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上桌!七彩虹iGameRTX5060TiUltraWOC

极评测 2025-04-16 21:43:15

RTX 50系列显卡在2025年1月发布后,先后带来了顶级的RTX 5090 D、RTX 5080、RTX 5070 Ti以及RTX 5070。根据英伟达之前的命名规范,“90”、“80”、“70”系列是面向顶级、高端和中高端玩家的产品,真正面向大众主流以及中端玩家的产品则是“60”系列。回顾历史,“60”系列一直以高性价比、定位精准且被玩家广泛喜爱而著称。在RTX 50时代,英伟达在“60”系列显卡上布局的两款产品GeForce RTX 5060以及GeForce RTX 5060 Ti,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其中,RTX 5060 Ti在4月16日会抢先解禁,我们也收到了来自AIC七彩虹的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以及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两款产品,并对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进行了详细测试。那么,RTX 5060 Ti的性能究竟如何呢?让我们进入正文,一起来详细解读一下。

GeForce RTX 5060 Ti:面向2K分辨率和中端玩家

和之前所有发布的RTX 50系列显卡一样,英伟达在显卡整体性能解禁之前就公布了整个RTX 5060系列的所有信息,所有用户都可以在英伟达官网上查询到这些内容。我们将这些信息截图如下:

从技术特性来说,所有RTX 50系列已发布的显卡是完全一致的,比如全部采用了TSMC 4N工艺,采用了Blackwell架构,拥有第五代、支持FP4的张量核心以及第四代光线追踪核心,支持DLSS 4、支持Reflex 2等,支持AI加强的Shader以及支持GDDR7显存、支持PCIe 5.0等,由于整体技术架构一致性非常高,因此如果想了解Blackwell架构以及DLSS 4等技术信息的用户。

RTX 5060 Ti采用的是GB206核心,核心代号为GB206-300-A1,GB206核心包含了4608个CUDA Core,RTX 5060 Ti将开启所有的流处理器。相比之下RTX 5060则关闭了大约8个TPC使得流处理器数量下降至3840个。

相比RTX 4060系列,RTX 5060的最大变化在于架构更新至Blackwell、流处理器数量增加以及最重要的显存带宽大幅度提升。RTX 5060的两款显卡采用了全新的128bit GDDR7显存控制器,搭配28Gbps的GDDR 7显存,总计可以带来448GB/s的显存带宽(上代RTX 4060系列仅为272GB/s)。

显存容量方面,英伟达还为RTX 5060 Ti提供了16GB和8GB两种显存规格,RTX 5060只有8GB。从目前AI计算的热潮来看,可能有不少玩家会选择16GB的RTX 5060 Ti来组件自己的AI计算系统,毕竟32GB显存就有望运行32b参数且使用int 4蒸馏的DeepSeek R1模型,如果是3张~4张RTX 5060 Ti运行70b的模型也不在话下,如果价格合适,这可能是AI用户最喜欢的GPU配置之一了。

由于整体芯片规格较小,因此RTX 5060系列的功耗也随之降低了不少。英伟达官方数据显示RTX 5060 Ti的功耗为180W,600W的电源即可轻松带动。RTX 5060的功耗为145W,只需要550W的电源。在供电接口方面,英伟达没有强制要求厂商必须采用支持PCIe 5.0的新型接口,只需要传统的单8pin接口即可,这对很多从RTX 20甚至GTX系列显卡升级上来的用户来说是非常方便的。比如我们手上的两款七彩虹iGame系列RTX 5060 Ti都采用的是8pin接口。

这部分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RTX 5060 Ti面向的市场和其性能定位。显然,上代RTX 4060 Ti面向的是什么市场,本代RTX 5060 Ti也自然接替。从定位来看,RTX 5060 Ti自然是承接画质全开的前提下2K用户以及所有1080p用户的使用需求。当然游戏较老或者画质不全开的话,RTX 5060 Ti在DLSS 4支持下甚至能摸到4K分辨率的游戏需求也是很合理的。毕竟RTX 5060 Ti的显存带宽相比上代产品大幅度提升了64%,这意味着其在高分辨率下的表现也会更好。

好了,接下来让我们上手这款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显卡,来考察一下这款全新的RTX 5060 Ti 16GB产品有哪些过人之处。考虑行文和阅读方面,下文我们将简称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显卡为“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显卡”,简称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为“iGame RTX 5060 Ti Ultra三风扇显卡”。

嘻哈律动浸染文化气息: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显卡介绍

七彩虹在显卡设计上继承了近年来的大胆和前卫的风格,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显卡和iGame RTX 5060 Ti Ultra三风扇显卡,都采用白色作为基础,以大量的跳脱桃红色线段以及表面的多样化、个性化纹饰,视觉效果炫酷,非常符合当前潮流玩家视觉需求。

从产品外观来看,这两款显卡设计思路和风格基本一致,唯一的差别在于风扇数量。显然更多的风扇带来了更大的散热面积,整体散热效果和温度表现也相对更好一些。但对于机箱内部空间有限或者对小尺寸产品有钟爱的用户来说,双风扇压制RTX 5060 Ti也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双风扇产品也是本世代的主流选择之一。

