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过去了,汶川地震那些失去孩子的妈妈们,最后都怎么样了

大彭聊社会 2023-08-07 18:35:38
地动山摇,母亲的爱永恒

一声巨响,山河破碎,楼房倾倒。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正值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他们或被埋在瓦砾之下,或跌落在废墟里,再也等不到救援。而母亲们,在得知孩子遇难的那一刻,心都碎了。她们绝望地挖掘废墟,哭喊孩子的名字,却再也等不到回应。

面对天崩地裂般的悲痛,这些母亲们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挺起背,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纪念孩子。15年过去了,她们背负的创伤未曾愈合,但每天日出时,她们都会奋力向前迈出新的一步。为了天堂的孩子,也为了这个世界上还需要她们的人,这些母亲默默承担着巨大的痛苦,用一生的时间编织一张爱的织锦。

一个母亲的手机,记录了女儿的音容笑貌

汶川地震夺走了叶红梅女儿短短8年的生命。当救援人员将女儿的遗体抱出废墟时,叶红梅只感觉世界都变了样。她不愿离开学校,整日整夜地守在废墟旁,寻找女儿的遗物。终于,当她发现女儿的书包时,泪水夺眶而出——这是女儿在这个世界最后的印记。

叶红梅知道,从今往后,女儿只会出现在她的思念中。她开始害怕记忆羽化成尘,害怕有一天会忘记女儿的样子。这时,她忽然想起,自己还保存着一部女儿生前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的旧手机。这部手机,成了她与女儿之间唯一的纽带。

每当思念如山倒,叶红梅就拿出这部手机,里面储存的,是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看着手机里跳跃的女儿,她仿佛又听到了女儿天真的笑声。这部手机,成了她生命的寄托。

可命运与她开了个玩笑,这部手机渐渐无法开机,女儿的笑脸也随之消失。叶红梅带着手机来到一个又一个手机维修店,却无一能修复。这个母亲绝望地来到各大城市寻求帮助,fitness店老板都认为这部老旧的手机无法修复。

当叶红梅再一次站在十字街头哭泣时,猎豹移动的工作人员无意中发现了她。他们被她对女儿的深爱感动,于是派出多名工程师,经过22天艰苦的工作,终于修复了这部手机。当叶红梅再次看到女儿的笑脸时,泪水湿润了她满是皱纹的脸庞。如今,妈妈和8岁的儿子每天都会一起看手机里姐姐的视频,诉说着对她的思念。女儿永远活在母亲心中,手机成了那个再也不会被遗忘的秘密花园。

一个母亲的QQ空间,铸就女儿的“网上纪念馆”

和叶红梅类似,刘莉也在地震中失去了8岁的女儿。那一刻,刘莉只感到世界在塌陷,她害怕女儿就此从她的世界里消失。于是,刘莉整日呆坐在废墟前,搜寻着女儿的最后印记。终于,当她翻出女儿的书包,发现女儿的QQ号时,刘莉其如获得了新生。

刘莉请人破解了QQ密码,进入女儿的空间。可令她失望的是,空间里一片空白,找不到任何女儿的影子。这时,刘莉想到一个主意——她要在这个QQ空间为女儿建一座“网上纪念馆”,让女儿永远活在网上。

从此,刘莉开始学习电脑知识,每天练习输入法,只为能更好地管理这个“纪念馆”。她把QQ名字改成“凤凰重生”,把女儿的作文、照片和生活点滴填满了这个空间。在女儿的每个生日和纪念日,妈妈都会写下对女儿的思念与祝福。刘莉甚至会记录下梦见女儿的每一个场景,生怕这些照片会随着醒来而消散。

这些年,刘莉已经在QQ空间发表过上千条说说和上万张照片。女儿的一生,都活在了这个网络世界中。也有建筑师被刘莉感动,为女儿建立了真实的“纪念馆”,妈妈终于有了一个与女儿相见的地方。而网页纪念馆,依然在刘莉的呵护下静静运行着。它是母亲对女儿爱的数字化展示,延续了生命的意志。

