头脑开放的人更想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分歧,当其他人不赞同时,他们不会发怒,他们会明白自己总有可能是错的,值得花一点时间考虑对方的观点,以确定自己没有忽略一些因素或犯错。

2、头脑封闭的人更喜欢做陈述而不是提问。尽管在特定情况下,可信度高的人做出陈述,但真正头脑开放的人,也会经常问很多问题。

头脑开放的人真诚地相信自己可能是错的,提出真诚的问题。他们还经常权衡自己的相对可信度,以确定自己应该主要扮演学生、老师还是对等者的角色。

3、头脑封闭的人更关心是否被理解,而不是理解其他人。当对方不赞同时,他们通常会认定自己没有被理解,而不是想想自己是不是没有理解对方的观点,头脑开放的人经常觉得有必要从对方的视角看待事物。

4、头脑封闭的人会说类似的话:“我可能错了……但这是我的观点。”这往往是一种敷衍的表态,人们借此来固守自己的观点,还觉得自己是开明的。头脑开放的人知道何时做陈述,何时提问。

5、头脑封闭的人阻挠其他人发言。如果在对话中一方看起来不给对方留说话空间的话,他就可能在阻挠对方说话。

头脑开放的人总是喜欢倾听而不是发言,他们鼓励其他人表达观点。

6、头脑封闭的人难以同时持有两种想法,他们让自己的观点独大,挤掉别人的观点。

头脑开放的人会在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的同时保留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他们可以思考两个或更多相互冲突的概念,反复权衡其相对价值。

7、头脑封闭的人缺乏深刻的谦逊意识。谦逊通常来自人的失败经历,失败让人以一种开明心态积极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头脑开放的人看待事物时,时刻在心底担忧自己可能是错的。

3.6理解你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1、经常利用痛苦来引导自己进行高质量的思考。如果你过于坚持一个观点,当某个人或某件事挑战该观点时,你就经常会产生心理痛苦,尤其是当相关挑战涉及你的某种缺点的时候。这种心理痛苦是一个迹象,说明你可能是错误的,你需要以高质量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

2、将头脑开放作为一种习惯。基本上,你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就将有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始终把愤怒感、挫折感作为提醒自己的迹象,从而冷静下来,以深思熟虑的方式看待眼前的问题,逐渐地,你的负面情绪出现的频率就会大大下降,你就会直接成为作者所说的头脑开放的人。

3、认识自己的思维盲点。假如你是一个头脑封闭的人,又在自己有盲点的领域形成一种观点,结果可能是致命的。所以,花点时间记录一下,你经常在哪方面因为看不到别人看到的东西而做出糟糕的决策。

4、假如很多可信的人都说你正在做错的事,只有你不这么看,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看偏了。虽然也有可能你是对的,他们都错了,但你应该从吵架模式转换到“提问”模式,在必要时同意让某个你们都尊重的中立第三方来打破僵局。

5、冥想。冥想能让人看到慢节奏的画面,所以即使面对混乱,也可以通过冥想从更高的层次看待问题。

6、重视证据,并鼓励其他人也这么做。大多数人并不仔细观察现实,通过客观审视证据来得出结论。他们基于隐藏的潜意识做决定,然后筛选证据,使其符合自己的这些欲望。

7、尽力帮助其他人也保持头脑开放。你要理性,并期待其他人也理性,请他们指出支撑自身观点的证据。这不是争执,而是开放地探寻事实。

8、使用以证据为基础的决策工具。这些原则的目的是帮助你控制较低层次的自我,让更理性、较高层次的自我处于主导地位。

9、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停止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信任自己的决策程序。独立思考,努力为自己相信的观点辩护,都很重要,但总会有些时候,更明智的做法是停止为你的观点辩护,接受可信的其他人的观点。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成为真正头脑开放的人需要时间,和所有真正学习的人一样,这也主要是一个养成习惯的问题,反复多次联系之后就会变得像本能一样,不这样做反而无法忍受。

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我是南宫敏羚,关注我,和我一起开启阅读之旅,每天进步10%吧!

0 阅读:0
南宫读书会

南宫读书会

欢迎加入南宫读书会,和我一起开启阅读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