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显卡外观看起来比较小巧,双风扇搭配红色线条,整体设计风格独特又吸睛。

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依旧采用了全包裹的显卡背板,并且也依旧设计了大面积的镂空用于热空气直接透出,不过由于整个显卡尺寸较小,因此镂空面积也有相应缩减。在背板的设计上,七彩虹依旧采用了亮眼的红色和大面积涂鸦设计,整体设计风格一致。

在显卡顶部,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采用了名为GRAFFITI涂鸦的RGB灯光,动感流畅的涂鸦字体搭配RGB灯光,非常有趣。

在显卡的外观细节上,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点缀了不少特殊视觉效果的点缀,整体动感十足。

在风扇和散热器设计上,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采用了七彩虹本代特有的环形风扇,搭配90mm特殊设计的扇叶以及尾部相连的设计,带来了非常出色的风压和噪音控制表现等。

在显卡散热设计上,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依旧采用了七彩虹一直以来的“夹心饼干”方案,也就是前后背板、风扇框架包夹了PCB和导热鳍片,带来了出色的散热效果。

虽然整个RTX 5060 Ti核心的功耗不高,但是七彩虹还采用了规模较大的散热模块进行压制。整个散热模块采用了3个6mm的热管,搭配大面积鳍片以及回流焊方案,同时散热模块底座同时带来了显存、GPU核心以及供电部分的散热,确保显卡长期稳定运行。

显卡接口依旧设计了3个DP 2.1b搭配1个HDMI 2.1b的设计,同时七彩虹iGame系列独有的一键超频按键非常显眼,按下后频率会有小幅度提升。

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的整体规格如上图,目前我们测试的是16GB版本。

另一款显卡也就是iGame RTX 5060 Ti Ultra三风扇的整体设计风格和理念与上文的双风扇版本基本一致,比较显著的差异在于多了一个90mm风扇,以及采用了4根6mm的热管设计等。在此我们就不多介绍了,仅以美图欣赏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另外,再附上iGame RTX 5060 Ti Ultra三风扇的规格,和双风扇版本除了风扇数量外,其余基本一致。

软件系统大升级!AI桌宠“柒小希”让你游戏不寂寞

如果说哪一个品牌在硬件搭配软件调整、控制方面做的比较好的话,七彩虹iGame系列一定不能错过。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iGame Center软件的强大功能,这一次,七彩虹又将iGame Center软件进行了大升级,引入了AI加持的桌宠“柒小希”,并带来了很多独特的功能。

七彩虹官方信息显示,本次引入的品牌代言人柒小希并不像之前一些品牌形象或者品牌玩偶那样,只是存在于宣传画报或者产品手册上。本次柒小希会伴随着iGame Center自在星球软件,以桌宠的形式来到我们的电脑中,并借助AI大模型,帮我们执行很多功能。

为了让柒小希更为灵活可爱,七彩虹还设计了大量的动作和内容,整体风格看起来动感十足,非常讨人喜欢。

我们也下载并安装了新版的iGame Center软件。

打开软件,依旧是熟悉的界面,不过七彩虹显然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比如加入了算力测试、温度直观显示灯内容。

在硬件调控界面,七彩虹目前显卡、主板、内存整体的灯光都可以实现联动,提供了多样化的风格和选择,非常方便玩家操作。

为了让玩家更清晰的了解配置装备、选择的过程,七彩虹还上线了3D电竞房,点击上方的Banner条,就可以跳转网页进入在线的3D DIY过程。

在整个DIY过程中,不但可以看到整个设备安装的3D过程,边上还会呈现价格和性能分数,相当直观也非常有趣。

我们再来体验一下AI助手也就是柒小希。在下载了AI助手后,柒小希可以启动并以3D人物的方式呈现在桌面上。

用户可以启动探险模式或者安静模式等各种模式,让柒小希执行不同任务,并给柒小希不同反馈信息。比如在这里柒小希建议你用游戏的方式合成蛋挞。

除了上述简单的内容外,由于AI模型的加入,柒小希还能够实现大量的功能对话,比如整机数据、游戏状态、灯光控制以及风扇转速调节等,柒小希都可以很好的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的操作,使得很多专业化的事情让AI代为完成,使得玩家使用更为方便了,易用性大幅度提升。

本次七彩虹针对iGame Center以及AI桌宠的引入,让我们看到了七彩虹iGame在软件尤其是整个生态系统建立方面的努力。iGame Center软件在之前就被很多玩家夸赞,整体易用性非常好,也很实用。在本次升级加入了AI桌宠柒小希后,整个iGame Center有望成为很多玩家伙伴或者是软件存在的另一种形态,这不但方便了玩家使用,也带来了新的交互空间,七彩虹的创意还是非常令人称赞的。

DLSS 4加持的2K游戏王者!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实战游戏!

