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房丫环伺候33年,丈夫突然说:来,坐下吃饭吧!

爱在初夏时 2025-03-21 20:42:23

李氏入府:贫困家庭的无奈选择

历史上的1904年,还是那个封建礼制严苛的年代。

李氏,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被父母卖到了大户人家做丫环。

彼时她只有小学徒的年纪,但在这个年代,给别人当丫环总比饿死强。

李氏的父母咬咬牙,最终选择这条路将她送进了谭家。

这一天,对李氏来说,是命运的转折。

谭家是个大户人家,掌管着不少权利和财富。

谭钟麟是个封疆大吏,家里规矩多如牛毛。

而李氏的身份,则决定了她在这座大宅里,一切都得小心翼翼。

封建礼制的桎梏:33年站立的丫环生活

一进谭家,李氏便被分配给了老爷伺候饮食起居。

每天,她都必须站在一旁伺候,眼看着老爷、夫人、少爷和小姐们坐着吃饭,而她甚至没资格站着吃饭。

更辛苦的是,她还得干许多杂活、累活。

这样的生活,李氏一一坚持了下来,整整站了33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李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一次,竟然有了生孩子的迹象,这让她倍感欣慰。

但是,当她兴冲冲地把这个消息告诉老爷谭钟麟时,却没有得到任何关心,反而冷淡得让她心灰意冷。

这一段辛酸史,李氏硬生生自己扛了下来。

谭延闿的出人头地:母凭子贵的转折

时间飞逝,李氏的儿子谭延闿渐渐长大。

这个孩子从小就有个疑惑,为什么母亲总是站在旁边伺候,不能和全家人一起吃饭。

这个疑惑,随着他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强烈。

终于,谭延闿写下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篇章,他苦读书籍,立志要让母亲能够堂堂正正地坐下来吃饭。

1902年,谭延闿高中第99名举人,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转折点。

谭钟麟因此大为高兴,而李氏终于实现了她的愿望。

尽管再不容易,李氏依然默默地坚持,教导儿子继续努力。

这一天在接受信时,她终于听到了,“你快坐下,一起吃饭。”

刘氏的最后愿望:争取从正门出殡的权利

可是生活并不会因为这一天而停下。

1904年,李氏在上海病逝。

这时的谭延闿因母亲病逝伤心至极,只想到一个心愿——要让母亲风光地下葬。

他觉得自己的母亲,哪怕为人风俗无权无势,却依然为自己付出了所有。

但没有想到,李氏作为妾室,这样的礼数在族人心中依旧根深蒂固。

他们拉成了人墙,不让她从正门出殡。

这个时候,谭延闿站了出来,他大声质疑,“你们这旧礼害苦了多少人?”他直接跳上母亲的棺盖,大吼:“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最终,族人妥协了,李氏从正门出殡,风光下葬。

总结

无论是数十年的“站着”,还是最后的“母凭子贵”,李氏经历了平凡人无法想象的心酸。

她用自己的韧性和力量,撑起了谭家的一部分天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命运多么艰难,只要足够坚韧和勇敢,我们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那一天。

每一个为家而奋斗的日子,都是值得被铭记的。

不论在何时何地,当你身处黑暗时,总有朝着光明前进的勇气和希望。

母爱如海,而这种力量直至今日,依然感染着无数普通人,让我们彼此激励,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行。

0 阅读:0
爱在初夏时

爱在初夏时

在这里,每一行文字,都是一颗跳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