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毅直言数学太烧脑了,网友:辅导作业是家长的劫,谁都逃不过

一月爱八月 2020-12-12 14:27:25
01.陆毅直言数学太烧脑了

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立马鸡飞狗跳,每次辅导作业,我都想躲进冰箱里静静,别问我谁是静静,我现在烦着呢!

辅导作业就是家长的一个劫呀!老师也是厉害,非得让家长辅导作业,辅导作业就算了,还不给参考答案。每次不会就想着网上搜索,可是,可是,可是网上搜不到呀!

这不,明星也逃不过这个劫。12月10日,明星陆毅社交网站晒出一道数学题,直言:太烧脑了,对不起贝儿,爸爸的能力已经帮不了你。

幸好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献出了一己之力,开始帮贝儿解题,还有网友感慨道:辅导孩子做作业是所有父母都逃不过的,陆毅表达出所有家长的无奈,太扎心了。

陆毅曾经还说道,其实自己小学数学都是100分,但结合现状看来,随着教育的升级,老父亲陆毅剩下的也只有无奈了。

数学为什么这么难,这仅仅只是小学数学呀!孩子不懂,家长不会,又没有参考答案,这不是为难家长和孩子吗?老师,我怀疑你是故意的。语文不会,多写多记就好,可是数学不会,该怎么办?

02.为什么数学这么难?难在哪?

人类的大脑重量只占身体的2%,但耗能却占20%。

学习数学的中枢是人大脑的痛苦中枢。也就是说,感受针刺这样的疼痛与处理数字是同大脑的同一片区域。有人学数学就头痛,这导致了人对数学天生的逃避反应,越逃避,自然越难学。

下次孩子不会数学,请不要再骂他笨了,其实孩子是很聪明的,遇到难就选择逃避,这是生物的天性。

数学难在哪?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对于抽象的数字,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就如一个资深的数学老师说的那样:

以数字“1”为例子,二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是“1”。但是对于一年级及以下的普通学生未必认为那就是“1”,可能会想为什么是“1”,“1”是什么破玩意,能吃还是能玩,“1个”又是什么鬼?哪里冒出来的?怎么画一下就是“1”,再划拉一下又变成别的了?什么叫一划呀,划了就是“1”吗?我刚才到底划没划呀?为什么“1”怎么变成手指头了,手指头怎么又成“1”了呢?

总之,一年级以下的学生,在他的世界里根本不知道“1”送啥玩意,所以孩子问的大部分都是哲学问题,这个哲学问题都是根源性问题,比如:“鸟为什么会飞”“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是白色的”………这些哲理性的问题,孩子长大后再也不会问为什么?

所以数字“1”是什么?低龄孩子根本不同,他们也不知道1+1为什么等于2,但是他们知道,我有一个苹果,你再给我一个,我就有两个苹果。

综上所述,对一个孩子而言,数学难在理解,根本不理解抽象数字是什么?因为不懂,家长就说孩子笨,孩子自然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不想学,不会学,讨厌数学,这才是孩子学习数学真正难的地方。

所以想要孩子数学好,首先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03.如何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不管是报培训班,还是家长辅导,兴趣才是孩子最底层的驱动力。孩子对数学感兴趣,才有学习数学的动力,一旦有了学习的动力后,孩子就可以轻轻松松学习数学。

一、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自信心

先给大家看一组动图:

01.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02.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

03.正方体的变化

0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鬼使神差的问题,就是数学的抽象化和逻辑推理。数学学的是一种思维,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对物体和运动的思考和观察。上面这些动图,就是数学中的抽象想象力,这也正是孩子问我们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时,脑子浮现的样子。请不要随意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他6岁不懂1+1=2是很正常的,因为他脑子里装着无限可能。

不管孩子问什么问题,都要鼓励孩子多思考,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的方法。

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观察力

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小孩从熟悉的事物上去找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实验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最快、最高效的。

在我们生活中藏着很多有关于数学的事情,比如:

一个家庭有多少个人?吃饭的时候会拿多少个碗,多少根筷子?妈妈今天做了几个菜?少一个人吃饭,就会少拿一个碗和2根筷子。

在餐桌上,碗是圆形,勺子底部是椭圆形,筷子是长方体等。

大家发现没有,就是单单的吃一餐饭,里面充满了各种和数学有关系的数字和图形,对于孩子而言,你只要稍微点化他一下,他就像那句俗语一样,“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数学就藏在我们身边,不管是我们走路、上下楼梯、马路、建筑物,还是去超市,到处都是有趣的数学。

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不要告诉孩子1+1=2,而是选择生活中的事物,告诉孩子一个棒棒糖加一个棒棒糖等于两个棒棒糖,以这种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

三、让数学“活”起来——思维能力

相对于抽象性的数字,孩子们更喜欢用图形(实物)示意,在孩子接触数学的时候,尽量选择用一些图形或者实物来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让枯燥的数学和文字“活”起来。

综合以上三点,民国时期的一位数学家叫做刘薰宇,他曾说:孩子的天性是拥有好奇心的,而在这个阶段,给予的知识养分是有趣的还是无趣的,这决定着能否将孩子的好奇心转换为兴趣和热情!我一直在找寻一种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里面存在的逻辑。

写在最后:

明星家长陆毅辅导作业都说太烧脑了,我们一般家长辅导作业更难,所以锻炼孩子自主完成作业,太重要了,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爱好太重要了。

关于辅导作业,你还有什么建议吗?欢迎留言区讨论。

0 阅读:3
一月爱八月

一月爱八月

用我的文字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