一个母亲的信,寄托对儿子的牵挂

在汶川地震中,成兴风与刘莉一样,也失去了儿子。她几乎翻遍每一寸废墟,却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儿子最后一面。这给了她巨大的打击,她想过结束生命,但为了还活着的女儿,她必须生存下去。

成兴风开始整日寻觅儿子的身影。她在废墟上大喊儿子的名字,生怕他找不到回家的路。三年后,成兴风决定带着女儿到北京生活,因为儿子生前就想来北京上大学。她在这里开了一家餐馆,想如果儿子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可以依靠这家餐馆找到她。

可北京的喧嚣让儿子的身影更加遥远,成兴风再也无法忍受,回到了老家。这时,她想到了一个办法——给儿子写信,把对他的思念化作文字,刻在横幅上。起先,她试着把信烧给儿子,后来才在废墟上挂起横幅。

从此,成兴风每年给儿子写三封信,内容不同,但思念永不改变。她重新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生怕儿子回来时联系不上她。这些横幅像一道道刻在墙上的伤痕,见证着一个母亲的悲痛和期盼。它让这个母亲感觉离儿子更近一些。

成兴风曾经发现横幅被人撤去,她急坏了,四处询问才找到。如今,横幅还在原地飘扬,而成兴风也在努力工作、生活,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坚强,儿子终会回来。

两个母亲的守望,在痛苦中重拾生机

很多母亲都像叶红梅、刘莉和成兴风一样,选择站起来,纪念孩子。而对倪孝芬和倪孝兰姐妹来说,汶川地震夺走的,是她们各自两个孩子的生命。这一刻,她们甚至不知该如何续下去——丈夫天天酗酒,家庭濒临崩溃。

起初,倪孝兰整日游荡在外,不愿面对这残破的现实。但小女儿的照片给了她力量,于是她选择了继续工作,以此治愈内心的创伤。妹妹倪孝芬也想再生一个孩子,但身体状况不允许。于是她把老房子改造成了民宿,让更多人能记住这个地方,记住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

经过这些年的挣扎,姐妹俩重新找回了生的希望。她们开始一起完成对孩子的守望,带着花与烛光去看望他们。丈夫也重拾了生的勇气,孩子的男友更是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死亡夺去的生命无法挽回,但她们知道,只要自己还在,就要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不负天堂中的孩子。

地老天荒,母爱永恒

15年过去了,汶川地震带来的创伤却永远刻在这些母亲心中。每逢夜深人静时,她们依然会梦回那一刻的绝望与恐惧。整座山塌陷,整间房倒塌,她们曾多么希望自己就这样被埋葬,与孩子长相厮守。

但现实是残酷的,她们不得不继续背负悲痛,在梦魇中挣扎。所幸,这些母亲都选择了生,因为她们知道,活下去,才是对逝去孩子最好的纪念。于是她们孤身一人,在巨大悲痛面前挺立脊梁,用自己的方式怀念孩子。

也许,她们会在一个下雨的日子忽然失声痛哭;也许,她们会在一个小朋友笑脸前重拾微笑。但她们身上那永不愈合的伤,提醒着她们要更坚强,要用一生铭记生命的意义。

15年了,那场突如其来的浩劫永远改变了她们的人生。但每当夜深人静时,她们总会抚上胸口,感受心跳有力的撞击。这idual_heartbeats,是孩子留给她们最宝贵的礼物——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艰难也好,绝望也罢,只要脚踏实地,她们就会发现生的希望就在身边。山川破碎,楼宇倾倒,生命逝去,但母亲的爱,将永远滋养后人,像一株永生的树。让我们敬佩这些伟大的母亲,在绝望中找到希望,在悲伤中寻见活下去的力量。因为生命的奇迹,正在于面对苦难仍能绽放出笑容,这是所有母亲留给世界最伟大的馈赠

0 阅读:0
大彭聊社会

大彭聊社会

带你领略精英人物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