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时像一颗珍珠,深藏在生活的层层泥沙中。它安静而珍贵,却因为笨拙的表达和不善言辞,被掩埋在琐碎的日子里。人们总以为彼此明白,可当距离逐渐拉远时,才发现,有些爱没来得及好好说出口,而有些爱,在说出口时却用错了方式。
被误解的关心
饭桌上,热气腾腾的白粥和切好的咸鸭蛋摆在桌上,空气里弥漫着食物的香味。陈芸却无心享受,她的视线一直落在儿子林舟身上。
“林舟,今天语文作文写得怎么样?”她边给他夹菜,边试探着问。
“还行。”林舟低着头,一边扒饭一边随口回了一句。
“还行?什么意思?大概能拿多少分?”陈芸不依不饶地追问。
林舟皱起眉头,语气里带着不耐:“就说没问题,能不能别问了?”
陈芸被他的态度激怒,语调不自觉提高了:“没问题?上次也是这么说,结果才考了75分!我每天这么操心,你连个实话都不愿意说,你这态度让我怎么放心?”
“你能不能别烦我了!就知道问成绩问分数,你根本不关心我!”林舟猛地放下筷子,声音里透着愤怒。他瞪了陈芸一眼,转身跑回房间,重重关上了门。
陈芸怔住了,看着桌上还冒着热气的饭菜,心里五味杂陈。她本以为自己是在关心儿子,可为什么这种关心换来的总是嫌弃和争吵?她觉得委屈又茫然:难道母亲的操心真的有错吗?
倾听是最好的沟通夜深了,陈芸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饭桌上的争吵。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也总是用这样的口气和自己说话。那时的她,总觉得自己没有被理解,每次想表达,话还没说完,母亲的批评就已经到了。
如今的自己,竟然也变成了当年母亲的模样。难道,林舟的反感,也是因为她没有给他足够的空间吗?
第二天,陈芸忍不住向闺蜜何蓉求助。何蓉的女儿和林舟同岁,却和母亲关系特别亲近,这让陈芸羡慕不已。
“蓉蓉,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跟林舟沟通了。现在一说他,他就嫌我烦。他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妈当得不够好?”陈芸叹气道。
何蓉笑了笑,倒了杯茶递给她:“不是你当得不好,是你的方式让他觉得不舒服了。你知道孩子到这个年龄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还能是什么?成绩好呗。”陈芸脱口而出。
“不是,是被理解。”何蓉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青春期的孩子很敏感,如果父母总是以‘审问’的态度和他们对话,他们会觉得自己被评判,被否定。你是不是每次一开口,就急着给林舟下结论?”
陈芸愣住了。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关心,可能在林舟看来,竟会变成一种压迫。
一个改变的故事“让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何蓉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儿子特别喜欢画画,梦想是当漫画家。但高考那年,成绩离父母的期望差了好几十分。为了‘让他有前途’,父母坚持送他去国外学计算机,说画画没出路,必须学个‘实用’的专业。
儿子不喜欢计算机,可拗不过父母,最终妥协去了国外。结果没过几个月,他就频繁给父母打电话抱怨,说课程压力太大,自己撑不下去。可父母根本没理会,只是劝他坚持。
有一天,儿子突然失联了。父母慌得不行,到处找他,最后发现他转学到了艺术学院。他给父母留了一封信:‘我可以做你们希望的样子,但我会失去真正的自己。’
父母很生气,觉得儿子不负责任。可没过多久,艺术学院的教授打电话过来,说他是自己见过最有天赋的学生之一。他的作品后来还拿了大奖。
这时父母才意识到,他们所谓的‘为他好’,从来没尊重过他的感受和选择。他们以为是在帮助他,实际上却剥夺了他表达自我的机会。”
何蓉看着陈芸,缓缓说道:“爱如果只是一味地控制和要求,最终只会让孩子远离你。学会倾听,才是建立亲密关系的第一步。”
改变,从闭嘴开始回家的路上,陈芸不断回想何蓉的话。她决定试着改变。
晚饭时,林舟仍低着头默默吃饭。陈芸咽下想问“作业写完了吗”的话,只是平静地问:“最近是不是挺累的?学校作业多吗?”
林舟愣了一下,抬头看了她一眼:“还行吧,就是有点烦。”
陈芸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笑着说:“那就多吃点,别太累着了。”
林舟没有再回话,但脸上的防备少了几分。饭后,他回房间时,房门没有像往常一样紧紧关上。陈芸意识到,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倾听的力量几天后,林舟从学校回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他把书包扔在椅子上,坐在沙发上长叹了一口气。
陈芸端了杯温水给他:“今天还好吗?”
林舟低头抿了一口水,小声说道:“妈,这次作文可能分数不高,跑题了。”
陈芸一怔,但很快笑着说:“没关系啊,这次跑题了,下次调整就好。你知道问题在哪吗?”
“老师说主题没抓住,下次我会注意的。”林舟低声说道,语气里少了几分戒备。
“那你要是需要妈妈帮忙,随时告诉我。”陈芸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温柔地说。
那天晚上,林舟主动把作文拿给陈芸看,还问她的意见。陈芸心里一阵暖流涌过,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那个总爱黏着她、问“妈妈我画得好不好”的林舟。
爱是一场修炼从那以后,陈芸学会了多听少说。她不再急着评判,也不再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儿子。慢慢地,林舟开始主动和她分享学校的事情,母子间的距离不知不觉缩短了。
陈芸终于明白,真正的爱不是控制,不是说“我为你好”,而是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让他感受到这份爱。爱是需要表达的,但更需要正确的方法和耐心。
林舟用他的成长教会了陈芸,亲子关系从来不是谁对谁错的较量,而是一场需要彼此理解的修炼。
后记:
爱是最深的牵绊,但如果表达方式错了,可能变成一种无形的伤害。学会倾听,是爱得更好的第一步。记住,孩子需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愿意听懂他们心声的父母。
所以,请放下焦虑和评判,让爱学会说话,也让孩子学会回应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