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12位皇帝,为啥故宫只有十一个灵位?学者:只因他没资格

琉璃映月痕 2024-12-31 12:54:32

世人皆知,紫禁城内的太庙,供奉着历代皇帝的神主牌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庄严肃穆的太庙内,供奉的大清皇帝灵位却只有11个,而非12个。

要知道,大清入主中原200余年,共传12位皇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一个都不少。可为何太庙内却少了一个灵位?这个"不配"拥有灵位的皇帝,又是谁呢?

据老一辈故宫专家讲,这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个缺失的灵位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一、太庙灵位之谜

1644年,清军入主中原,建都北京。清世祖顺治帝下令在紫禁城东部修建太庙,用以供奉皇家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这座肃穆庄严的建筑,从此成为清朝皇室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

太庙建成之初,仅供奉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位皇帝的神主牌位。按照满族传统,每位皇帝驾崩后,都要在太庙内立下神主牌位,以供后人祭祀。这是一项庄重且神圣的礼制。

1735年,雍正帝驾崩。乾隆帝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为父皇在太庙内设立神主牌位。据《清史稿》记载,乾隆帝亲自主持了这场隆重的祭祀仪式,并在太庙内题写了"敬天法祖"四个大字。

1796年,乾隆帝退位。这位在位60年的千古一帝,选择了"养心殿"为寝宫,将皇位禅让给嘉庆帝。当时,太庙内已经供奉着五位皇帝的神主牌位。

1850年,道光帝驾崩。咸丰帝继位后,在太庙祭祀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太庙内的神主牌位已经排列得很满了。于是,他下令重新规划太庙内部布局,将神主牌位分为两排摆放。

1908年,光绪帝驾崩,随后慈禧太后也驾崩了。年仅两岁的溥仪被选为新皇帝,这是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此时的太庙内,已经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位皇帝的神主牌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被迫退位,大清王朝覆灭。按照祖制,光绪帝的神主牌位应该被供奉在太庙之中。然而,这项仪式却一直拖到了1912年才完成。

192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让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此后,这位末代皇帝辗转流离,最终在1967年以平民身份离世。按理说,作为大清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也应该在太庙内有一个位置。

然而,当我们走进今天的故宫太庙,却发现这里只有十一位清朝皇帝的神主牌位。缺少的那一位,正是末代皇帝溥仪。

1925年,北洋政府文物清点委员会的一份档案显示:太庙内的神主牌位保存完好,共计十一位。这意味着,溥仪的神主牌位从未被制作和供奉过。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还要从溥仪退位后的经历说起。这位末代皇帝的人生轨迹,注定与其他皇帝不同...

二、皇位继承之路

1908年农历十月二十二日,紫禁城内鸦雀无声。光绪帝刚刚驾崩,大臣们却无暇悲伤,因为一场关乎大清国运的政治角力正在上演。

就在光绪帝驾崩的当天,慈禧太后便召集王公大臣议定储君。按理说,光绪帝的弟弟载沣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慈禧太后却出人意料地点了载沣的儿子溥仪的名字。

这个决定让在场的大臣们面面相觑。溥仪不过是个两岁的幼童,如何能担此重任?然而没有人敢违抗慈禧太后的旨意。

第二天,一份诏书震惊朝野:"奉慈禧太后懿旨,着醇贵妃之子溥仪为皇嗣,即日入宫居养。"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幼童,就这样成为了大清帝国的新主人。

1908年冬,溥仪被抱进紫禁城。据当时的太监回忆,小皇帝刚进宫时还在吃奶,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利索。慈禧太后为他取了一个小名叫"瀋阳",意在纪念大清发祥之地。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溥仪入宫的第二天,慈禧太后也驾崩了。朝廷仓促间发布谕旨:由载沣出任摄政王,代理朝政。这是清朝历史上首次出现父亲辅政儿子的奇特局面。

载沣初掌朝政时,表现出了难得的开明。他延续光绪帝的新政,继续推行君主立宪。1910年,他甚至派遣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这让许多开明士大夫看到了希望。

可惜的是,载沣的开明并未持续太久。随着革命浪潮的兴起,他开始变得保守。1911年,他强行解散各省咨议局,激起了全国上下的强烈不满。

这时的溥仪,每天都在太监们的保护下长大。他住在养心殿,由一群奶妈和太监照料。皇后隆裕对这个小皇帝格外怜爱,常常亲自教他读书认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响起了震天的炮声。辛亥革命爆发了。载沣手足无措,只得请出已经致仕的袁世凯出山。谁知袁世凯一上台,就开始暗中策划清室退位。

1912年2月12日,一纸诏书宣告大清王朝的终结。六岁的溥仪被迫退位,但优待条件中规定他可以继续住在紫禁城内,保留皇帝的尊号。

从这一刻起,这位年幼的皇帝便开启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旅程。而他的父亲载沣,也在同年黯然辞世,未能看到儿子后来的沉浮转折...

