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只有楷书独步天下吗?行书不多见,也照样亮炫你的眼!

丰哥实用写字谈 2024-02-24 11:11:44

柳公权出身河东柳氏,为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状元。丹州刺史柳子温之子,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其近代书法,主攻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之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他的楷书,与颜体相比,稍显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成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柳公权以楷书见长,行草书作品极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十六日帖》、《圣慈帖》、《尝瓜帖》、《蒙诏帖》……

下面,跟丰哥一起领略柳氏行书之风貌,感受柳氏行书之风情!

一、《十六日帖》

释文:至十六日专到崇贤,惟昭察谨状十五日公权状。

《十六日帖》是柳公权行草书法代表作之一,原本为墨迹作品,已经佚失。现仅存拓本,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的书法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柳公权在此作品中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被认为是他的杰作之一。

二、《圣慈帖》

释文:圣慈允许守官,稍减罪责,犹深忧惧。续冀面言,不一一。诚恳呈卅第处十四日,即空。

此帖风格仍继承二王风格,结体严谨,沉劲苍逸,纵横洒脱,潇洒自然。

三、《尝瓜帖》

释文:瓜一颗,时新,第一割而尝之,味又甘好,以表汝之孝也。明后至,彼不悉耶?告世四娘省。汝书一行,极佳为慰。李欲在宅中,诚忆五小官……

《尝瓜帖》,行草,此书法作品笔画圆润自然而不失精准。

从王献之留传的行草刻本来看 , 此帖更接近王献之结字的古朴 ,清劲峻拔,疏朗开阔。

四、《蒙诏帖》

可谓是柳公权行草最佳代表作!

释文:公权蒙诏, 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此帖也称《翰林帖》,曾刻入《快雪堂》、《三希堂帖》等,墨本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幅《蒙诏帖》 在多数初学者尤其是外行人看来,这几乎是一幅难以欣赏的“丑书”。

细细品之:

此帖用笔雄健,气势豪宕。第一行“公权蒙”三字联绵出之,字硕大,笔力纵横,如见柳公权血气方刚,精魄四射。

其后三行笔走龙蛇,曲折连环;行间大小错落,锋出则破空杀纸,游丝则刚柔兼济,气势一泻无碍。

后三行,虽字由大而趋小,随手变格,转换出瘦劲面目,然而气脉贯通,豪气流荡至于终篇。

用专业的眼光来看:

此帖气势磅礴,痛快酣畅,浑莽淋漓,意象恢宏,极具虎啸龙吟、吞吐大荒的气派。

其结体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纵势,而是因形而变,依势而化,或长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正势,而是欹侧多姿,险绝有致,不拘常规,放浪形骸,极少唐朝森严法度的束缚。

其用笔也不像柳体楷书那样铁骨铮铮,耿介特立,而是有刚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露或藏,粗不臃肿,细不纤软,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笔墨控制得恰如其分。

此贴前几字下笔厚重,方圆兼备,又带有颜真卿的篆籀笔意,随着行笔书写,笔锋逐渐轻松快意,字体牵连映带,笔走龙蛇,曲折回环,气息贯通,绵绵不绝,此贴被誉为天下第六行书。

我们要仔细临习柳公权的行书法贴,从中学习大师的行笔技巧、结体法度和谋篇布局,进而提高自己的书艺。

柳公权行书的最大特色之一,就在于势感的打造,众所周知,书法就是一种涉险、破险的过程,只有在这种矛盾统一中,才能够让字的结构发挥到最佳状态,从而能够将字的结构之美,造型之妙,得以充分的展现,这才是书法的真正要义。

他的行书,在笔法上,注重的变化,中侧锋互用,精准而变化多端,尤其是在点画的提按上,非常有节奏感,这也是行书运笔的最大要点,行书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书者内心的直白,通过笔端,将个人感情得以最好的宣泄。

在章法布局上,善于大量留白,通过这种留白,让整个布局充满的跌宕之感,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疏密搭配,使视觉冲击感受更加强烈……

纵观柳公权的这些行书法帖,用笔雄健开迈,骨力挺拔猷劲,意态豪宕,纵横洒脱,如江河之水一泻无碍,又似仗剑侠客豪气干云,绝无半点矫揉造作、文质绉绉的软弱气息,胆色超然,大气磅礴,与其著名的楷书书论“心正则笔正”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诚为我们后人鉴赏学习的绝佳书法经典。

【网友评论】

网友1:

好书法的特征是古简。古简无余辞,多余赘述。柳公权行书,有魏晋间人笔意,凝重而淡雅。

网友2:

柳公权的行书比楷书好看,楷书太瘦,行书肥瘦正好!

老铁们,你认为呢?评论区告诉我!

关注我​

一手好字,一生自信!

横竖撑天地,撇捺写人生!

1 阅读:143

丰哥实用写字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