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歼36放大版,还需要轰20吗

礼帽娱乐说 2025-01-13 09:02:42

这几天,网络上出现了疑似“3架轰20编队飞行”的视频。这个视频夸张了点,因为根据一些消息,轰20还没到这个阶段。而且,这种外形,跟美方的B-2、B-21一样,属于典型的“翼展很宽,但机长很短”的类型:

比如B-2,翼展52米宽,但机长只有21米。21米长,歼20就是这个长度。也就是说,B-2的机身,跟歼20是一样长的。这么短的机身,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弹舱比较短。比如B-2,弹舱长度只有7米多。    

这么短的弹舱,只能挂载各种制导炸弹,或者AGM-158之类的亚音速的远程对地、对海导弹。而我们这边,主要是各种超音速的远程对地、对海导弹,或者高超音速导弹,其长度通常在7-8米,甚至更长。

比如,轰6挂的这种,被一些人称为鹰击21(2PZD-21)的小高超,长度就接近7米,射程在1000公里左右。    

而大家比较熟悉的鹰击12反舰导弹,长度就达到7.5米左右了。如果高超音速导弹的射程想增加到2000公里左右,那么导弹的长度,会达到8米级别,甚至更长。

所以,适合我们需求的轰炸机,除了常规需求外,最关键的,是要拉长弹仓,达到8米多,甚至9米级别。

这也就意味着,相对于美方的B-2,我们的轰20,即使是类似B-2的飞翼隐身的亚音速布局,机身也需要更长些。

比如,类似这样的:    

不过,很多人还是希望,轰20既能隐身,又能超音速。这个在之前是比较难办的——类似逆火、图160这样的2马赫的超音速轰炸机,对发动机推力要求很高,比如这两款轰炸机的发动机,NK-25和NK-32,最大加力推力达到了25吨左右。短期内,我们还不具备这么大推力的发动机。

不过,当歼36出现后,一切都改变了。歼36创新使用小展弦比飞翼布局和3发动机设计,同时解决了超隐身问题、推力问题、大弹舱问题和大航程问题。    

歼36以22米左右的机体长度,飞行速度达到了2马赫以上,弹舱长度达到了6米多,航程达到了近6000公里。

这么长的弹舱,意味着其弹舱,可以搭载“目前其他任何一款已露面的隐身战机”,内弹舱都不能搭载的PL-17这样的,射程达到500公里左右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可以搭载长剑20这样的亚音速的巡航导弹;而鹰击21这样的高超弹,只要减少一点助推器,也可以搭载。    

而且,其空战推比达到了1.4左右,在所有4-5代战机中,处于最顶级的水平,比之前的歼20,要高2个档次。

这么充足的动力,意味着,歼36如果想成为一款轰炸机,完全可以继续拉长、加大机身;而且,继续保持超级隐身、超音速飞行能力,并获得更大的弹舱,以及更远的航程。

比如,其机身拉长到30米左右,翼展加大到25米左右,空重放大到45吨左右,最大起飞重量提高到110吨左右,航程增大到8000公里左右,最大飞行速度依然可以接近2马赫。    

而这个时候,其弹舱长度,就可以放大到9米级别,内弹舱载弹量提高到近10吨,总载弹量提高到近20吨。可以搭载几乎我们所有想搭载的,9米以下级别的,各种远程对地、对海导弹,包括高超音速导弹。

而且,单价也可以控制在4亿美元以下。相对于B-2这种20亿美元级别,要便宜太多了。

有人可能问了,美方的B-21,体型比B-2小不多少,为什么单价可以低到8亿美元左右?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7-8亿美元,只是规划价格,实际另说;另一方面,就是因为B-2体型比较大,价格昂贵,只能少量装备——而装备数量越少,平均单价越高;然后恶性循环。

这就是B-2只生产了21架,而B-21准备生产100多架;图160只生产了30来架,而逆火系列生产了300多架的原因。这个产量差距,还是很大的。    

而歼36放大版,因为体型小,价格便宜,就能大量装备;也因为大量装备,所以价格能更低。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看B-2这样的,短机身的亚音速轰炸机——B-2除了航程大些外,“无法超音速飞行,弹舱太短,无法挂载大尺寸的导弹”的弱点,就显得十分明显了。

而如果后面,歼36放大版的发动机,换成更新的变循环发动机,推力还可以继续增加,航程更是能够增加30%左右,也就是达到1000公里左右。再加上射程2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导弹,那就直接变成洲际轰炸机、战略轰炸机了;而且还是超隐身、超音速,内弹舱能够挂载高超音速导弹的战略轰炸机。

0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