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负重前行的创业者——大悟县春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卢金火

夜人文 2024-09-20 16:33:05

文/杨 豪 付亚丽

人物简介

卢金火,男,中共党员,三里城镇七岗村支部委员,大悟县春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多年来,凭借吃苦耐劳、助人为乐的大爱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年轻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助人为乐的模范,并以真挚的善心谱写了一曲曲无私奉献之歌。2024年,被大悟县评为第三届新乡贤。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年青人除了极少数考学之外,绝大多数都走着同一条道路,那就是外出打工,且大多都是体力活。刚开始,卢金火在南方外企打工,后来到建筑工地打工,并从当学徒提灰桶开始,一直干到包工头。

本可以在建筑工地继续干下去,不巧同样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父亲查出肺癌,而卢金火又是个孝子,只好回乡背着父亲到处寻医问药。可是,6年时间里,卢金火带着父亲天南海北跑了许多医院,花光积攒下来的20多万,也没能留住父亲,留下的却是一屁股债。同时,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天天病病怏怏的。

命运多舛的卢金火,面临的困难真可谓比山高、比海深。但就是如此,卢金火没有退缩,更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昂首向前,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理想之路。2015年,卢金火决定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在家打造种养殖王国。

孝子遇上有情人

在南方外企打工,卢金火认识了一位名叫汪春伟的湖南妹子。汪春伟不仅能干,而且温顺又善良,他们认识后,感情迅速升温。但汪春伟的父母得知女儿谈朋友后,坚决反对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外地。面对父母的反对,汪春伟既没有选择分手,也没有过份打得火热,而是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以免同厂同村的姐妹们把他们交往的情况告诉父母。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汪春传看到孝子卢金火身上有朝气、有活力、有一般不服输的劲。

后来,因某些原因,卢金火选择离开工厂到建筑工地当学徒的时候,汪春伟继续留在工厂。见面少了,他们只能靠鸿雁传书表达衷肠。就这样,劳燕纷飞的日子,他们断断续续保持了三年。

那时候,手机还没普及,有很长一段时间联系不上汪春伟,心中满是思念的卢金火很着急。幸好,汪春伟曾经留过她老家一代销点的座机号码,于是卢金火便想着打过去试试。电话打通后,代销点老板便喊来汪春伟的奶奶接电话。

汪春伟奶奶接到卢金火电话后,说:“春伟正好回来休养,在家插秧时晕倒在田里,我去喊她。”汪春伟好久没有听到卢金火的消息,一听说是心上人找她,并听到亲切的声音,一时悲喜交集。卢金火问:“春伟,这段时间过得好吗?一直没你音讯,很是着急。”当时汪春伟感动得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那次能联系上,实在是个巧合。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本来已经断了音信的两个相亲相爱的两个人,心又贴到了一能,你说不是姻缘吗?“你在哪里?怎么三年没有联系?”汪春伟急切地问。“唉!说起来一言难尽,家里遭罪了,父亲得了癌症,我也离开了建筑工地,背着父亲天南海北到处治病,人折腾得要崩溃了。” 得知心上人是个孝子,汪春伟更感动了。“需不需要我帮你分担忧愁?” 汪春伟这一问,卢金火反倒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因为他正想跟汪春伟推心置腹谈一谈,没想到汪春伟倒先主动提出来了。爱情来得太突然,卢金火反而有些不知所措,感动之余,说话都语无伦次了:“我太需要你了,春伟,你是个好姑娘!你若不嫌弃我,就跟我结婚吧!我们一起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若是汪春伟在旁边,他定要将抱起来亲吻个够。

其实,在家里的那几年,尽管也有人跟卢金火说媒,不是女方嫌他家穷,就是他嫌人家女子没理想、没志气。尽管那时候卢金火很穷,但眼光高着呢!父母一直在逼,说村里年龄大的成亲了,小的也成亲了,就是你的没开壶。其实父母不知道,他心中装着一个叫汪春伟的姑娘哩!