为了更清晰的展示RTX 5060 Ti的性能,我们利用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搭建了测试平台如下:

在显卡介绍完之后,我们接下来还是进入测试环境。

测试显卡: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

处理器:AMD锐龙7 9800X3D

主板:七彩虹CVN X870 ARK FROZEN

内存:iGame影DDR5 6400 C28 16GB×2

电源:鑫谷无界M650W 冰山版

机箱:iGame C25H Ultra Z

水冷散热器:iGame LQ360 Ultra W 2025

机箱风扇:iGame F12025 ARGB Ultra W×1/iGame F12025 ARGB Ultra LITE×3/iGame F12025D ARGB Ultra LITE ×3

操作系统:Windows 11 24H2

驱动程序:NVIDIA GameReady 575.94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测试,七彩虹提供了一套iGame Ultra Family的全家桶。延伸了RTX 50 Ultra系列的“嘻哈律动”风格。从我们最终搭建的情况来看,相比玩家各自DIY后拼凑的产品,iGame Ultra Family 在整体设备外观设计一致性上、灯光系统以及整体兼容性、性能表现上都比传统的DIY零配件组装要更为出色。

这款以“嘻哈律动”为设计主题的主机,外观和内饰设计风格的一致性以及灯光表现、整体内景搭配等,都不是传统DIY散装件可以比拟的。尤其是在灯光同步控制、配件和整机外观匹配方面更为出色,很值得对设备外观和房间搭配有需求的DIY玩家选择,也很值得推荐。

在系统搭建完成后,首先奉上整个系统的CPU-Z截图信息。

接下来,我们首先进行的是DLSS 4的测试,这一次测试的项目不再是大家的老熟人《赛博朋克2077》,而是更换为《黑神话:悟空》的DLSS 4版本。

画质方面,《黑神话:悟空》并未像其它升级了DLSS 4的游戏那样,提供不同模型供玩家选择,比如CNN模型或者Transformer模型的选项,但是在DLSS 4之后,游戏应该全部改用了Transformer模型,整体画质表现,尤其是边缘、半透明等画面表现应该有比较显著的提升。

我们可以看到,在更新了新版本游戏后,《黑神话:悟空》支持了DLSS 4,目前已经在帧生成选项中,可以开启多帧生成的内容了。整个测试的成绩制作成表格如上。

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出,在DLSS 4相关技术开启后,《黑神话:悟空》中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能够在2K分辨率下,最高画质下,带来高达117帧的游戏实测表现,完全可以流畅运行2K分辨率游戏,整体表现令人满意。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的测试我们选择的画质缩放比率为60%,如果进一步降低至40%,也能够在维持较高的画质的同时带来更高的帧率。此外,在其他的游戏中,DLSS 4的表现也令人满意,比如《霍格沃茨之遗》最高超过200帧、《赛博朋克2077》最高超过150帧,要知道这是2K最高画质的结果,这说明DLSS 4即使在中端显卡上,也非常值得尝试。

除了上述测试之外,我们还对比了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和RTX 4060 Ti 16GB的综合性能,由于项目较多,我们列表如下:

总的来看,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的性能相比RTX 4060 Ti 16GB,在2K和1K分辨率下,考虑综合测试和光栅化测试,快了大概20%左右,这也和RTX 5060 Ti的整体定位是相符的。

结合我们之前的测试结果,我们将RTX 5060 Ti放在这个性能指数图中,RTX 5060 Ti综合性能大概是RTX 5070的70%左右,大概是RTX 4070的93%左右。

另外,由于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自带超频按键,我们也在按下超频按键后,测试了显卡的3DMARK TimeSpy成绩,相比之前的15924,超频后提升到了16154分,提升了1.4%。考虑到这款显卡强悍的用料和散热,手动超频空间应该更大。

在测试的最后,我们还使用Furmark进行了拷机测试。从测试来看,这款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显卡的最高温度大概在65摄氏度左右,整体温度表现很稳定,噪音也很小,符合七彩虹显卡一贯的高品质、强悍散热定位。

为中端玩家定制的高性价比DLSS 4显卡: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

本次测试到这里就结束了,从测试来看,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显卡强悍的性能表现和出色的温度、功耗以及优秀的外观、扎实的用料,不愧为转为中端玩家定制的高性价比DLSS 4显卡。

它的整体性能相比RTX 4060 Ti领先了大概20%,在2K和1K分辨率下表现很出色,搭配DLSS 4甚至能够极为流畅运行2K分辨率下大量特效全开的3A大作,这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要知道RTX 4060 Ti也仅仅称之为2K分辨率“守门员”,要想真的畅玩还得RTX 4070出马,没想到凭借RTX 5060 Ti在核心架构、GPU规格尤其是GDDR7显存上的升级,2K分辨率3A大作终于开始让三四千元级别的中端显卡可以轻松畅玩了,技术的进步值得欣喜。

如果你是一个主流玩家,在2K分辨率下也想畅玩目前的3A主流大作,那么我们认为RTX 5060 Ti尤其是这款iGame RTX 5060 Ti Ultra双风扇显卡以及iGame RTX 5060 Ti Ultra三风扇显卡都是很不错的选择。目前这款显卡的已经正式上市,新装机和更新换代显卡的用户,可以抓紧时间冲一波了,强烈推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