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朱高炽,明朝的第二任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仅有短短一年,却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为什么他能名垂青史,成为少数几位在短暂统治中大有作为的帝王之一?这一切都与他解决的四个“天大难题”密切相关。
这些难题并非一般的政治危机,而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众福祉的关键问题。
朱高炽的处理方式为何被后人称道,究竟这四个问题如何一一化解?
他又是如何在短短一年内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才智?
如果你想了解朱高炽为何能在短暂的一生中创造出如此传奇的业绩,那就一起探索这四个影响深远的“天大难题”。
一块璞玉的养成:备受嫌疑的太子
对小时候喜欢看书的朱高炽来说,这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童年。
朱高炽的父亲朱棣曾经是反叛者,在靖难之役中打败侄子夺得皇位。
或许是经历过险恶的政治斗争,使得朱棣对身边的人都难免 心存怀疑。
这一点,在对待儿子们时表现得尤其突出。
朱高炽是老大,性格沉稳内敛,身体也不如骁勇善战的二弟朱高煦,自然难得父亲的青睐。
朱棣时常对身边的近臣流露出对朱高炽的不满,甚至说出"朕无长子" 的气话来。
可怜朱高炽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听闻父亲的抱怨早已见怪不怪。
但有件事,是朱高炽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那是在靖难之战最吃紧的时候,朱棣率军出征,把守卫京城重任交给长子朱高炽。
留守京城期间,有个叫方孝儒的反对派,给朱高炽送来一封信,许诺拥立朱高炽为燕王。
这可吓坏了敦厚忠诚的朱高炽。
他连忙将密不可分的信和来人一同呈给朱棣,以证清白。
这才打消了父亲对他另有二心的疑虑。
朱高炽的确是个宽厚仁义的人。
靖难时期,他率领仅有敌军十分之一的残兵老弱,几乎战死沙场,但最终还是胜利守住北平。
朱棣见儿子如此忠勇,终于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就这样,朱高炽开始了长达20年的太子生涯。
然而,身份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让朱高炽获得多少喘息的机会。
压抑焦虑的宫廷生活:坎坷备受煎熬的20年
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朱棣是个多疑善变的人。
对朱高炽的猜忌,在立太子后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了起来。
朱高煦是朱棣的心头好,作为皇帝他有权选择自己中意的人继承大统。
朱高炽能做的,就是谨小慎微,不给自己和弟弟留下可乘之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一直岌岌可危。
不过,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朱高炽修炼出了不同寻常的素质。
在辅佐父亲处理朝政的过程中,他有不少机会接触百姓疾苦。
曾经有一次,朱高炽跟随朱棣出巡,沿途看到饥民在捡拾野草籽充饥,不禁泪湿衣襟。
随即,他命令当地官员开仓放粮,解救百姓于水火。
也是在这个时期,朱高炽开始酝酿各种变革的想法。
他发现,靖难之后的明王朝仍然积弊深重——沉重的徭役把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滥施酷刑让整个社会都笼罩在恐惧之中;功名利禄让官场风气日下···
如何破解这一切,成为困扰这位敏感善思的太子日夜的心事。
可惜,时机还没有成熟,朱高炽只能把满腔抱负埋在心底。
此外,朱高炽在监理修建北京城期间,看到战乱导致的北方人才匮乏。
同时,他也意识到南方人更加聪明刻苦。
这给了他很大启发——如果想选贤任能,就不能厚此薄彼。
尽管备受猜忌,朱高炽还是以过人的毅力扛过了长达20年的煎熬,终于在1424年登上了皇位,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
然而命运的嘲弄再一次降临,仅仅一年后,年仅42岁的朱高炽英年早逝。
但就是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朱高炽以开明的作风和英明的决策,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自己跻身于千古明君之列。
登基一年:敢于变革的皇帝竟有如此政绩
古人常说,当官发财,升官发财。
封建时代的官员,个个对皇帝阿谀奉承,生怕说错一句话就掉了脑袋。
但在朱高炽这里,你不仅可以放心说话,皇帝陛下还鼓励你监督他、纠正他。
怎么做到的呢?两个方面。
首先"绳愆纠缪",鼓励直言。
这是朱高炽亲赐给大臣夏原吉的一块腰牌,在封建时代可谓罕见。
朱高炽对那些敢讲真话、敢于直谏的臣子格外器重,夏原吉就是其中一位。
夏原吉曾因劝说成祖朱棣缓行,而被投入监狱。
成祖死后,朱高炽当即将其开释,任用为朝臣。
而这枚"绳愆纠缪"的腰牌,则给予了夏原吉监察纠错的权力,可以随时提醒皇帝纠正错误。
就这样,文武官员纷纷上书,共为国是出谋划策。
皇帝与臣子终于不再是高高在上与卑躬屈膝的关系,君臣上下一条心,共襄盛举。
其次"求谏如渴",真心纳谏。