汪春伟那样答应卢金火,不是很冲动,更不是可怜,而是从心里喜欢卢金火这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男人,更相信卢金火是个可以托付一生的人。

当年年底,工程完工,工地放假,卢金火就从北京工地直接坐上到广州的火车,去汪春传打工的工厂,把心爱的姑娘接回了大别山区的三里镇七岗村。春节期间,大别山的好儿郎卢金火与湖南有情有义的湘妹子汪春伟,按乡下风俗隆重地举办了结婚典礼,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困境逼出创业路

结婚后,卢金火继续在建筑工地打工,妻子汪春伟则留在家里照顾家庭,并顺利生下了可爱的女孩。如果就这样一直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卢金火可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但有可能不会成为一个创业者。

女儿一岁左右,妻子汪春伟感觉浑身无力,还发低烧,人也开始慢慢消瘦。刚开始,汪春伟还没有在意,以为是累的,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到后来,此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汪春伟只好到当地人民医院检查,初步认定是红斑狼疮。汪春伟有些不相信,差不多绝迹了红斑狼疮怎么长在自己身上?按照医院方法治疗不见好转后,汪春伟这才告诉了丈夫卢金火。卢金火得知后,立即从工地赶回家,又像带生病的父亲那样带着汪春伟辗到武汉、广州很多医院,都不能得到确诊。后来,汪春伟娘家哥哥把汪春伟接到湖南湘雅医院,才确诊是红斑狼疮(医学术语为皮肤癌)。于是,汪春伟开始住院治疗,吃药调养。

女儿2岁时,卢金火又带着汪春伟和女儿到广东打工。卢金火依旧在建筑工地干活,媳妇则在工地做饭,顺带照看孩子。3年后,汪春伟的病又发了。卢金火放得放弃打工,忙着给汪春伟治病。虽然早已心力憔悴,但卢金火还是咬牙坚持陪着汪春伟四处求医治病,没有丝毫怨言。

2015年,为了女儿上学,卢金火和汪春伟辞工离开建筑工地,决心回乡创业。于是,卢金火在三里城镇租了两间房,一间住人,一间作门面,卖起了猪饲料。能做起这个小生意,还得益于华农毕业的弟弟。那时,卢金火的弟弟在武汉天龙饲料公司工作,自然有经营饲料的优势。

就这样,汪春伟守店,卢金火在外面跑业务,找养猪场供货。或许是因为卢金火勤劳,还舍得吃苦,半年时间就跑了100多家养猪场,并建立起了业务联系。慢慢地,整个大悟县都在卢金火的业务范围内,给大大小小40多家养猪场供货,就连安陆最大的养猪场“宝迪” 猪业公司也被他攻下,一个月猪饲料用量高达1500吨!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加,原来的饲料公司满足不了市场供应,卢金火又对接了一家大的饲料公司——汉川华龙饲料公司。由于业务量大,卢金火被汉川华龙饲料公司任命为业务经理,负责咸宁和孝感地区。通过饲料行业,卢金火接触了很多养殖大户,在引进大北农饲料公司在东新乡红花村建设6000头种猪场的同时,还为三里城镇七岗村引进了10万头大型养殖项目。

有时饲料卖不完,卢金火便自己建了个小猪场,开始养了60多头猪,后来又发展到100多头,以此解决饲料积压的问题。

开饲料店原本就很辛苦,客户搬不动时,还要帮忙扛上车,再加上养猪,卢金火及汪春伟的忙碌可想而知。直到有一天,汪春伟刚把饲料扛上车,并送走客户后,就晕倒在地,那时卢金火不在家。不知过了多少个时晨,等他回来时,汪春伟还躺在地上,而且旧病又复发了。也幸亏卢金火回来得早,并且送医院及时,汪春伟才捡回了一条命。

