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经济倒退,也不会改变关税政策,美国放狠话,外交部强硬回应

袁周院长 2025-03-18 11:25:33

近期,美国政府再次释放对华关税强硬信号。3月12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即使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经济衰退,也是“值得的”。这一表态与美国国内日益升温的通胀压力、企业界的担忧形成鲜明对比,暴露了美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的战略意图。中国外交部则明确回应,任何单边施压行径都将遭到坚决反制,中美贸易战没有赢家。

特朗普政府自重返白宫以来,延续了对华强硬立场,将关税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核心手段。卢特尼克的表态看似强硬,实则折射出美国战略选择的矛盾性: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重构全球产业链,削弱中国制造业优势;另一方面,国内通胀高企、企业成本上升、消费者负担加重等现实问题,正倒逼政策调整。数据显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在关税战期间不降反升,2024年逆差额达2787亿美元,较贸易战初期增长12%。这表明,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贸易平衡”目标,反而加剧了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美国的关税政策招致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加拿大、欧盟等传统盟友亦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对美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进一步冲击了美国农业和制造业。例如,加拿大对美国输加电力征收附加费,直接导致美国中西部农民收入下降,农业团体警告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将美国农民推向破产边缘。而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显示,超过500万美国人的就业受到关税战影响,其中特朗普的“票仓”地区首当其冲。

面对美国的单边关税挑衅,中国采取了有理有据的反制措施。商务部明确指出,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加征关税是典型的霸凌行径,中方已通过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对原产于美国的农产品、汽车等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任何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企图都将损害两国利益。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仅维护了自身权益,更凸显了经济韧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内需”列为首要任务,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近70%。中国市场的庞大容量和消费升级趋势,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同时,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美国企业界的态度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46%的受访企业预计2025年将实现盈利或大幅盈利,超过半数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重塑“去中国化”的产业链,但现实阻力重重。中国制造业的全产业链优势、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其在全球供应链中仍占据关键地位。美国企业为规避关税成本,不得不调整供应链布局,但完全脱离中国市场将面临高昂代价。例如,沃尔玛等零售巨头试图将关税负担转嫁给中国供应商,却引发供应链断裂风险,最终可能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单边主义的抵制日益增强。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呼吁通过对话解决贸易争端,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正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难以实现战略目标,反而可能加速多极化趋势,削弱其全球经济领导力。

1 阅读:183

评论列表

欢乐到家

欢乐到家

3
2025-03-18 20:40

岂止“经济倒退”?挪威那个牛人还说美国将于2025年崩毁解体呢!今年哦!

袁周院长

袁周院长

军事专家,特约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