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的"狠毒":被男权史书遮蔽的生存无奈,逐渐被理解

萌萌的大喵 2025-04-14 09:59:12

2023 年热播剧《大风歌》里,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的情节激起轩然大波。令人诧异的是,弹幕中“虽显残忍但可理解”的留言竟占主流。这一历史细节映射出当代人对吕雉认知的重大转变——当我们跨越两千年岁月长河,置身于未央宫的暗影之中回溯往昔,这位曾被史书钉在“毒妇”耻辱柱上的女子,正逐渐褪去被妖魔化的外衣。

一、权力绞肉机中的生存法则

公元前 195 年的长安城,未央宫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新寡的皇后所面对的,是开国功臣的虎视眈眈,异姓诸侯的蠢蠢欲动,八个皇子中有六位并非其所出。司马迁笔下“性刚毅”的吕雉,此刻紧握的实则是一张薄如蝉翼的权柄。

当周勃、陈平等开国元勋于朝堂之上公然质疑“女主称制”,当戚夫人日夜向刘邦哭诉改立太子,这位中国历史上首位临朝称制的女性,不得不以最为极端的方式巩固权力。在处决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时,吕雉展露了超越刘邦的政治谋略。她将彭越制成肉酱以震慑诸侯,这一被视为残忍的举动,实则乃汉初中央集权所必需的雷霆手段。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短短十字道破了这位铁腕女主的政治价值。

二、男权史笔下的形象建构

于二十四史中,吕雉始终徘徊在“牝鸡司晨”的道德审判之下。班固将《高后纪》单独立传,却在开篇着重强调“雌雉升阶”的凶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痛斥其“虐戾”,却对刘邦屠戮功臣一带而过。此种双标书写暴露出传统史观的性别偏见——男性统治者的残暴被美化作政治智慧,而女性的强硬则必然异化为妖邪。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惨祸,在《史记》中成为吕雉“恶毒”的铁证。但仔细探究这段历史便会发觉,戚姬多次挑战储君之位,其子刘如意封地富庶且兵强马壮,这对于新生的汉帝国堪称致命威胁。当我们以政治博弈的视角再度审视,这场宫闱惨事更像是权力更迭期难以避免的流血事件。

三、现代镜像中的认知突围

当代女性主义学者重读《史记》时发现,吕雉掌权期间延续了萧规曹随的治国方略,轻徭薄赋的政策促使汉初经济复苏提速。《二年律令》出土竹简表明,吕后时期的法律对女性财产权、继承权有突破性规定。这些被正史刻意漠视的政绩,正在重塑历史评价的天平。

越来越多的观众从《美人心计》等影视剧中,洞察到了深宫女性的生存困境。当现代职场女性遭遇“玻璃天花板”,当家庭主妇面临“丧偶式育儿”,吕雉于男性权力丛林中的挣扎忽然变得可感可触。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在解构传统史观中的性别霸权。

0 阅读:4
萌萌的大喵

萌萌的大喵

分享更多生活技巧,让生活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