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第一顶流小花塌房?真可恶

阎象爱八卦 2025-04-15 18:28:42

近段时间,一个词条将内娱顶流小花赵丽颖推上热搜。

不明真相的网友以为真的确有此事。

打着央视名义,对电影的批判,对赵丽颖的演技进行点评。

批判赵丽颖的电影《向阳•花》打女性主义旗帜消费女性困难,批判这部电影是伪女性主义。

还吐槽赵丽颖演技浮夸。

造谣迅速被网友反驳,还了事实真相。

媒体刻意拼接剪辑央视片段误导曲解,放大对赵丽颖的实力的否定。

《向阳•花》刻画小人物努力挣扎着“求生”的故事。

活在泥泞里的“向阳花”寻求缝隙盛放。

高月香没问题,赵丽颖的表演也没问题。

颇有微词的地方只能说是编辑和导演的能力问题。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想法,对一部电影的细节,自然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

但不能因此上升到演员,否定一个演员。

困境的“母亲”形象。

《浴火之路》里的母亲失去孩子遭受痛苦折磨,寻找孩子的急切,不惜一切代价踏上寻子之路,刻画一个母亲的无畏勇敢。

《向阳•花》里,高月香的困难不仅来自孩子,还来自生活的林林总总。

有一股力量支撑她们行走是两个角色身上所具有的共同点。

为了孩子,为了未来的新信念和勇气是激发力量的源泉。

赵丽颖把女性的那股韧劲激发出来,不单纯是表演形式上展现出来,而是从骨子里把那股劲敲打出来。

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角色,根本立足点在于女性魅力。

人物的经历不同,所做出的反应不一样,但女性的力量是一致,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亦如此。

不能因此就判定转型的失败,以偏概全否定一个实力派演员的真实实力。

正如赵丽颖之前说过,转型是为了让更多观众看到偶像剧之外,依然有一群女性散发着魅力,有来自灵魂深处的励志故事。

跳脱舒适圈,拓宽戏路,既是成就赵丽颖自己,也是在不断以自身魅力展现女性。

赵丽颖一直走在转型的道路上,最近这几年铆足了劲,在电影领域不断寻求突破,大胆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脚踏实地投入作品创作。

年龄跨越进另一个阶段,一众85花在题材和角色上局限。

古装偶像剧和现代偶像剧的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可选择的剧本类型偏向老龄角色,意味着要在这个领域继续发展下去,只能挑选边缘角色塑造,能力可发挥的空间,流量的作用大大减退。

目光转向主旋律现实题材成为中年演员拓宽内娱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条摸索的道路上,赵丽颖的转型可以说是内娱的成功例子。

从傻白甜女到女强人,再到挣扎在生活里的励志女性,角色见证一路走来的蜕变成长。

成功的背后有看不到的辛勤耕耘,有共同见证的硕果丰收。

早期赵丽颖角色类型中,古灵精怪和傻白甜类天真无邪角色类型以甜美深受喜爱。

灿烂的笑容,大眼睛闪着光,一脸胶原蛋白充满少年活力,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甜软没有岁月侵蚀的少女心性。

精湛的演技诠释符合剧本设定的喜怒哀乐。

《杉杉来了》里,还是小女孩的无忧无虑。

到了《风春半夏》,忧郁的眼神透着成年无奈,蕴含岁月沉淀下来的复杂情绪。

热爱生活和在生活里寻找出路的两副面孔拉开一条分界线。

一面是青春的生命力,一种向上的生命力。

不仅仅是剧本角色的变化,变化的印记里有赵丽颖一路上不断突破自我的痕迹。

还没出名的时候,赵丽颖抓住每一个小角色。

2009年,赵丽颖还只是一个给当时大红大紫女演员当配角的小透明,在电视剧《锁清秋》拿一个露面机会不多的丫鬟角色。

谁也没想到,一个没有背景的小演员,仅用4年的时间破茧成蝶,凭借一部古装剧挤进当红女演员行列。

这一火,后来的十几年就扎根在演艺道路上,一路走到顶端,并且一直巅峰。

陆贞之后,赵丽颖的演艺事业有过一段争议,花千骨红的背后夹杂不同声音,短暂进入过一段黑红阶段。

但后来的成功证明,真正的实力不会在逆境中消亡,而是以一种更具有说服力的实力站在大众视野,用作品和能力反驳外界的质疑。

“我一定要让你刮目相看

等我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赵丽颖在某段采访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她的眼神清澈,笑容温暖,表情看不出有多么用力地说这句话,声音也是带着平静淡定的语气。

