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谋臣如过江之鲫,为何偏偏张良获得谋圣殊荣?

番茄不倒翁 2024-10-15 12:07:10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智谋之士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成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那个群英荟萃的年代,每个谋士都可以说是个顶个的存在。

而西汉初年的张良以其深邃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谋圣”,张良为何能在众多谋臣中脱颖而出,获得如此崇高的评价呢?

张良和刘邦的相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谋臣是君主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谋臣都以超凡的智慧和策略,为国家的兴衰存亡出谋划策。

然而,在众多的谋臣之中,能够被称为“圣”者,却寥寥无几,张良则是可以单拎出来讲述的,张良是西汉初年的杰出谋士,不仅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更在后世留下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美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谋圣”。

张良是战国末年韩国贵族的后人,但是当韩国被秦国消灭之后,张良就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和家族荣耀,辉煌不再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致命的,但是张良却没有因此颓废,而是想着一定要找秦王报仇。

于是他变卖家产,花钱雇佣刺客,并且亲自策划刺杀秦始皇的行动,公元前218年,秦国的铁蹄虽然已经踏遍六国,但反抗的火种却在民间悄然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博浪沙刺秦这个历史性的画面上演。

张良的刺杀计划就是在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埋伏,这条路是秦始皇的必经之路,等到轿撵达到指定位置的时候,所有的刺客就会一拥而上,然而,现实和想象的永远是不一样的,由于秦始皇事先有所警觉,更换了座驾,导致刺杀行动失败。

行动失败,随之而来的就是张良身份暴露,秦王看韩国还有“漏网之鱼”,便展开了抓捕,张良只能选择逃跑,在逃亡过程中,张良遇到了刘邦,刘邦的豁达、仁义以及对天下大势的独到见解深深吸引了张良,他认为刘邦是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明主,于是非常果断的投奔了刘邦,成为刘邦麾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做到的确是少之又少,张良就是其中做到的人之一,他常常深入敌后,收集情报,在关键的战役中,他总能制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战术策略,使刘邦的军队能够以少胜多,化险为夷。

在鸿门宴上,张良凭借机敏与智慧,不仅帮助刘邦化解了必死之局,还巧妙地利用了项羽的犹豫与内部矛盾,为后续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在政治上,张良更是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建议,为刘邦建立汉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刘邦招揽天下英才,广开才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智囊团和人才库,为汉朝的繁荣与发展储备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在张良等人的精心辅佐下,刘邦逐渐在楚汉战争中占据了上风,他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更在政治上赢得了广泛的民心与士气,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刘邦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项羽,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建立了汉朝。

张良为何能称谋圣

张良之所以被称为“谋圣”,主要是因为他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智谋和深远的战略眼光,对刘邦建立汉朝以及稳定汉朝初期政局做出了巨大贡献。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张良,或许刘邦就不会那么快建立汉朝,甚至可能在那场鸿门宴中命丧当场。

当刘邦率军逼近关中,即将来到咸阳的时候,张良意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深刻含义,百姓并不在乎未来的君主是谁,只要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拥护谁,于是张良便向刘邦提出了实施仁政的策略。

在当时那个时代,身在最底层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和平与安宁,更期盼能有一位明君带领他们走出困境,重建家园。

于是他告诉刘邦,在入关之后,一定不能走秦朝的老路,不能实行暴政,要实行仁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真心拥戴,他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今我军虽强,然若不以仁德服人,终将难成大业。”

刘邦听后感觉张良的话非常有道理,于是就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在占领咸阳城后,他立即下令全军,严格遵守军纪,不得擅自侵扰百姓,不得掠夺民间财物,更不得伤害无辜。

他还实施了一系列减轻民众经济压力并推动农业发展的措施,比如降低税收、激励农业生产以及修建水利设施等,以此来确保民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新政权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和希望。

这些举措迅速在民间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姓们纷纷称赞刘邦军队纪律严明、爱护百姓,与暴秦军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时间,刘邦的仁德之名不胫而走,吸引了大量百姓的归心与支持,他们自发地为刘邦的军队提供粮食、衣物等物资,甚至有不少青壮年主动加入刘邦的军队,共同为推翻暴秦、建立新朝而奋斗。

此外,张良还建议刘邦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重用那些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才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

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张良提出联合九江王英布、彭越等人共同对抗项羽的计策,最终成功击败了项羽,为刘邦赢得了天下。

当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张良提议焚烧栈道,言外之意就是告诉项羽自己没有东进的想法,从而使得项羽放松警惕,这一策略为刘邦日后反攻并夺回关中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他建议刘邦不要彻底改变秦朝的制度和管理模式,而是应该加以继承和利用,秦朝的暴政确实可恨,但是管理制度和模式却是十分有用,可以说张良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最为重要的就是张良懂得明哲保身,善于自保,在汉朝建立后,张良并没有像其他功臣一样争权夺利,而是选择退居幕后,低调行事。

他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因此尽量避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当吕后询问如何保住太子刘盈的地位时,张良并没有直接参与皇室权斗,而是建议吕后请动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这样既帮助了吕后和太子刘盈,又避免了自己陷入政治斗争的泥潭中。\u0002

0 阅读:27

番茄不倒翁

简介: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