卢金火怕汪春伟再出问题,便请了一个人帮忙打理店子,跑业务时就把汪春伟带上。女儿8岁那年,家里实在没人照看,卢金火就狠心把女儿送到了寄宿学校。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卢金火想把业务再做大时,非洲猪瘟肆虐中国,所有猪场全部垮了,不仅饲料无人购买,而且还有100多万饲料款收不回来。卢金火猪场养的猪也在几天之内基本死光,没有死的,政府要求强行活埋。望着一猪拦死猪,卢金火欲哭无泪。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卢金火没有倒志,而是用更加坚强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并重新振作精神,继续创业。经过深入调研,卢金火觉得农村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机遇与希望。于是,他开始在七岗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皱皮药用木瓜、花生等农作物,开始是300亩,后来发展到500亩。这期间,勤劳勇敢的汪春伟,一直跟着他打拼,并成为事业上得力助手。深爱妻子的卢金火,就用妻子的名字成立了“大悟县春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尽管创业路上充满坎坷和波折,但卢金火坚信向前走必有路。为了搞好特色农业,卢金火又开始挑灯夜读,学技术、学管理、学农机,立志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新农民,并积极学习和了解农业政策,与国家农业发展思路保持一致,力争做好新时代农业产业化带头人。把基地打造成为生态观光农业和体验采摘项目,把荒山变成“金山”和“花园”,是卢金火夫妇未来要实现的蓝图。

卢金火说:“现在我赶上了党的农业政策好,还有各级政府的帮助,不然我也搞不下去。”

食堂织就幸福梦

2021年9月,卢金火被七岗村党员干部推荐为支部委员。

上任后,他一边经营好自己的合作社,一边调整自己角色。为老百姓谋福利、拔穷根,是他的初心,也是他兢兢业业做好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动力。

卢金火的木瓜示范基地不仅拓宽了村集体增收渠道,还向当地群众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他让农户享受从种植到售卖“一条龙”服务,免费向农户提供农作物种子、化肥、技术等,让农户在自家田地里种植花生、红薯、油菜等农副产品,丰收时再从农户手中收购,很大程度地促进了村内的经济发展。农忙时节,他将自己购买的旋耕机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农户使用,为农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据了解,从返乡创业开始,每逢节假日,卢金火都会给村里老人发放慰问品。

如今,卢金火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借助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农业种植的优势,用“乡愁”织出了致富梦。2022年,政府将落户七岗村的7000亩悦尔牡丹基地托管给卢金火。2023年初,村里易迁点老人们吃饭难的问题,一心要为老百姓办点实事的卢金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主动向镇党委政府申请,在自家牡丹特色农庄开办七岗村首家“幸福食堂”。

易迁点于2017年规划建设,共24间房,常住人口11人,其中10人为五保户,1人为低保户。七岗村“幸福食堂”结合自身实际,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乡村公益性岗位等人员组成专兼职服务队伍,负责或协助运营管理。同时,将安置点闲置土地改建成11块“幸福菜园”,老人们可以认领菜园,由爱心企业牡丹园提供种子和肥料,等蔬菜丰收后,又以不低于市场价进行回购。此举一是将易迁点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二是激发易迁户内生发展动力,增加收入,创造价值;三是让企业和困难群众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群众和企业共建,实现成果共享,提高生活水平,增强幸福指数。

卢金火表示,牡丹特色农庄以后就是七岗的“幸福食堂”,易迁点老人就是他的VIP。说干就干,2027年7月15日,七岗村“幸福食堂”正式开始运营,每天负责老人们的一日两餐,每餐三菜一汤,每人每餐只收取2元费用,解决了易迁点12名老人就餐难的问题。为做好“幸福食堂”,卢金火每周会邀请老人们参与食谱设计,并根据老人们的建议和意见调整食谱,力争让老人吃得暖心又暖胃。在打造3间“幸福食堂”和11块“幸福菜园”的同时,卢金火还在易迁点打造了1间幸福洗衣房、1间幸福活动室、1条幸福通道和1个幸福小院。其中,幸福洗衣房有专门管理人员为易迁点老人完成大件衣物和床上用品清洗工作。

七岗村的“幸福食堂”,卢金火既是捐资者,也是运营者。卢金火表示,“幸福食堂”正在摸索阶段,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幸福食堂建设,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积极探索“幸福食堂”长效运行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共建共管共享共用,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为周边失能、孤寡、高龄老人提供就餐、送餐等便捷服务,让幸福食堂真正建设成为周边老人们的“幸福港湾”。

0 阅读:0
夜人文

夜人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