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追求两个“高回报”、估值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投资最大的敌人

闲来一坐 2024-10-29 11:48:52

【追求两个“高回报”】10月13日,在闲来札记“优秀企业之间的复利差距”一文中,我以茅台与五粮液为例,说明不要小看两者之间仅仅是差百分之几个小点点,但是长期下来,复利的差距是巨大的,而这一点最容易被我们投资者忽视。关于这一点,除了芒格的那段精彩的论述之外,巴菲特在1979年致股东的信中,也说过这样的话:

“公司管理业绩的主要检验标准是在没有使用不当杠杆、会计伎俩等手段实现高的已动用资本回报率,而不是实现持续的每股收益。”

我总是说,巴菲特就是巴菲特,因为他总是道破商业的本质,总是让我们回归到商业的常识上来(想一想,如果自己做生意是不是这样,即自己投资1元钱要获取大于1元钱的回报)。与市场普遍追逐企业每股收益的增长不同,在巴菲特看来,成长有真正的成长,也有假成长,有增厚内在价值的增长,也有破坏内在价值增长,其中关键还是商业模式的不同。比如,巴菲特例举的航空企业就是破坏价值的增长,而喜诗糖果式的增长(高资本回报率),便是真正增厚内在价值的增长。

那么,在具体的投资中又如何运用这些投资思想呢?

我在这里归纳为追求两个”高回报“,即已动用资本的高回报和盈余再投资的高回报,而衡量的关键指标就是看一家公司的长期净资产收益率(ROE)。一家公司已动用资本回报率和盈余再投资如何,我们可以从这个指标中推导出来。

我曾经提出过,一家公司长期ROE在15%以上,是筛选投资标的金标准。是金标准,就不是银标准,更不是铜标准。这一标准,自当永远铭记之。

当然,在推导一家公司的长期ROE水平时,要注重运用杜邦公式去分析一下,看这家公司的高ROE水平,是否如巴菲特说的,运用了不当杠杆或者耍了会计伎俩。对这种“虚高”的ROE自当进行回避。

检验自己目前的持仓组合,贵州茅台、片仔癀、东阿阿胶等优秀企业,毫无疑问,它们的已动资本回报率(ROE)是比较高的(东阿阿胶历史上ROE平均达20%以上,当下“落难的王子”已经归来,期盼其未来恢复至历史最高水平),它们依靠巨大的商誉品牌,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就可以获取较高的ROE。由于它们账上不差钱,甚至现金泛滥,“现金淹没到脖子”,所以加大分红力度,提高分红率,就是善待股东的必然之举。

好在,上述三家公司今年均已作出可喜的改变。东阿阿胶近两年将净利润全部分掉了,并且中期分红也是全部分给股东;贵州茅台已经作出了三年分红比率不低于净利润75%的承诺,并且预告了中期分红(只是分红的动作有点墨迹,让人“捉急”);片仔癀今年也作出了改变,已进行了中期分红。

上述三家公司,如果它们的分红到位(或在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时启动注销式回购),我个人认为,它们比巴菲特津津乐道的“优秀账户”喜诗糖果也是毫不逊色的,甚至是比喜诗糖果还要好的投资标的(当然你要在估值合理或低估时买入)。

相比较之下,格力电器这样的企业可算是“优良账户”。近些年它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如下:

2015年,27.24%;

2016年,30.44%;

2017年,37.44%;

2018年,33.36%;

2019年,25.72%;

2020年,18.18%;

2021年,21.34%;

2022年,24.19%;

2023年,26.53%。

虽然近几年格力的加权ROE降落至30%以下,但平均仍然在20%以上,这在我大A股5600多家上市公司中也算是优等生了。

通过杜邦公式分析,格力近几年的财务政策已经发生了改变,即增加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权益乘数增大,但总体而言,仍然是处于财务稳健的状态。——格力以前的财务杠杆更多的占用上下游资金,类似于无息杠杆,但近几年全国各地新建基地增多,格力也改变了过往董明珠说的不向银行借款的财务政策(也可能与低息贷款有关)。

