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没有本事的人,越是喜欢这样发朋友圈,希望你没有

幕卷情感 2024-09-30 12:22:54

韩非子有云: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在当今的生活中,朋友圈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社交平台。

透过朋友圈的点滴,往往能窥见一个人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诚然,记录生活点滴于朋友圈是一种美好的分享方式,但以下三种发圈行为,却要警惕并尽量避免。

否则,不仅可能招致他人的反感与疏远,更可能无形中扼杀了自己的福运。

总是倒苦水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不如意之事,当坏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有些人会选择在朋友圈中倾诉,这完全可以理解。

但也应铭记“适度”二字,因为物极必反。

若频繁且无节制地发泄负面情绪,可能会给周围人带来负能量,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人际关系。

朋友阿晓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最近屏蔽了一个同事的的朋友圈。

阿晓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因为她与这位同事的关系原本还不错。

但最近,同事频繁在朋友圈里发泄负面情绪,让阿晓感到难以承受。

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后,阿晓本想通过朋友圈获得片刻的放松,却常常被同事的“苦水”所淹没,使得她的朋友圈变成了情绪的垃圾桶。

原来,同事近期遭遇到了一系列生活上的不顺。

先是家庭关系的紧张,和丈夫吵架,接着是工作上的失误被领导批评,再到日常的琐碎小事,每一样都让同事心力交瘁。

于是,同事开始在朋友圈里频繁分享这些烦恼,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气。

起初,阿晓还会耐心地给同事留言鼓励,希望她能早日走出阴霾。

但渐渐地,阿晓发现这些负能量开始影响到自己。

她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可每次打开朋友圈,看到同事的动态,心情便会不自觉地沉重起来。

阿晓为了保护好自己的情绪空间,她最终选择屏蔽同事的朋友圈。

这个决定虽然让阿晓暂时远离了同事的负面情绪,但也让她意识: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管理不善,过度依赖外界的支持,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一个没气的救生圈,无法安全上岸。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还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边界。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更深层次、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吹嘘自己

最近我听到了一个故事。

受大环境影响,许多公司裁员减薪,有个叫小彬的年轻人,也不幸成为裁员名单上的一员。

在就业市场的寒冬中,找工作变得尤为艰难。

经过数月的努力,小彬终于获得了一份新工作。

在试用期间,小彬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渴望用实力证明自己。

但他所谓的“实力”展示,却仅限在朋友圈的炫耀。

每当完成一个小项目或得到同事的夸奖,他都会拍照配文,夸大其词地发布到朋友圈,仿佛自己已是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起初,同事们对小彬的行为一笑置之,认为他年轻气盛,并无大碍。

但小彬的吹嘘越来越夸张。

一次,公司承接了一个重要项目,要求全员加班加点,共同努力。

小彬也不例外,但他总是在工作稍有进展时,就迫不及待地发布炫耀自己的朋友圈。

他过分吹嘘自己的言论让同事们觉得他不够踏实,更关心外界的看法,而非真正为公司创造价值。

最终,试用期结束时,公司在评估小彬的表现后,一致认为他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过度的自我表现欲,因此未能获得转正的机会。

小彬本想在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中,通过炫耀来增强自信,壮实自己的“资本”,却误以为这样就能成功转正。

其实那些过度吹嘘自己能力的人,往往缺乏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自知之明。

正如一句话所说:

“满瓶不响,半瓶咣当。”

通过外在的展示来寻求认可,就像空中小鸟被折断了翅膀,终究会跌落。

请记住,没有人愿意与一个在朋友圈中频繁吹嘘的人深入交往。

立虚假人设

几年前,在一次吃饭中,朋友阿茜说她辞职了。

阿茜的公司是当地有名的工作室,辞职的原因是无法忍受老板的行为。

老板的朋友圈总是被一张张精心挑选的照片和充满正能量的文字所填满。

其中最多的便是她频繁转发的那些救助动物的文章,还有她多条呼吁大家关爱动物的爱心宣言。

有“爱心”的老板,对待员工的方式却显得尤为刻薄与自私。

老板常常以“锻炼能力”为借口,将本应由自己完成的私事转嫁给阿茜,从拿快递到个人购物的跑腿,无一不成为阿茜的额外负担。

不仅是阿茜,很多同事都深受其害。

同事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却敢怒不敢言。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怀揣梦想加入这家工作室的,希望能在这里学习成长,但现实却让他们倍感失望。

老板的言行不一,让他们感到困惑,为什么一个在朋友圈如此热心公益的人,在现实中却截然相反。

一件事情的发生,更是加深了阿茜辞职的决心。

一天,一只瘦弱的流浪猫误入工作室,正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阿茜欲上前帮助,却被老板制止了。

那个在朋友圈拥有满满爱心的老板,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同情,反而嫌恶地让阿茜赶紧把猫赶走,理由是它会影响工作室的卫生和形象。

这一幕,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老板的真实面目。

他们开始意识到,老板在朋友圈中展现的爱心与善良,或许只是她为了塑造自己良好形象而精心编织的假象。

从那以后,工作室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很多人都逐渐离开了那家公司。

在疫情之后,工作室也倒闭了。

阿茜说或许倒闭的原因不光是疫情的影响,还有那一碰就倒的伪善。

生活中也常常遇见一些“塌房”的人,他们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刻意塑造与自己真实生活不符的形象。

可能是为了追求关注度或从中获得利益。

这些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能够欺骗到一些人,但是虚假的人,终有一天脸上的面具会不慎滑落,从而露出真实而丑陋的内心。

听过这样一句话:

“聪明人的智慧,不仅在于懂得如何行事,更在于明了何时应适可而止。”

如今,朋友圈已成为人人随时可及的社交工具,但使用时需有自制力,明了哪些内容发布可能会影响自己。

聪明的人懂得节制,而真诚则是内心的火焰,它一旦被点燃,便能照亮“人生”的这座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 | 幕卷·圆圆

0 阅读:3

幕卷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