可是温柔力量种下种子,最后得到了果实。

背后在无人知道的角落里努力向上,于是有了如今的顶流之位。

成名以来,低调地投身到作品,积累一个个在大众心目中留下印象的好角色。

其他演员成功后开始全面扩散综艺和影视渠道,赵丽颖死磕专业道路,用时间和精力投身在一个方向。

默默无名到高国民度,呈现出来的永远是作品先行,背后的辛酸付出鲜少提及。

对于给观众带来好作品的说法,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

稳坐顶流十余年,靠的是认真专注揣摩角色,演好每一个演过的角色。

“做事情不容易

干好一件事很艰难

会遇到很多坎坷”

赵丽颖知道这条路的艰难,但不畏惧难,一直攻克难,打下难,踏出一路平坦。

站在顶流的高度以后,迎接的不再仅仅是一个角色和一部剧的挑战,还是来自不同声音的检验,来自市场的反馈。

站得越高,肩膀上的重担更重,需要使出浑身的努力。

小丫鬟到大明星,小演员到能让圈内数一数二的大导演另眼相看,参与导演的作品。

青睐与责任并行。

转型的道路上,许半夏对赵丽颖的影响颇深。

某种程度上,赵丽颖更像是在演自己的故事,从底层爬上顶端的“不可能”真的在咬牙坚持中成功了,改变一生的命运。

“能干大事的人

那他一定是有一些

最基本的

共同点

敢想

敢干

目标清晰

足够有承受力

还有极强的责任感”

赵丽颖跟许半夏的共同点就是“敢想敢干”。

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只有打破过往种种枷锁,方可重新站在人生高度,开启新的未来展望。

“我现在就像一颗盐碱地上的茅草

悄悄的生

悄悄的长”

悄悄用力扎根土地,用全身力气挣扎着向上生长。

脚底下稳了,心中有明确方向,目光就能看得长远,路也就走宽了。

“他们说女娃生在了大山

注定前路黯淡

嫁人生子 洗衣做饭

日子就似天边的浮云

可以一眼望穿

我要拼命生长 长成一棵树

把鲜花开满树冠”

2022年农人物推介活动荣誉盛典上,赵丽颖在念到这句话的时候泪流满面,或许她当时感同身受的不是她人,是她自己一路走来的不易。

生在大山的孩子要走出大山,注定要比其他人走得多,走得远,摆脱大山的束缚,摆脱安于命运安排的随遇而安,必须用尽一生的努力。

即便已经站在世界另一端,看到外面的风景,回过头去看,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依旧历历在目。

那时候应该是欣慰居多,也会心疼无数个日夜努力的影子吧。

走到今天的顶峰位置,挑战各类转型角色获得鲜花掌声,赵丽颖也不再仅仅追求对一个剧本一个角色的用心。

最近这几年,赵丽颖开始尝试用新的身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观看角色,对整个制作进行把关,深入了解一部剧一部电影的运作过程。

《与凤行》中的监制到《向阳•花》里的出品人,她在另一个角度观察整个运作过程,重新透过制作人的身份了解人物,把控整个作品。

讲台上赵丽颖说到媒体问工作之外的生活。

赵丽颖的回答是365天都在工作。

身边的同行工作和生活平衡,没工作的时候出去旅游散心。

明明已经是内娱的顶流,为什么她还继续坚持一年到头都在工作?

一面是热爱工作,一边是责任。

什么工作成就了“我”,我就有责任为它放弃其他时间和思考,用对等的价值换取。

“从不许愿,

因为事与愿违”

轻易许愿得到的东西未必能完全拥有,真正努力过的汗水却留下斑驳。

唯有付出努力,在经验教训中开出一条道路来,前路才不会迷失方向。

快节奏时代下,事物更新换代频繁,一不小心就会被遗忘在风中。

赵丽颖能在快速又浮躁的环境中屹立不倒,归根结底基于坚守初心,付诸行动,毫不动摇地选择前行的方向,用行动证明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

当然 在这条路上没有盲目,尽力为国产影视剧做贡献,积极投身在影视发展里。

走到今天这一步,十几年前的“刮目相看”信念真的实现了。

得到过国民认证的佼佼者不会因为外面的风吹草动而摇摆,路边是满山绽放的鲜花。

4 阅读:1118
阎象爱八卦

阎象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