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WTT仁川冠军赛的硝烟刚刚燃起,首日的比赛就爆出冷门,世界排名第六的法国选手小勒布伦竟然不敌韩国老将李尚洙,止步首轮。
更令人惊讶的是,小勒布伦并非个例,在首轮出局的十三名选手中,有多达七位是非主流打法选手,这无疑引发了人们对于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
首日比赛共有二十六名选手捉对厮杀,最终十三人成功晋级,而另外十三人则遗憾告别赛场。
值得注意的是,晋级名单中几乎全是清一色的横拍两面反胶打法选手,仅有一位例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局选手中非主流打法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七位出局的非主流打法选手中,小勒布伦的失利无疑最令人意外。
这位采用直拍两面反胶打法的法国名将,竟然以2-3的比分不敌韩国老将李尚洙,爆出了本次比赛的一大冷门。
与小勒布伦采用相同打法的中国选手薛飞同样未能幸免,以1-3的比分负于中国台北选手林昀儒,同样止步首轮。
削球打法在本次比赛中也遭遇了滑铁卢。
韩国削球名将徐孝元1-3不敌中国澳门选手朱雨玲,德国削球手韩莹则以更干脆的0-3败给奥地利选手波尔卡诺娃,两位削球高手均未能突破首轮关。
采用横拍颗粒进攻打法的选手同样表现不佳。
澳大利亚选手刘杨子(生胶)0-3不敌韩国选手朱芊曦,印度名将巴特拉(长胶)1-3输给中国小将钱天一,两位横拍颗粒进攻选手均未能取得开门红。
首日比赛中,唯一一位突围成功的非主流打法选手是日本的伊藤美诚(横拍生胶)。
她在与德国老将单晓娜(直拍正胶)的比赛中苦战五局,最终以3-2险胜。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比赛是两位非主流打法选手之间的对决,伊藤美诚的胜利更像是“非主流内战”的胜利,并不能完全代表非主流打法对主流打法的优势。
横拍两面反胶打法目前在乒坛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无论是专业选手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广泛采用这种打法。
其攻守兼备的特点使其成为乒乓球运动的主流。
相比之下,直拍、正胶、生胶、长胶、防弧胶等非主流打法则逐渐被边缘化。
虽然非主流打法选手偶尔也能爆冷战胜横拍两面反胶高手,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无论是从人数还是战绩来看,非主流打法目前都处于劣势,只能依靠少数天才选手苦苦支撑。
本次WTT仁川冠军赛首日的比赛结果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首轮比赛形势严峻,但仍有三位非主流打法选手尚未出局。
德国选手邱党(直拍两面反胶)将迎战日本小将松岛辉空,池旼亨(横拍长胶)将对阵荷兰选手伊尔兰德,阿库拉(横拍长胶)则将挑战中国选手蒯曼。
他们的表现如何,能否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突出重围,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非主流打法的未来在哪里?
它们能否在横拍两面反胶的“围剿”下找到生存空间?
这不仅是几位尚未出局的非主流选手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关注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非主流打法或许需要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乒坛占据一席之地。
那么,你认为非主流打法该如何发展才能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