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这篇经典课文,在2010年的人教版教材里被撤走,引起社会的热议。
当时这篇课文被撤下的理由,实在有一些奇葩。
我们可以从《看历史》中登载的《老师的“谎言”——课本不曾告诉你的历史》里,看到《朱德的扁担》被撤下的理由:
“文学性与语文性不足,文章没有体现汉语的美感和特质,不是文学性经典。”
这个理由,真是句句戳心。什么叫“文学性”?什么叫语文性?什么叫汉语的美感和特质?
用这些的模糊的不可捉摸的框框与条条,套用到复杂的文学现象上来,然后凭借自己生造的标准,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曲意与虚无的贬低,这成了一度时期教材撤出红色经典作品最通用的套路。
当时随同《朱德的扁担》一起踢出教材的还有:《狼牙山五斗士》、《记念刘和珍君》、《背影》等。
这种用语文性与文学性的理由,抽空文学作品的精神支柱,注定难以通过时代的审视与验收。
2017年统编本教材问世后,一些经典文章再次回归。《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重新被编入小学教材。
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但是,统编本的教材,却颇为奇怪地对已经定型的《朱德的扁担》一文,进行了莫名其妙的文字改动。
或许,统编本教材虽然把《朱德的扁担》重新拉回到语文课本里,但是骨子里仍然认为这篇文章,在语文性与文学性上还有不足吧,所以,又开始动手动脚,把之前能够经得起语言学考验的课文,给改得内涵模糊,语义不清。
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朱德的扁担》进入课本的版本体系。
1961年,根据朱良才的原文改编的《朱德的扁担》首次进入人教版的小学教科书。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在文革期间的教材各自为政之后,《朱德的扁担》再次进入人教版的小学教科书。
2017年,统编本教科书再次把《朱德的扁担》请了回来。
我们注意一下,《朱德的扁担》的最早定型本是1961年版教科书。
之后,八十年代版基本沿袭了1961年的课本版本。
但是2017年开始推广的统编本,却奇怪的对《朱德的扁担》的词句进行了调整。
而这种调整,很大程度上,多是多此一举,结果就是叫人莫名其妙。
我们不妨作一个比较。
我们重点将八十年代的版本(下面简称为旧版),与现行的版本(简称新版)进行比较。
例一:旧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新版: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旧版的意思是很明确的,是从地盘上分列了敌与我的方位,符合整篇课文从地理意义上表明的运粮的距离题旨。
因为运粮是一个距离的问题,从此地到彼地,所以,这句话里突出了“山上”与“山下”两个对峙的地理方位,为全文的运粮主题,撑起了一个清晰的背景框架。
现在新版调整为“红军在山上”,突出了人,但后边的一句,仍然是地理位置的交代“山下不远处”,这样,旧版两句话中的地理方位的对应关系,到了新版里,变成了前一句是人,后一句仍是地理方位,缺乏了旧版的地理方位上的对应、平行关系。
而且在“山下不远”还加了一个“处”,实属画蛇添足。本来旧版“山上是红军”,实际上就是“山上是红军的地方”,已经作了精简,现在新版课文里,偏要在“山下不远就是敌人”中加一个“处”,实属无必要,这完全是新版把“山上是红军”改成了“红军在山上”导致了语句不顺而硬性加进去的。
新版教材编写者擅自改动原文语序,然后觉得这下子不通了,于是就突兀而别扭插入了一个“处”字,可以看出,新版教材编写者殚精竭虑、擅改原文而自食苦果的一副手忙脚乱的可笑状态。
例二:朱良才版:可是井冈山上产粮很少……
旧版: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
新版: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
朱良才的原文,用“产粮”很精练,旧版课文里改成“出产粮食”尚能说得通,新版改成“生产粮食”,准确性不如“出产”,不知为何要作这样的改动。
例三、朱良才版:在井冈山上的那些日子,“挑谷上坳”便成了我们的一项经常工作。从井冈山上到山下宁冈的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路……
1955年版:井冈山上没有粮食,经常要抽出一些人来,到五六十里外的宁冈去挑粮。
旧版:……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
新版:……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
新版教材里删掉了过去各个版本明确的挑粮的方位“茅坪”,然后下面突然接上了一句“从井冈山上到茅坪”,那么,这个“茅坪”是什么地方?没有前面的铺垫,这个突然出现的方位,便让人一头雾水。
过去的旧版本,均界定了“茅坪”是“山下”,是挑粮的一个终点,现在新版教材里删掉了这个方位的界定,让文章方位感消失,造成地理交代突兀而缺乏衔接。
我们写文章,对于陌生的地理位置,前面必然要有所交待,才能接下来搞清楚一个地名的意义所在。现在新版教材恰恰删掉了关键性的地名方位感,把学生引入五里云雾之中。
例四:朱良才版:挑着满满的一担米……
旧版: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
新版:挑起粮食……
之前的版本,都强调了“粮食”的量大量重,而且这个粮食是放在“担子里”的,现在课本里删成了孤家寡人的“粮食”,这个“粮食”,是怎么样存在的?是散装的?还是堆在一起的?过去的文章里突出了“满满的”修饰词,这些界定语,现在统统不见了,把原文中的语文性、文学性给一抹而光了。难道非要把原文的有文采的地方,都给扼杀了,才能符合语文课本彻底荡涤“文学性与语文性”的企图么?
实在难以理解。
《朱德的扁担》之前文中的一些定型了的句式,在2017年之后的新版教科书里突然作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修改,匪夷所思,多此一举,不可理喻。
还我“原文”,少一些斧砍,保留一点纯真,这是对历经时间检验的红色经典的最基本也应该保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