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热带雨林,在胡桃木交错的纹路间投下琥珀色光影。这种凝结了时光痕迹的自然肌理,意外启发了中国家居材料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广东卡乐卡板材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将南洋原生木纹转化为可应用于现代建筑的新型装饰材料。设计团队曾深入东南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考察,发现当地胡桃木的肌理层次远超市面常见木纹——深咖色基底中交织着金棕色脉络,树节处形成独特的年轮密码。为精准捕捉这种自然造物的复杂性,研发人员采用高精度三维扫描设备,以0.1毫米分辨率记录下木纹的微观结构,建立起超过200GB的原始肌理数据库。在色彩还原阶段,实验室通过光谱分析发现,传统木纹饰面难以呈现南洋木材特有的温润光泽。为此,技术团队开发出新型渐变着色工艺:在14层纳米涂层中注入天然矿物色素,利用光线折射原理模拟木材经年氧化的色泽变化。这种工艺使得最终成品的木纹在不同光照角度下,能显现出类似原生木材的立体光影效果。在材料性能方面,该企业突破了装饰板材的固有局限。通过改良树脂渗透技术,使板材表面形成微观晶体结构,既保持了木材触感,又使耐磨指数达到欧洲EN438标准。实验室数据显示,这种新型板材的抗弯强度较传统产品提升40%,在湿热环境测试中尺寸稳定性超过98%。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木纹饰面正在改变空间设计的表达方式。广州某设计事务所将其运用于美术馆改造项目,利用3.6米通高板材拼接,在建筑内部营造出连贯的自然肌理墙面。在深圳的共享办公空间案例中,设计师通过不同拼接角度,使相同木纹呈现出错落的视觉节奏。
南洋时光里的温柔印记—广东卡乐卡板材K021胡桃木色诞生记
纽约商业洞察
2025-03-19 14:23: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