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作战正逐渐成为主流之际,网络战又作为一种新兴战争形态登上历史舞台。它借助网络技术,对敌方计算机系统、网络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发起攻击,以达成政治、军事等战略目的。与传统战争相比,网络战具有隐蔽性强、速度快、成本低、跨国界等特点,能在悄无声息中对敌方造成巨大破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
在军事指挥方面,网络战可直接干扰、破坏敌方军事指挥系统。比如通过植入恶意软件,篡改指挥命令,使指挥流程混乱,延误战机。在通信上,网络攻击能切断或干扰军事通信链路,导致部队间信息传递受阻,协同作战难以实现。像对通信卫星系统发动攻击,可能使远距离作战部队失去通信联络。情报获取领域,网络战可实现对情报系统的渗透,窃取关键情报,同时植入虚假情报,误导敌方决策。例如通过黑客手段进入敌方情报数据库,获取兵力部署、作战计划等机密。
以俄乌冲突为例,从 2022 年 1 月 13 日起,俄罗斯采用恶意软件对乌克兰多个组织的网站和服务器造成破坏 。1 月 14 日至 2 月 24 日,乌克兰外交部、教育部等 70 多个政府网站遭遇 DDoS 攻击而关闭,国防部、金融机构等多处网站和 App 也因攻击瘫痪,大量数据被擦除。2 月 24 - 26 日,乌克兰多家电信运营商网络中断,境内网络连接受限,政府被迫临时切断互联网,同期俄罗斯约 1 亿台设备遭 DDoS 攻击,电视台访问受阻 。
此后,双方的网络攻击行动不断,还涉及国际黑客组织参与,如 “匿名者” 对俄罗斯政府网站、主流媒体等发起攻击。 此外,2008 年俄格战争期间,在俄军地面部队行动前,格鲁吉亚政府、交通、通信等网站就遭到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导致网络瘫痪,严重影响了格鲁吉亚的指挥调度和民众信息获取。由此可见,网络战争造成的破坏并不比现实战争造成的破坏小。
更令人担心的是,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网络战的攻击与防御技术将持续升级。攻击手段会更加智能、精准且隐蔽,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自动化、个性化的攻击,根据目标特点定制攻击策略 。而量子计算技术若被用于破解加密算法,将对网络安全构成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