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美国的发展轨迹一直备受瞩目。如今,当我们探讨美国再工业化所面临的困境时,一个清晰的结论逐渐浮现:阻击美国再工业化的并非外部力量,而是其自身过度的金融化。
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看,企业若将工厂设立在消费市场,能够显著降低成本。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本应是企业设厂的理想之地,然而现实却是大量工厂远在东方,产品需跨洋运输回美国供消费。这显然违背了常规的经济学逻辑。
追根溯源,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美国便毅然踏上了全面金融化的道路,逐渐舍弃了工业化。事实上,工业化与金融化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难以长期共存,它们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若要大力扶持工业发展,国家需要维持稳定的汇率,营造低利率的环境,为实体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持。但金融企业为追求利润,必然期望收取更高的利息。从某种程度上说,金融犹如实体产业的蛀虫,在侵蚀实体产业的同时,又在特定时期提供了看似必要的养分,从而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合作关系。
以最近一轮的美国加息为例,这一举措为美国银行业带来了高达 1 万亿美元的意外之财。然而,这巨额的收益实则是从实体产业中无情地吸血而来。不妨设想,当一个人通过炒股每天能够轻松赚取数百元时,他还会愿意去辛苦打工赚取那一千元的工资吗?正是由于尝到了金融化带来的短期丰厚回报,美国主动放弃了中低端产业。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按照美国的规划,他们将中低端产业转移到了日韩等国家,试图专注于高端产业和金融领域,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和经济主导权。然而,这种过度依赖金融的经济模式逐渐暴露出其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
实体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石,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生产力的提升。当美国在金融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忽视了实体产业的发展,最终导致了产业空心化、就业岗位流失以及经济结构的失衡。如今,当美国试图重振工业、推动再工业化时,却发现面临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
基础设施老化、技术工人短缺、产业链断裂等问题接踵而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战略规划,并非一蹴而就。这也警示着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平衡和可持续性,避免陷入像美国那样因过度金融化而导致的困境。
美国再工业化的受阻,是其自身经济发展战略失衡的结果。唯有重新审视并重视实体产业,回归经济发展的本质,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