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土是本,肥是劲,水是命”。良好的土壤条件,肥、水、气、热关系协调,是小麦高产们必要外界条件。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小麦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本文专门介绍为什么要深耕土壤?怎样耕地的一些做法。
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根系深扎于土壤之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在生长过程中养分和水分充足,小麦产量就高,否则产量就低。小麦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不论哪种土壤经深耕改良后都可以获得高产。通过深耕改良使土壤达到的目标是: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疏松透气,保肥保水能力强。
深耕是改良土壤,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所以每年上级政府下达给地方土地深耕任务,其目的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后劲。实践证明即使不施有机肥的旱薄地,在原有耕层20厘米的基础上,加深到25厘米,当年小麦产量可提高10%左右,第二年加深到30厘米,小麦产量增产15%以上。深耕改土为什么能增产呢?俗话说的“犁地深一寸,顶上一茬粪”是其中原因之一,还有以下原因:
深耕后加深了耕作层,下层生土变松,有效地调节土壤透气性。据试验资料,深耕深翻后0~30厘米的土层内,土壤孔隙率提高3.7~10%,土壤容重减轻4.2~10%,因而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在水浇地,主要因容水量加大,蓄积了大量的灌溉水;在旱地也因土壤 松,秋冬雨雪容易透入土中。同时深耕后,因非毛管孔隙增多,降低了毛管水分上升的强度,减少蒸发,利于保墒,这就保证了小麦对水分的需要。
深耕后由于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因而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跃和繁殖,使土壤中不可吸收的矿物质养分及有机物质,能够较快转化为可被吸收利用的养分。同时,在固氮菌的作用下,空气中游离的氮素,被固定到土壤中,增多了土壤中氮肥的含量。这就保证了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对养分的需要。所以深耕地的小麦都表现植株茁壮,颜色深绿,生长良好。
深耕后,随着土壤条件的改变,使根系分布范围加深,根量增加,扩大了营养范围。在浅耕的条件下,小麦根系主要分布15~20厘米以上的耕作层中;耕层以下,根系很少。据试验资料,浅耕的总根量(干物重)的60%分布于0~10厘米的土层中,30%分布于10~20厘米的土层中,20厘米以下分布的根量不足4%,而且根系呈横向分布。深耕以后,小麦主要根系多分布在地表下25~45厘米以上的土层中,根系呈纵向分布,较浅耕的加深15~20厘米,上层分布数量相对减少,下层相对增加,表现出均衡分布的特点。由于根系分布范围加深,扩大了吸收营养的空间范围,保证小表生长发育期间对营养的要求。此外,由于根系穿插分布深扎的结果,对土壤发生自然疏松作用,而根系残体的遗留,也能增加底层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对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有一定作用。
通过深耕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发生,因为耕翻土壤将表残存的病菌孢子及虫卵深埋于20厘米以下土中,将下部的病菌和虫卵及成虫翻出在地表,经鸟禽等吃食及太阳晒,可消灭大部病虫基数,可减少小麦生长期病虫的发生。
据试验深耕30~50厘米范围内,随着耕层加深,小麦产量可直线上升,但也不是越深越好。大部分土壤最多加深至40厘米为宜,但也不是一次加深40厘米,而是在原来的深度基础上一次加深5厘米左右,经几年深耕后,最后达到40厘米左右。如果一次加深超过5厘米以上,翻上来的生土多,影响当年产量。
土壤深翻于秸秆还田结合,加速秸秆腐熟,可以增加深层土壤的有机质的含量,达到养地目旳。如不采取秸秆还田,可以增施土杂肥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深耕是机耕,而不是旋耕,旋耕是达不到深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