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吗?如何反训大数据杀熟,女子教科书式:到手机票便宜2000

一月爱八月 2025-01-25 17:25:34

你有没有和我有一样的经历?

比如某天和朋友聊天,说想吃或者是想买某衣服,过一会儿,打开购物app,或者浏览网页,会跳出我们刚才聊天的某样商品。

如果你遇到过,不用吃惊,这就是网络大数据,它们在不断地试探你喜欢什么?

然后推荐,从而清楚地知道你的爱好,以及消费能力等。

大数据的算法会精确的定位你的消费观,从而实现大数据杀熟的现象。

如何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呢!

下面看这位女子教科书式的方法。

一位叫“兔兔”的年轻人在网上分享她的亲身经历。

她第一次某app搜机票,直飞最便宜的也要4309元。

于是她在下面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

当她再次打开app搜索机票时,航班价格的直接由原来的4309元变成了1903元。

这是巧合吗?

不是,真的不是。

这种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消费能力进行精准定价。

当女子在抱怨价格太贵了,大数据也接收到你嫌价格太贵了,于是它会马上做出调整,价格便会有所下降。

这就是女子教科书式反训大数据杀熟。

以下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

01.用不同的手机去搜同样的物品,出来的竟是两个价格。

我和我老公一起出去逛街,到了吃饭时间,总喜欢拿出某团搜一下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两个手机一对比,价格相差很多。

从那以后,不管买什么东西,都喜欢两个人对比一下,谁的便宜就用谁的买单。

还有就是会下单某个平台的东西,但是不付款,和我老公再抱怨几句,价格太贵了。

结果真的再去搜这个东西时,价格真的便宜了不少。

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一,那就是货比三家,最好是拿一个便宜的手机用来买东西,价格真的会便宜很多。

02.购物下单不付款

还有同一个购物平台,你在买东西时,到了付款环节,你可以选择暂时不付款,然后继续浏览网页,网页会给你跳出同一样商品,但价格会低很多。

浏览某件商品,到了付款环节取消,过几天再看降价啦

如此反复操作几次,你会以最便宜的价格成交。

03.会员卡不一定便宜

另外有时购买某平台的会员卡,本以为会便宜很多,但你会发会员卡的价格,比没有打折的价格反而高许多,这里本人亲自测验过。

在某东,想买一样东西不要直接买,先放进购物车,反复比价,让算法认为你觉得贵还在犹豫,然后就打折或者派发优惠券。

所以大家在购物的时候,一定要多看看,不注意你就被大数据杀熟了。

04.删除你不常用的app

如果你手机有不常用的app,建议你删除,因为这些app也会窃取你的信息,让大数据更加熟悉你,从而达到杀熟的目的。

05.关闭app里的录音和获取通话的权限

好多时候,我们聊天的内容,也会被app窃取。

比如我们在和别人聊某件物品或者是某个事件,打开网页或者购物app就会跳出某件商品,如果关闭这些功能,大数据便不会获得我们的信息。

06.试一试搜索一些低价的商品

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你可以试一试价格按低到高,多去浏览一些低价商品,这也会被大数据获取,从而重新定位你的消费观。

以上就是反向驯化大数据,大家可以试一试,特别是在订酒店和机票的时候,真的可以为你省下不少钱。

当然,近日,国家网信办出台《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到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

国家出台禁止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是好事,免得我们在购物时,还要如此麻烦,反向驯化大数据。

不过在禁止前,大家也可以用以上方法试一试,让大数据琢磨不透咱们,认为我们是个“善变”的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们个人信息被窃取,还很有可能被诈骗集团盯上,所以保护个人信息,就是保护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最后问问大家,你有没有遇到过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呢?你是如何处理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听说评论太贵了,也会被大数据获取,你不妨在评论区试试,说不定能梦想成真,我们用魔法打败魔法。

你们觉得呢?赶紧去试试吧!

0 阅读:0
一月爱八月

一月爱八月

用我的文字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