总体看,通过长期ROE这个指标来衡量,格力已动用资本回报率和盈余再投资的资本回报率还是相当高的,显然,长期持有这种企业,也会获得不错的资本回报,而且格力一直很有“良心”,一直注重对股东的分红回报。——董明珠曾说,只对投资者负责,不对投机者负责,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估值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人们常说,估值是一门艺术,这话大抵是不错的,但是随着投资时间越长,我越认为,估值首先是一门技术,然后才能说是一门艺术,因为,我们唯有承认估值先是一门技术,我们才可学,才有所遵循。

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告诉我们,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其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一分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这首先就告诉我们,估值首先是一门技术。当然,对这门技术,真正具有实战经验的投资人不会傻傻地去进行详细的计算,甚至也可以不去用折现模型去推导具体的数据(当然自然算一算也没有坏处),因为这个折现模型告诉我们,它最为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想一想自己的“五性”标准)。

比如,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对一家企业未来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进行毛估估。比如,我以前的札记,就对贵州茅台、片仔癀、东阿阿胶、格力电器等进行过毛估估(感兴趣的可以查看以前的关于毛估估和“目测”的札记),通过这种毛估估,就可以大概地估算出它现在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估值区间,进而明了当下买入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然而,既然是毛估估,就有了它艺术性的一面。

一方面,这种毛估估,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正确,不可能有多精准。而且在毛估估时,我一般也不用折现率,因为这个东西一用,就容易将自己搞迷糊(当然这也仅限于我个人的毛估估)。

其实想来,我们普通人自己做生意多是这么算账的。比如,我毛估估,若按照年化10%的增长,未来十年,茅台大概就可以一年赚取190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然后我就明白,在未来十年,它可以累计赚取多少利润,这样一估算,自己就明白当下的市值是否可以再挥杆。这种毛估估,就体现了估值的艺术性,即模糊的正确大于精确的错误。

另一方面,估值的艺术性还体现在对企业未来的预测与把握。投资终究是投资未来,比拚的是对企业未来的商业洞察力。而资本市场有一大功能,即价值发现的功能,即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有时市场会提前反映的。被称为硅谷创业教父的彼得·蒂尔,在他所著的《从0至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中,曾例举过一个颇耐人寻味的例子:

2013年推特刚一上市,市值达到40亿美元,是纽约时报市值的12倍之多。但2012年,纽约时报赚取了1.33亿美元,而推特处于亏损的状态。怎样解释推特的高溢价呢?

他说,答案是现金流。这听上去很奇怪,因为纽约时报是赢利的,而推特是亏损的。但是一家企业的成功与否是要看它未来生成现金流的能力。投资者认为推特在之后的10年中可以获得垄断利润,而报纸的垄断时代已经结束。

为验证他的这一观点,我特意查了一下美股纽约时报与推特的市值。截至2024年10月25日,纽约时报市值91.03亿美元,推特市值410.94亿美元,从这一点上看,当时的市场先生还真没有错。

这种耐人寻味的例子在我大A股也有。比如,我一直关注的创新药代表百济神州,截至2024年10月25日,市值2299.35亿(港股给予的市值为1771.17亿),但是2023年它的净利润还是处于亏损状态,实现净利润-67.16亿,到2024年上半年它实现净利润-28.77亿(当然,其亏损近几年有收窄状态)。

市场给予它如此之高的市值,又如何解释呢?

只能说,市场先生对其未来重磅创新药产品生成现金流的能力给予了“预判”。然而,这种“预判”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唯有时间去证明了。

对于百济神州这种投资品种,如果自己看不懂,可以归结为太难之类,但是难归难,并不说明这种情况在市场上不存在,这也说明,估值的艺术性有时还在于,我们要有看透一家企业未来生成现金流的能力,当然,这一切均要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进行。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说,巴菲特很少买高于市盈率大于15倍的股票,所以,他也要坚守这一点,这其中不能否认有合理的成份,但我认为,投资也不能如此教条,因为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归根到底还是其未来实现净利润(自由现金流)的总和。一家上市公司值不值得买,值不值得长期持有,核心、关键、根本还是在于自己要看懂这家公司的生意,至于多少倍市盈率值得购买,则需要自己因股施策。