这一切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就在溥仪退位后不久,一位英国来的西洋教师出现在了紫禁城中,他的到来让这位小皇帝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短暂帝王生涯中的新发现

1912年,溥仪的御用教师陈宝琛开始在紫禁城内记录日记。这些尘封多年的日记本,直到1980年代才被故宫博物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其中记载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据陈宝琛的日记记载,小皇帝的日常生活远非外界想象的那般奢华。在一则1913年的日记中写道:"今日授课,见皇上身着旧袍,言及冬衣未制。问其故,内务府竟称经费紧张。"

这位老师还特别记录了溥仪对新鲜事物的好奇。1914年春,英国使节约翰·乔丹爵士来访紫禁城。他带来了一台柯达相机,这让年幼的溥仪大为惊奇。在乔丹的笔记中写道:"这位年轻的前皇帝对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连按了好几次快门。"

乔丹的访问日记中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溥仪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世界地图,这在当时的紫禁城里可是罕见的。这幅地图是英国使团赠送的礼物,上面标注着英文地名。

1915年,另一位英国来客、著名记者贝特兰也在其游记中记录了溥仪的日常生活。他发现小皇帝的书架上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英文版的《鲁滨逊漂流记》。这在当时的紫禁城内可谓是一个异数。

然而,最令人意外的发现来自宫廷太监顾全德的回忆。据他讲,溥仪在紫禁城里养了一只小白兔,这只兔子是他从御花园里捉来的。为此,内务府还特地在养心殿后院辟出一块地方,搭了个兔舍。

1917年春天,一场意外的火灾烧毁了溥仪最喜欢的畅春园凉亭。在火灾现场,人们发现了一个藏在角落里的铁盒子。打开后,里面竟然装着几封英文信件,是溥仪与其英文教师庄士敦的往来书信。

这些信件揭示了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庄士敦不仅教授溥仪英语,还经常给他讲述外面世界的故事。在一封信中,庄士敦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这让溥仪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1922年,一位日本记者在参观紫禁城时,意外发现溥仪的书房里摆放着一台留声机。这台当时最先进的音响设备,是如何进入这座古老宫殿的?据说是溥仪通过英文教师庄士敦从天津租界购买的。

这些零散的记载,拼凑出了一个与传统认知很不一样的溥仪形象。他不再是那个深居简出的天子,而是一个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少年。然而,这样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192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四、傀儡天子的沉沦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运作下,清室退位诏书正式颁布。这份诏书的背后,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插曲。据当时的内务府大臣载澜回忆,这份诏书实际上经过了三次修改。第一稿中,"退位"二字被改成了"让位",后来又改回"退位"。

退位诏书颁布后,六岁的溥仪获准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内。表面上看,他依然享有皇帝般的待遇,内务府每年支付400万两白银作为优待费。然而,这笔钱却从未按时足额发放过。

1913年的一份账目显示,紫禁城内的开支已经入不敷出。许多太监开始私下变卖宫中物件度日。一位叫小德张的太监后来回忆说:"那时候,宫里连煤都买不起,冬天只能靠烧御花园里的枯树取暖。"

1917年,溥仪的父亲载沣突然去世。这个消息传到紫禁城时,内务府连办丧事的费用都拿不出来。最后不得不典当了几件玉器,才勉强操办了一场体面的葬礼。

1919年,一位美国记者来到紫禁城采访。他在报道中写道:"这里俨然成了一座金丝笼,年轻的前皇帝虽然住在这里,但每月的生活费还不如一个普通商人。"

1922年夏天,一场大火烧毁了储存账册的库房。火灾调查中发现,这些年来优待费的实际发放金额还不到原定数额的十分之一。溥仪为此多次上书北洋政府,但始终未得到回应。

1924年春天,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在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前夕,一份秘密电报被送到了紫禁城。电报警告说,政变者可能会对溥仪不利。然而,此时的溥仪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10月23日深夜,冯玉祥的部队包围了紫禁城。一支队伍直接闯入养心殿,命令溥仪在三小时内离开。据当时的侍卫长回忆,溥仪连最基本的行李都来不及收拾,就被迫离开了居住了十二年的紫禁城。

离开时,溥仪只带走了三样东西:一本相册、一块怀表和一封未拆封的信。这封信是他的英文教师庄士敦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上面写着"愿你前途光明"的祝福。

从紫禁城仓皇出逃后,溥仪先是躲在醇亲王府,后来又辗转到了日本公使馆。就在这时,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出现了: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

五、无缘太庙的历史选择

1931年,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出现在天津英租界溥仪的寓所。他带来了一个诱人的提议:在日本的支持下,重建满洲国,让溥仪重登帝位。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溥仪的首肯。1932年3月1日,在长春伪皇宫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然而,这场仪式处处透露着怪异:主持仪式的不是大清朝的大臣,而是日本关东军的军官;宣读诏书的不是翰林院官员,而是日本外交官。

伪满洲国建立后,溥仪虽然名义上是"执政",实际上却处处受制于日本关东军。据当时的侍从官记载,溥仪每天上朝前都要先向东方鞠躬,这个"东方"指的就是日本天皇居住的方向。

1934年,日本人为溥仪加上了"皇帝"的头衔。这次加冕仪式在新建的长春"紫禁城"举行。然而,仪式结束后的第一道诏令,却是由日本关东军司令官起草的。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作为日本的傀儡,溥仪被迫签署了多份支持侵略战争的文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38年的一份诏书,宣称"满洲国与大日本帝国共同进退"。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攻满洲国。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在这危急时刻,溥仪试图乘坐飞机逃往日本,却在机场被苏联军队逮捕。从这一刻起,他失去了所有的特权,成为一名普通战犯。

1950年,苏联将溥仪移交给中国政府。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他开始了长达九年的改造生活。这期间,他多次在反省材料中承认自己投靠日本、背叛祖国的错误。

正是这段历史,让溥仪失去了在太庙享有灵位的资格。1965年,故宫博物院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是否要为溥仪在太庙设立灵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一个投敌叛国的战犯,溥仪已经失去了享有太庙灵位的资格。

这个决定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从此,在故宫太庙的神主牌位中,永远少了这位末代皇帝的位置。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礼制问题,更是历史对一个人最终的评判。

1967年,溥仪在北京医院去世。临终前,他在病床上写下了最后一句话:"愿做一个好公民。"这句话,或许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解。如今,走进故宫太庙,人们依然能看到那十一个整齐排列的清朝皇帝灵位,而那个永远缺失的第十二个位置,则成为了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

0 阅读:0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