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大事,父母催、自己急、周边的人还爱跟着瞎起哄,以至于年轻人的想法,大多得不到身边的人理解,因此生活中的压力与日俱增,让结婚成了许多年轻人头疼的话题。当然,最大的难关还是钱不够,以及人的思想和观念发生剧变,所以两头婚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说白了,就是男女双方不娶也不嫁,只走法律程序结婚,无需彩礼和嫁妆,哪怕生了孩子,也可以一家一个平分,双方不需要去哪一方的家里过日子,婚后各回各家。而且,两头婚在当下逐渐增多,不知你是否能接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聊一聊。
婚姻的质变
其实翻到上一代,结婚问题是不需要担心的,那时候的人,想法很单纯,也没有现在网络上那么多魑魅魍魉带性别对立的节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双刃剑精准的劈向了年轻一代,催婚、催生,成了无数年轻人心里的噩梦。
由此,婚姻发生了质变,一方面是自己想要追求的完美婚姻,但是只恨财力不足;一方面是家人不断的催促,导致内心麻木,再加上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渐渐产生了抵触情绪,而这种抗拒心理一旦被放大,那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而且,当下年轻人的现状,真的非常“卷”,结婚又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关乎两个家庭,以及和买房、买车、彩礼、嫁妆等彻底挂钩,那压力还不蹭蹭往上涨吗?当然,比起现实因素,家人和长辈的不理解,更是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成家”、“你不能没有个家”,相信这些字眼,很多年轻人都从家人的口中感受过。他们的想法就是,不管怎么样,你先去把婚结了,哪怕你没钱、哪怕你真的找不到另一半、哪怕你根本不想结婚,他们也不会考虑,毕竟差了辈的人,交流起来大多数都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所以,新的婚姻模式到来了,也就是两头婚。
被结婚问题困扰的,男女皆有,网上的负面言论和低智对立,影响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正常人,谁对谁都有防备,谁对谁都有要求,然后相处起来发现双方的标准不一,这还怎么处下去?只不过,家人的催促,比猴子头上的紧箍咒都难受,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顾名思义,两头婚就是走个法律上的形式,但本质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是法律并不强制规定结婚后,夫妻必须住在一起,所以BUG就这么卡好了,在江浙一带,早于20世纪末就开始兴起这种形式的婚姻了。
只要男女双方谈妥,直接去领证,保证婚后抽时间至少造两个娃,一个跟随父亲,一个跟随母亲,姓什么看两人协商,而分道扬镳之后,几乎就没什么来往了,自己的家庭照顾一个孩子,孩子也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统一称呼老人为爷爷奶奶。
常理来说,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毕竟老人催促年轻人结婚的理由之一,就是让孩子留个后。所以两头婚的出现,改变了某种现状,让年轻人有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只不过这条路真的能行得通吗?
支持者的观点
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对于两头婚,有一部分人是支持的,也有一部分人是反对的,这里先来看支持者的观点。大致分为3条,我们来详细说一说。
第1条:双方的压力减轻。
开篇提过了,年轻人对婚姻的头疼之一,就是经济方面的不足,且不提彩礼、嫁妆、房车一类的大规模支出,就是婚后抚养孩子,也是个大难题。
孩子的奶粉、人生规划等等,哪一项都要准备很多的钱。就说孩子的人生规划吧,孩子长大了要上学,父母为了孩子成材,肯定要盘算最好的教学环境,还得存钱为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做准备,而父母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往往会闹出许多矛盾。
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这些问题看起来不是太难,但要是生的孩子多了,压力自然增加,莫不如婚后分居,双方的原生家庭一起想办法,反倒是能将经济压力减轻了,何乐而不为呢?再者,自家的长辈往往都是偏心眼的,会为孩子考虑的更周全。
第2条:双方都有传承。
虽然法律规定,子女自由随父母姓,但实际上基本都是随父姓的,如果女方是家里的独生女,那么女方的父母,内心肯定是非常渴望有一个随自家姓的“孙子”。
