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华为30年,孟晚舟在父亲的注视下,终于坐到了最高位。从今天开始到9月30日,她将履新华为轮值董事长,主持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
这是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果。意外在于,任正非曾多次表示,女儿不是技术出身,不适合接班,甚至在三年前面对BBC的一次采访里,用上了“永生永世不可能”这样决绝的词——当时,美国刚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请求。
不过,考虑到华为目前的处境和过去三年这位“华为公主”的非凡经历,这次任职也在情理之中。至少在眼下这个时点,孟晚舟似乎是最适合掌舵华为的人选。
华为的新“三人组”
轮值管理制度是华为从2004年开始搭建的特殊机制,旨在一定时间内,让经营管理团队里的核心成员轮流担当公司的一把手。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让每位成员获得一把手的战略视野,迅速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打掉他们分管业务中形成的“小山头”。当然,更核心的是,让华为的生死不被某一个人所影响。
基于此,2011年华为推出了轮值CEO制度,2018年进一步升级成为现在的轮值董事长制度。这一期间,核心成员包括郭平,徐直军和胡厚崑三人,每人任职6个月,任职期间就是华为的“最高领袖”。直至这次轮换,华为“功勋老臣”郭平卸任,孟晚舟加入,形成了新的轮值“三人组”。
三人中1972年出生的孟晚舟岁数最小,在华为的任职经历也最单一,主要集中在财务这一条线。
但孟晚舟的华为之路并不平坦。1993年,她从深圳大学毕业加入华为,最初几年,和另外三个女孩一起承担总机接转和文件打印等工作,是华为最早的“三个秘书之一”。据华为前副总裁刘平回忆,那会儿的孟晚舟因为工作经验不足,接打电话经常出错,后来接触财务去莫斯科出差时,还少换了100美金。
孟晚舟也自述当时工作压力很大,经常被业务主管痛骂。之后她在华中理工大学攻读会计硕士,进入了华为的财务部门,开始大放异彩。
华为官网里提到,2003年起,孟晚舟主导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华为财经组织架构、流程、制度和IT平台。2014年,孟晚舟领导华为公司的数据变革,建立了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实现“数出一孔”,使数据成为公司的战略资产。2019年至今,匹配公司的战略前瞻和长期发展规划,孟晚舟构建财经数字化整体蓝图。
早年间,任正非对华为的财务有过这样的描述:“一大批青年人,初出茅庐,什么都不懂,提着一杆汉阳枪就上战场。”直到2011年,华为人才知道,这群冲锋陷阵的青年人里,有个叫孟晚舟的,刚升任了华为CFO,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任总的女儿。
虽然不曾点名表扬,对于孟晚舟的贡献,身为父亲的任正非充满了骄傲。2017年,有人在公开场合问他:“华为成功的真正核心点是什么?”他给出的回答是:“财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
一年多以后,华为和孟晚舟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从公主到英雄
任正非表扬财务体系,也意味着他对财务体系有着高期待。据华为老员工回忆,任正非对财务骨干的要求是,所有业务都得懂,还得往前扑到客户哪儿去,进可以和客户谈判、优化合同条款,退能跑银行、拿融资。
后来任正非说过“称职的CFO是能随时接替CEO的人”。如今,这句话在自己女儿身上得到了验证。
不过,在一家科技公司内部,财务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孟晚舟的身份公开后,头上就多了个“华为公主”的名号,连她所在的办公楼,也被内部员工戏称为“公主楼”。直到2018年12月,她在加拿大被逮捕,成为任正非口中:“两个大球碰撞当中,夹缝里的小蚂蚁。”
孟晚舟被捕后不久,他在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就将女儿比作二战期间的伊尔-2攻击机,被打得千疮百孔还在坚持飞行,“如果她返航了,就是英雄了,我估计她将来有可能会当英雄。”
归来的孟晚舟确实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外交部表态,让她尽快平安地回家;4000多万网友在直播里注视着她走下飞机;深圳第一高楼为她亮灯:“欢迎孟晚舟回家”……在华为内部,她的称号从“公主”变成了“女神”“孟总”,也有很多人直接称她为“晚舟”。
她成了父亲之外,华为青年们的另一位“精神偶像”。实际上,当任正非决定对外媒营造女儿是英雄的那一刻起,已经做好了预期和准备: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只会越来越严重,只能抛弃幻想准备战斗。
既然亮剑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人比归来的孟晚舟更适合点燃华为上下的这股勇气。
既要乘风也要破浪
在孟晚舟正式上任前一天,华为公布了2022年的业绩。和孟晚舟一道出现在发布会,华为上一任轮值董事徐直军曾在新年致辞中表示,2022年是华为从应对美国不断制裁的战时状态,逐步转为制裁常态化正常运营的一年,也是逐步转危为安的一年,经营结果符合预期。
数据来看,2022年华为全年营收6423亿元,同比增长0.9%,即使仅仅增加了1个亿,也算实现了止跌回升。但在利润方面,356亿的净利润差不多只有2019年的一半左右,5.5%的利润率更是创下历史新低。
在发布会上,孟晚舟展现了自己一号位的身段。她对外用数据说话,“华为手里有1763亿现金,能够支撑未来几年的投入。”对内喊话,“只要我们持续奋斗永不言败,我们的每一分光阴和每一份付出都不会白费,我们不一定能成功,但我们向死而生,怎么能不成仁?”
而从华为首次从产业视角公布的具体业务营收来看,云计算、数字能源、智能汽车等业务将会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
恰好,就在数天前,孟晚舟率领华为公司高层拜访了中国华能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在到访中国华能时,孟晚舟表示,希望双方在数字化、煤炭、新能源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在华为与中建材战略合作中,涉及新材料联合研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和国际化四大合作方向。
原本这样规格的拜访,常常由任正非亲自出马。现在,孟晚舟的对外形象显然比父亲更适合与国企、政府沟通合作,有着开展财经数字化经历的她也适合在数字化战场发挥最大优势。
在这条清晰的路径之外,也有一些地方需要她来缓和或者破题。比如,这两年华为对外最热闹的“智能汽车”领域,去年营收不到21亿元,未来该怎么走?对此,在公司内部已经出现了矛盾进一步激化的迹象。
先是任正非发文,重申华为不造车,并且严格规定华为的标志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但负责手机和汽车业务的余承东坚定地认为,不造车只会让华为更艰难。
赶在女儿履新前发布这条规定,或许也是任正非的有心之举。去年他喊出“寒冬论”,要求华为所有业务线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如今让财务出身、作风稳健的女儿进入轮换,也是对这一战略的充分贯彻。
橙柿互动记者 梁应杰
传销头目换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