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街头巷尾的茶馆里,一壶热茶配上一盘瓜子,总能引出不少“震惊”的话题。
“听说政府要取消心脏支架手术了?”“真的假的?我亲戚去年才装的,这下不是白挨一刀?”“装了支架是不是就废了?以后啥都不能干?”一传十,十传百,原本一件简单的医疗政策调整,硬是变成了“人间大恐慌”。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支架手术真要被全面叫停?装了支架的人真的“废”了吗?别被吓着了,事情远比传言中复杂,也远比想象中更值得深思。
支架手术的真相:不是被淘汰,而是更精准心脏支架,这个曾经被奉为“救命神器”的小东西,确实拯救了无数因冠状动脉堵塞而濒临心梗的患者。
但近年来,全球心血管研究领域逐渐达成共识,支架并不是所有心脏病患者的最佳选择,在很多情况下,药物治疗加上生活方式调整,完全可以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2017年,英国一项名为“ORBITA”的研究引发了医学界的热烈讨论。研究人员发现,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即使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狭窄,单靠药物治疗,症状改善并不比支架手术差。
换句话说,支架的作用可能被高估了,而很多患者原本可以不必接受这项手术。
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的“ISCHEMIA”研究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
这项研究表明,对于没有急性心梗的冠心病患者,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的长期效果,并不逊色于支架手术。
这些研究促使全球心血管医学界重新审视支架的使用标准。

中国也在调整医疗策略,减少非必要的支架手术,转而鼓励更精准、更科学的个性化治疗。
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支架:这几种情况才是例外支架并未被“全面叫停”,只是不再“一刀切”地推荐给所有患者。那么,哪些患者仍然需要支架?
1. 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冠状动脉突然完全堵塞,心脏缺血时间过长,支架可以迅速恢复血流,拯救濒临坏死的心肌。
2. 严重血管狭窄(>75%)伴有明显心绞痛:如果药物治疗已无法缓解症状,支架可能是必要选择,以改善心脏供血。
3. 多支血管严重病变且无法通过药物

控制:如三支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血管病变更复杂,可能需要支架甚至搭桥手术。
但如果只是轻度或中度狭窄,且没有明显症状,盲目装支架反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装了支架,真的“废”了吗?有些人一听“装了支架”,立刻联想到“不能跑、不能跳、不能累着”,仿佛从此成了病秧子,生活只能靠“养”。
其实,这种观念大错特错。
支架并不意味着“人废了”,真正决定健康状况的,是术后的管理。

如果能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饮食、坚持服药、适量运动,装了支架的患者依然可以过上正常甚至更健康的生活。
术后管理的关键点包括:
1. 坚持服药:支架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必须按时服用,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引发更严重的心梗。
2. 合理调整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糖,防止新的斑块形成。

3. 适量运动:很多人以为支架术后就不能运动,其实不然。
4. 快走、瑜伽、游泳、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不仅安全,还有助于心肺功能恢复。
5. 定期复查:术后3-6个月要复查冠脉CT或超声,监测血管通畅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支架不是“废人证”,而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管理!
减少支架手术,是医疗进步的体现,而非“不给治”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冠心病患者已超过1100万,很多人直到血管“堵死”才去就医,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减少支架手术,不是因为“不给治”,而是医学理念的进步,让治疗方式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那么,如何预防血管堵塞,避免“走到支架那一步”?
1.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目标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减少盐分摄入,避免熬夜。
2. 管理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必要时服用他汀类药物。
3. 戒烟限酒: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4倍,尽早戒烟是保护心血管的最佳方式。

4. 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橄榄油、坚果、鱼类、蔬菜)被证实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病风险,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
5.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避免长时间久坐。
6. 控制体重:男性腰围应小于85cm,女性小于80cm,避免腹型肥胖。
7. 调节心理:长期焦虑、抑郁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学会释放压力,规律作息。
支架手术减少,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支架手术的减少,不是因为它“没用了”,而是因为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更深入,治疗手段更先进,预防措施更完善。
从“等病发作再治”到“提前预防减少介入”,这本就是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果身边有人还在担心“支架被淘汰”,不妨告诉他们:真正的健康,不是靠支架撑出来的,而是靠科学的预防和管理守护的!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gujifeng123
是集采之后,再也没有医生愿意做这种手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