所以,有了两头婚之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领完结婚证,夫妻俩不属于嫁娶,婚后商议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亲这边的姓,一个随母亲那边的姓,女方的父母也不用担心自己是外公外婆,孩子会直接称呼爷爷奶奶,双方各自有传承。
更重要的是,过年时还能杜绝家庭矛盾,许多矛盾就是过年时去谁家而吵起来的。而随着矛盾不断激化,婚姻也将慢慢产生危机,但是两头婚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原本就是各回各家的婚姻,双方都满意。
再者,两头婚也不会存在家庭矛盾了,婆媳不和的场景完全消失。
第3条:响应国家政策。
尽管两头婚有许多非议的点,接下了也会提到,但不得不说,这个做法算是响应了国家的生育政策,毕竟最少会生育两个小孩,而新生儿越多,越有助于缓解社会的老龄化,至少从这个方面来看,确实有可取的地方。
因为有些年轻人虽然结婚了,可是迫于生活中的多重压力,最多只会要一个孩子,或者说干脆不生孩子了,而两头婚倒是保证了新生儿的出生率。
好了,支持者的3条观点,就说到这里了,接下来说一说反对的声音,一共有4条,而且每条都发人深省啊。
反对者的观点
第1条:生俩孩子,会不会增加女性生育的风险。
或许有人觉得,生俩孩子,其实并不算特别难的事,但话还真不能那么说,每次生育都是伴随风险的。两头婚的受众,又不能保证一次生出双胞胎来,而且双胞胎的概率很小,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达到两次受孕。
但是,没有朝夕相伴的感情基础的夫妻,只是把生孩子当成了工作,大多情况下,不会等待太久,所以是否会增加生育的风险,是一个可怕的未知数。
再者,有些观念比较固化的家庭,依然保留重男轻女的观念,如果女方生的是一男一女,或者是两个女孩,双方又会如何分配?倘若有一方分到了不想要的孩子,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注定是灾难性的。
第2条:分开抚养的孩子,是否会存在亲情?
虽然孩子是分开抚养的,也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都直接当成了自家的孙子或者孙女抚养,但人的思想,总是难以预料的。其中最让人担忧的,便是家庭身份的认同,而且由父母分开抚养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能保留住亲情呢?
且不论两头婚的男女双方有什么苦衷,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孩子本身永远是无辜的,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血缘亲情的维系,不该被任何人剥夺,哪怕分开抚养,他们依然是有着血缘亲情的家人,可是两头婚却让这一切变成了未知数。
这么说吧,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感情必然是要好的,但分开成长的孩子,即便是亲的兄弟姐妹,感情注定会淡薄,想要存在亲情,可能性几乎为零了。因此,两头婚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还有,外界对孩子的议论,也会在无形中刺痛孩子幼小的心灵,有父无母、有母无父的成长空缺,对孩子来说,更是非常残酷的事实。
第3条:依赖原生家庭,能否有独立自主和责任担当?
这个问题是针对两头婚当事人的,成年人要独立自主,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正常来说,结婚了,就要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但是两头婚直接开倒车了。只在原生家庭生活的夫妻,照顾孩子?不可能,基本上都落在了长辈的头上。
论照顾孩子,年轻人远不是老一辈的对手,当然这里不包括老顽固,可是孩子和老人生活的时间久了,年轻人是否还能意识到自己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呢?
而且,老人照顾孩子,主打一个隔辈亲,虽说明事理的老人,不会溺爱孩子,但老人总会在无形中更加疼爱孩子,久而久之,万一孩子养成了恶劣的性格,做父母的能保证及时纠正过来吗?
第4条:如果涉及共同债务,如何解决?
此为最现实的问题,夫妻之间,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此,虽然可以做财产鉴定,然后出具银行流水给自己证明,但是一旦涉及到法律的问题,处理起来必须走相应的流程,而这个过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又非常大。
Ok,双方的观点就说到这里了,其实挺让人觉得头疼的,社会的变迁,导致了各种异象的诞生,曾经被冠以“神圣”之名的婚姻,如今也会给人带去无尽的烦恼。
但是,不管怎么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只要选择某一种婚姻模式的双方和家庭能过得好,外人也就不说什么了。最后,祝愿天底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每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