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式自行反坦克列传11:把激光测距仪整合到瞄准镜里也挺费劲!

六猫战车 2024-12-13 18:40:17

120炮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对敌进攻的装甲部队实施有准备的防御战斗,其战术使用特点是依托掩体或有利地形地物,隐蔽待敌,在停止状态对敌固定或运动装甲目标射击。120炮的总体要求是突出火力、降低成本。因而一方面既要求火控应有较高的首发命中率和与之相适应的反应时间,又不能把火控系统搞得太复杂和苛求自动化,以致价格昂贵。综合分析结果,认为采用扰动式简易火控系统能满足120炮的要求。这类火控静态精度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尽管反应时间比稳象式火控稍长,但它基本上能满足120炮有准备条件下实施“静”对“动”射击的需要。

国内研制的几种同类型火控, 其计算机、传感器、控制面板等都比较成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激光测距机和瞄准镜是否合一,以什么形式合一。这关系到火控系统使用的方便性、可靠性和火控各部分的布局等重要问题。当时国内研制的几种火控系统,多数是激光测距与瞄准镜分置。

△当年的80、62、59II、69II激光测距仪都是放在炮管上,只有引进的79式式瞄准镜与激光测距仪集成到一起的。

这种测瞄分置,操作使用不方便。使用时不仅要调校瞄准镜轴线和炮膛轴线的平行性,还要调校瞄准镜与激光测距机发射、接收系统轴线的平行性。这既增加了操作层次,又给检查、调校带来不便;激光测距机在炮塔外面,战时易遭损坏。火控系统组成件数增多,给机械电气联接增加了不可靠因素。

△80年代国产火控系统,在80年代国产直瞄火炮基本都装备了火控系统,但是动对动射击那是要九十年代的88式才搞定。

因此,对120炮火控的瞄准镜应采用测瞄合一形式。测瞄合一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取决于武器系统的结构、空间状况和技术可能。105mm自行无坐力炮简易火控,为测瞄合一。测瞄镜呈弯管形状,是为适应105mm无坐力炮射手座位在火炮左侧的需要,而且该镜镜管很短,不适用于120炮。

△75式105自行无后坐力炮的火控装备,这玩意虽然也能实现瞄测合一,但是你说给89式装上这个,那个估计有人会骂街。

“三七工程”火控测瞄镜是组合式的,性能比较先进,但低温性能差、价格品贵且短期内难以“国产化”。说一个比较阴间的,79式的火控系统本质上和挑战者1是一样的。79式坦克的火控系统上显示的文字是英文,虽然也只是简单的几个单词。国内山寨三七式火控一直不太成功。

从120mm炮炮塔结构、空间、操作使用、乘员位置、国内测瞄镜技术水平、定型时间要求和成本等综合考虑,在59式坦克瞄准镜头部加入激光测距实现测瞄合一成了当时唯一可行的技术方案。

△89式的瞄准镜,炮长两个,车长一个,装填手一个。黄色的是夜视镜,后面那个是昼间的,因为瞄准镜和火炮是钢性连接,不用担心也是瞄准镜遮挡视野。

当时突出的技术难点是:为使用方便和安装结构上的要求,激光发射、接收与白光瞄准三光轴共用一个标志,但在校炮时,分划板相对于火炮炮膛轴线必须有上、下、左、右各14mil的移动量。这样,当白光瞄准轴移动后,激光的发射与接收两光轴如不能跟随白光轴同步移动始终保持三轴平行的话,激光将不能发射到目标上,也就不能测距。

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除系统接口及排除电干扰等技术问题外,着重围绕测瞄镜和主控箱两个组件,进行技术攻关。“三合一”测瞄镜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原坦克炮长瞄准镜,经改造其头部之后,使激光测距机的激光发射与接收光路和白光瞄准光路有机地结合,实现白光瞄准与激光接收光路共轴,並使三个光轴在测瞄镜头部构成一个圆筒结构,能穿过安装镜架上的异形孔,而不改变镜架结构便可直接安装。通过攻关,创造性地提出了光电路和结构设计上的新原理,实现了“三轴”同步校炮。(上面的内容是抄的,我也没看懂什么意思)

火控能满足火炮在静止(或短停)状态射击静止或运动目标的要求。使用穿甲弹在2000m、1500m的不同距离上,对静止或运动的规定靶板首发命中率50-70%。射击反应时间 对静止目标<7s;对运动目标<10~12s。这个反应速度已经算是扰动系统的极限了,1987年北约银杯赛,挑战者1的成绩为:命中率75%,平均射击时间12.6秒,而美国的M1和德国的豹2命中率分别达到了91.6%和94.2%,平均射击时间分别是9.1秒和9.6秒。

假设敌方用30公里的时速前进,其在2000米到4000米的距离的行使时间是4分钟。单门8足够发射10发炮弹,按照50%的命中精度,单门炮能摧毁4个目标,一个营18门炮在2分钟内足够让一个坦克团丧失战斗力!

主要指标:测距范围250~5000m,精度土10m,准测率>98%;弹道解算误差<±0.1mih;自动装表精度<±0.2mil。系统具有其它人工参数装定功能及相应的精度要求。能满足4000米外干翻坦克的目标。

△国内21世纪初的时候一直蜜汁自信,国产装备比不过德国货,但是比毛子货强。实际上就算是T72M这套80年代初搞定的1A40火控,国内也是九十年代才搞定类似产品的。

2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