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车市场业务的去中介化趋势已不可逆转

诺保莱 2025-03-28 11:44:35
车险市场率先彻底实现去中介化的领域可能是团车业务。 团车业务,包括自卸、营业货和网约车等,对于深度经营的中介来说,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因为在公关方面以及主体公司的合作上,已经有较为畅通的流程,规模效应明显。 但观察最近的市场,发现这类业务的去中介化较为明显。 和过去的同行竞争不同,目前的威胁来自主体公司。 相比中介,主体公司天然有优势,一是数据优势,历年的赔付率数据都在保险公司电脑里躺着,哪些业务好哪些业务差都一目了然; 二是权限审批政策,有些代理公司好不容易争取个政策,但是保险公司直投,给到业务方的就是在这基础上加三个点。 这也造成了中介的难处,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是只靠信息差很难赚钱,毕竟不像散单,主体公司找不到,团单信息都是现成的,只要是优质的业务,很容易被定点抢走的; 二是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是去中介成功的根本,大部分主体的评分体系都一样,定价的自主系数普遍都有默契的约定,剩下的就是费用的竞争了,和主体公司比,中介的运营成本是刚性的,自然就没有优势可言。 更令中介老板尴尬的是,这类续保保护大家本来都会有一些默契,但是主体公司特别是大主体公司的新人慢慢上了领导岗位,大家交情不够,不按常理出牌也是预料之中的。 以前是主体公司求着做业务,现在是主体公司明着抢业务。 优质业务被抢了,都是差业务,中介只能找一些极短期的公司赚个信息差,不能持续经营。 这就会造成一些中介退出团车市场,毕竟相比过去十多年的市场,团单利润在明显下降,现在又面临抢单风险,加上维护主体公司的成本在慢慢增加,车险中介不再是一个好买卖了。 最近有朋友聊起一个掌故,据说之前一个给人保做车险电销的老板,在业务量达到三千万一年的时候,咂着小酒和员工说,公司准备上市了…… 故事的结尾你应该猜到了——几年后这个老板保险业务关张大吉,老板直接改行了。 这也是当前市场的一个缩影,在目前的环境中,传统中介仍然要认清自己的市场地位,客观评价自己的市场价值。然后: 先努力让自己活下来。 要想活得更好,就坚持做主体想做又做不到的事情。
0 阅读:0
诺保莱

诺保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