【投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做投资的多知道美国的巴菲特,而对英国的特里·史密斯可能知道的就很少。他是fundsmith基金的创始人,是英国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他的基金扣费后十年年化收益18.2%,这个业绩也是相当不错了。因他的成长型投资风格,即购买和长期少数持续高增长、高品质的股票(他称之为质量投资),而被称为“英国沃伦·巴菲特”。他曾说过一段话,引起我深深的长久共鸣。

他说:“我们经常被告知,生活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投资也是如此。我们无法以真正的长远眼光来看投资,这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是的,投资中我们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而自己“最大的敌人”又是谁呢?就是我们往往无法以真正的长远眼光来看投资。这一点,可以说怎么重复强调也不过份。

在与投资的朋友交流时,我时常喜欢拿2007、2008年的茅台说事,当时它的最高大股价大概是240多元,市盈率高达100多倍,按照传统的价值投资观点来看,无论如何当时估值已高,甚至说是“疯狂”了,毫无疑问是要卖出了,但若是不卖出呢?拿到今天仅仅依靠每年的分红,就应该已经收回成本了(2009年至2023年每股现金分红累计199.916元,其间2010年、2014年还分别有10送1股)。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到底还是那时的我们看不了这么远!

应该说茅台并不是我大A股的个例。比如,我经常对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消费类龙头上市公司(很多公司的产品我们生活中还离不开它)做一下数据回溯,发现十年二十年下来,它们带给投资者的长期回报并不低,但实际情况又怎样呢?很多的所谓投资者多年来在它们身上跑来跑去,结果多年下来,投资的结局却是“空悲切”,收获更多的反而是“悔不该”!

为什么投资中我们往往缺少这种长期主义的眼光呢?细思细想,至少有以下这些因素:

1、短期诱惑太多。

远的不说,“924”行情逆转以来,就有很多投资者已经忍受不了10厘米的上涨了,他们要去追的是20厘米、30厘米的上涨,并且还很振振有词地说,别浪费了新一轮牛市。是的,当自己持有的品种很“肉”(滞涨),而一些芯片、半导体、软件等所谓新质生产力概念的股票大幅上涨之时,能够忍受住这种诱惑的投资人又有多少呢?

2、外面的噪音太多。

今天网络的发达,更是加重了各种噪音的强度和频率。稍不留神,缺乏点独立思想精神的投资人那种“从众”的基因可能就会发生作用的。没有办法,很多投资人想忍也忍不住。

3、企业经营会有波动。

一家企业再优秀也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发展的,就是“高贵”如茅台,其经营业绩也是有波动的,有的年份快些,有的年份慢些,其实这很正常,但在很多投资者看来,就不正常了,甚至因为经营业绩一时放缓,或不及所谓的预期,就不由自主地有了卖出的冲动。

典型的例子就是2018年第三季度因为不及所谓预期,股价在公告第二天跌停开盘,从当时的成交量来看,是有不少的茅台投资人“跑路”了的(哪怕他们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长期投资),那时候茅台的股价是多少呢?答曰:五百几十多块。

4、分析来分析去,说到底,我觉得还是没有深入骨髓的股权思维,没有真正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长期持有就是买好公司”这个看似简单的理念牢牢地扎根在脑袋里,而外在的表现就是“卖”字当头,一有风吹草动,就想着跑路。

比如,股价跌多点了,受不了,想跑路;股价涨高点了,受不了,想跑路;股价长时间盘整,受不了,想跑路;持有的不涨或上涨慢,而别的股票持续上涨或疯涨,受不了,想跑路。总之,这种所谓的投资者心中念念不忘的就是想跑路!

对这种时时想跑路的先生,我们可以称为之为“四个受不了”先生,显然他们是从来就不具有长期主义眼光的。

当然,我再申明一下,我本人并不是那种“打死也不卖”的那种“死价投”,但是我又向来主张,我们投资人在买入之时还是要先将头脑中的那个“卖”字彻底删去,本着当好股收藏家的终局思维去考虑买入,或许懂了这个投资的辩证法,就会慢慢培养出应有的长期主义眼光了。

是的,就像我们谈恋爱的目的是为了结婚一样,我们买入的目的是为了终身拥有,甚至少数的稀有品种是要进行代际财富传承的,如此铁心地持有,或许那个“最大的敌人”就容易被我们从头脑中赶跑了。

0 阅读:3
闲来一坐

闲来一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