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人打仗思路惊人,朝军比俄军伞兵还猛:俄称朝鲜军有四大优势

全民古风文史 2024-12-17 05:54:52

文|顾缘

编辑|顾缘

俄乌冲突期间出现了许多变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变数,就是朝鲜派军队支援俄罗斯。

根据朝鲜和俄罗斯签订的军事同盟协议,朝鲜军队在俄罗斯完成了训练,并已经参加了战役。

从战役的结果来看,目前朝鲜军队的表现相当不错,俄罗斯方面对朝鲜军队的评价很高。

朝鲜军队参加的战役是克普列霍沃村之战,在这一战中,朝鲜军队展现出了东亚人独有的战斗方式。

克普列霍沃村是库尔斯克十分关键的战略要地,距离核心地区苏贾不到十公里。

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克普列霍沃村是避不开。

乌军想要向东扩展,扩大在库尔斯克的据点,就必须稳稳拿下克普列霍沃村。

同样地,俄罗斯军队想要对库尔斯克完成合围,或者直接强攻,都需要先拿下克普列霍沃村。

否则的话,克普列霍沃村就会成为一颗钉在心脏处的楔子,让人坐立难安。

为了守住克普列霍沃村,乌克兰一共派遣了300人的部队在克普列霍沃村驻守。

正常情况下,乌军的这个决定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克普列霍沃村的面积不大,无法容纳太多的部队,300人差不多已经是极限了。

此外,克普列霍沃村和苏贾的距离不算远,而且有一条可以直达的公路。

如果克普列霍沃村遭到了俄军的进攻,那么苏贾的乌军也能在第一时间赶过来支援。

300人驻守一个小的村庄,只要不出现意外情况,足以应付大多数的进攻。

可惜,克普列霍沃村的结果却没有和乌军料想的那样坚不可摧。

根据俄方的报道,克普列霍沃村在战役中仅仅坚持了两个小时。

显然,在这次战役中,俄罗斯军队使用了与之前不同的战术。

否则,以乌军的部署,俄罗斯军队是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克普列霍沃村的。

之所以结束得这么快,是因为俄罗斯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动用了朝鲜特种部队。

克普列霍沃村除了有三百多人的部队,还布置了地雷、无人机、榴弹发射器和迫击炮。

在火力配置上,克普列霍沃村阵地可以说得上豪华了。

根据乌军的预测,俄军如果使用多轮冲击的战术,拿下克普列霍沃村至少需要好几天。

如果苏贾的部队赶过来支援,那么俄军想要夺取那些据点则需要两三个星期。

俄军深知这个问题,因此在实际作战中,直接动用了朝鲜第92、94特种兵旅。

这两支旅团各派遣了一支突击队参加战役,战役爆发后,使用了完全不同于俄军的战术。

在之前的战斗中,俄军采取的都是搜索侦察的前进方式,进攻速度比较慢。

朝鲜军队则不同,在这次战役中,朝鲜军队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直接开始作战。

朝鲜军队以一字纵队的阵型进入了乌军布置的雷区,随后以极小的代价探索出安全的区域。

随后,朝鲜军队在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顺利进入了乌军的阵地。

此时,乌军才反应过来敌方已经轻松越过了地雷阵。

等到乌军进入阵地,朝鲜特种部队则已经分散成多个三人小组,对乌军的火力点发起了进攻。

朝鲜军队的作战风格,就主打一个速度快,颇有闪电战的味道。

此外,朝鲜军队没有选择在夜间发起突袭,而是在许多人都想不到的白天。

通常情况下,夜间是被突袭的最多的时间点,因此乌军肯定会加强防御。

到了白天,防御反而会下降,朝鲜军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决定在白天发起突袭。

在这次战斗中,许多乌军都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阵亡的。

更有许多乌军还没有进入射击位置,就已经被朝鲜军队击杀。

短短两个小时后,朝鲜军队就已经顺利拿下了克普列霍沃村据点。

消息公布后,乌克兰和俄罗斯方面都感到不可思议。

乌克兰方面没有想到俄罗斯会动用朝鲜军队,更有想到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会这么强。

俄罗斯军队惊讶的地方在于,朝鲜军队的战术实在是过于大胆。

首先是一字纵队的攻击方式,这个战术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被敌人集中攻击,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其次则是三人一组的突袭战术,将整支部队化整为零,进行分散式的进攻。

这种战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在最短的时间里结束战斗。

不过,也是相当冒险的一种办法,因为如果未能短时间内结束战斗,这支部队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在这次战斗中,俄军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战法,并总结出了朝鲜军队的四个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朝鲜军队的执行能力很强,这也是突袭战能够快速结束的重要根本。

第二个优势,是朝鲜军队在训练过程中和实际作战过程中熟练掌握了各种俄式武器,学习能力很强。

第三个优势,是朝鲜军队的单兵素质都不错,因此能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第四个优势,是朝鲜军队的速度很快,各小组之间的配合也很默契。

正是有了这四种优势,朝鲜军队才能在这次战斗中出奇制胜,迅速拿下克普列霍沃村据点。

如果在之后的战役中,俄方继续使用朝鲜部队,那么乌军很难招架得住。

参考资料:

网易军事:朝鲜特种部队力量秘密报告

央广网:专家分析丨俄乌冲突是否有升级趋势?

0 阅读:0
全民古风文史

全民古风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