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们正在连夜审议总统弹劾案的最终裁决文书。与此同时,前总统朴槿惠在大邱私邸紧急约见执政党高层,这场持续3小时17分钟的闭门会议,或将决定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未来走向。
尹锡悦的支持率已跌至17%的历史冰点,首尔街头持续76天的烛光集会演变成暴力冲突。宪法法院内部人士透露,9名法官中已有5人倾向于支持弹劾,理由包括"滥用检察权干预选举"和"隐瞒亲属非法炒股证据"。若弹劾成立,韩国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政治变局——总统职位空缺期可能长达6个月,直至新选举完成。
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已启动"政权过渡委员会",其政策蓝图包含撤销萨德反导系统部署、重启对朝阳光政策等敏感议题。首尔大学民调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李在明能改善南北关系,但52%的民众担忧政策转向可能激化韩美矛盾。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韩国政局动荡牵动地区神经。驻韩美军司令部罕见发表声明,强调"韩美同盟坚如磐石",实则是对可能的政策转向提前预警。中国外交部宣布的中韩外长会日期,恰与弹劾案宣判时段重叠,这种时间巧合被解读为北京对局势的高度关注。
经济领域的连锁反应已然显现。三星电子推迟了在西安的芯片厂扩建计划,现代汽车则暂停了山东氢能基地的投资评估。中韩贸易额在2月份同比下滑12%,半导体出口骤降28%,反映出企业界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
极右翼团体"爱国者阵线"在仁川港焚烧中国国旗,而进步派学生组织则冲击美国文化院。这种对立在虚拟空间更加激烈,韩国最大论坛Instiz上,"抵制中国货"与"废除韩美同盟"的帖子日增3000条。国家安全研究院警告,社会分裂指数已达1987年民主化运动以来峰值。
反华阴谋论的蔓延引发外交危机。所谓"中国干预选举"的谣言,源自某匿名博客的虚构故事,却在保守媒体炒作下登上热搜。虽然青瓦台出面辟谣,但民调显示仍有38%的民众相信"外部势力操控韩国政局"。
中日韩外长会的筹备工作遭遇暗流。日本外务省要求将会谈地点从济州岛改为福冈,试图淡化韩国因素。而朝鲜近期试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使得地区安全议题更加复杂化。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韩国正站在十字路口。无论是李在明的"均衡外交",还是保守派力推的"价值同盟",都难以回避中美战略竞争的结构性压力。正如高丽大学教授金昌洙所言:"韩国需要学会在巨人之间跳舞,但首先得找回自己的舞鞋。"
用户10xxx47
朴槿惠还重新出山别恶心人了,自己当韩国总统说了不算,是闺蜜在背后控制她。她是韩国历任总统最没有实权总统,中国人真是怪了过去近十年了还有人舔朴槿惠,朴槿惠不顾中国坚决反对执意布置美国萨德系统把中韩关系推向冰冻期一个仇中分子还有人舔,和汉奸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