每逢朝会,朱高炽总是诚恳地要求大臣直言进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仅如此,在朱高炽的诏书里,明确要求对臣子的直言进谏,皇帝要虚心听从,错了就改。
朱高炽求贤若渴诚心纳谏的作风,很快感染了整个朝堂。
朝中渐渐打开了一扇扇进谏之门,大臣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于是,废除郑和下西洋、收缩边防、减免赋税、宽刑省狱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得以出台。
一系列重农惠农政策:让百姓的日子 好过了
千百年来,农民的命运总是令人唏嘘。
交完沉重的赋税,还要被征发服徭役,结果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到头来粮仓里还是空空如也。
朱高炽即位后,痛下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怎么改? 靠"三个必须"。
一、必须及时赈济受灾地区。
明成祖朱棣当政期间,大刀阔斧搞建设,沉重的徭役赋税让农民不堪重负。
朱高炽下令,凡遇灾年,必须及时减免赋税,必要时,还要发放赈济粮食,让老百姓先喘上一口气。
皇帝自掏腰包,宁可自己委屈,也要让百姓的日子好过。
二、必须按劳取税,量力而行。
在当时,农民交的税,不论好年景坏年景,一个钱都不能少。
现在不同了。
从今往后,收多少,那是官府和皇帝说了算。
年成不好,就少收一点,量力而行嘛。
这样一来,农民的地里总算有粮食剩下了。
三、必须明码标价,多余的免谈。
以前,官府征收赋税时,喜欢来个模糊地带,敲诈勒索的事儿屡见不鲜。
朱高炽下令,明文规定,这个村子该交多少,那个村子该交多少,一清二楚写在纸上,不得含糊。
只要完成了规定的数额,官府就不能再额外要一分钱。
就这样,明仁宗朱高炽仅一年之间,就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
在他的感召下,不少地方开始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
渐渐地,农民脸上有了笑容。
他们开始相信,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宽刑省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古代的刑罚,可谓是"一言不合"就要掉脑袋。
有些昏庸的皇帝,往往滥施酷刑,搞株连九族,甚至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朱高炽显然不是这种人。
他即位之后,完善律法,明确规定:不许鞭打囚犯,更不能使用宫刑;除非是谋反大罪,一律不得株连九族;对于大臣的劝谏,皇帝要谨慎对待,不可随意动用刑罚。
最重要的是,他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连皇帝也要遵守法律,不能滥用职权。
这哪里是古代帝王的作风,分明就是文明时代的标杆嘛!
事实上,这位开明的皇帝对司法制度进行的改革,远不止这些。
他还多次下诏,特赦了那些被先帝冤枉的老臣;平反了许多冤案,释放了众多无辜的囚徒。
一时间,整个社会刮起一股和谐 之风。
老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不敢胡作非为。
这就是仁政善治的力量啊。
南北并重兼收并蓄:科举制度里的"阳光工程"
在朱高炽统治年代,南北方的教育水平可谓天差地别。
南方经济发达,人才济济;北方战乱不断,文盲遍地。
然而到了朝廷选官时,南方佼佼者总能一举夺魁,北方学子望尘莫及,屡试不中。
朱高炽在北京城修建期间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爱才惜才的皇帝,他感到教育资源的失衡,实在令人痛心。
要是不分南北,广开贤路,岂不是埋没了多少人才?
于是,他亲自下令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南方和北方的录取比例为6:4。
这可不得了,这份名单中,北方学子终于榜上有名,圆了读书做官的大梦。
这是古代科举史上划时代的举措,也是中国历史上平等选官的先例。
它打破了地域歧视的藩篱,让寒门子弟走上仕途成为可能,极大地调动了读书人的积极性。
朱高炽没有忘记,正是北方将领的忠贞不渝,才让大明王朝有今天的江山 。
北方人朴实忠厚,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只要给他们平等的机会,一样能建功立业。
随着南北人才的交融,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仁人志士辈出,为日后明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1425年,年仅42岁的明仁宗朱高炽英年早逝,结束了他短暂却传奇的一生。
这位苦命而又好命的皇帝,用了20年时间才等来皇位,却转瞬即逝。
然而,正如古人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唯在善终。
放眼古今中外,能把一辈子都奉献给百姓的皇帝,可谓是凤毛菱角。
即便在位再久,有些昏君,死而无憾,只能成为历史的笑柄。
朱高炽尽管只做了一年皇帝,却以其开明仁厚的胸襟,雷厉风行的魄力,为苦难深重的大明开出一剂良方。
纳谏开言路,与臣共治天下;轻徭薄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宽刑省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改革科举,立下"阳光选官"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