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一段诺奖获奖感言,掀起众怒,他两句话回应打脸网友

妙笔生辉者 2024-09-24 17:33:06

2012年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发表的一段演讲掀起众怒,只因他在面对众多西方面孔时,一不扬我国威,二不传我文化,全程只讲几十年前山野农民做过的“丑事”。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儿。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儿,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视频传回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许多人怒骂莫言胡编乱造,故意在西方人面前丢中国人的脸。但是你敢相信吗?他的演讲中所说的,只不过是他亲身经历的真实苦难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件。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一户贫农家庭的他,打小没过过一天好日子,长到六七岁都不知饱腹是何滋味。即便穷成这样,他也没有长歪,只因他那身为木匠的爷爷一身正气。

那时家家户户都要上交公粮,村里人出于私心,经常在公粮里掺假混数,唯独他爷爷次次保质保量。有爷爷的言传身教,他那身为会计的父亲也刚正不阿。12那年莫言饿得不行,壮着胆子拔了一根生产队的萝卜充饥。他父亲知道后,逮住他一顿毒打,边打边说,我们莫家祖祖辈辈绝不干偷鸡摸狗的事。如果说父辈教会了莫言正直与诚实,那么莫言的母亲则赋予了他善良的底色。

童年的莫言因长相奇特被同学孤立嘲笑,他哭着回家找母亲倾诉,他的母亲柔声宽慰道,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也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短短两句话,却瞬间抚平莫言的愤懑与委屈。母爱的柔情,让莫言后来即便因那段动荡岁月而不幸失学,被迫曝光着参加一些不应该是孩子参加的劳动,他的内心也始终留有一片温暖的净土。

1976年正在高密棉油厂做工的莫言,迎来生命第一个转折点,他被告知可以参军入伍,离开贫瘠的故乡。告别时他的父亲告诫他为人要谦逊,切莫太张狂,他的母亲则把全家三天的口粮偷偷塞进他的背包里,不住地叮嘱他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他恪守父母的忠告,在部队多读书、多看报,少说大话,多写材料。

几年的勤奋积累,加上与生俱来的文学才华,让莫言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犹如开挂般突飞猛进,陆续写出《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型》等注定载入文史的佳作,多次斩获茅盾文学奖、百花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含金量极高的文学奖项,但这还远远不是莫言的巅峰。

2009年一部《蛙》横空出世,不但再度夺得茅盾文学奖,还一举摘下诺贝尔文学奖,这本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谁知他的一番获奖感言,却让网友掀起一场骂战,面对蜂拥而来的质疑,莫言只淡淡的说道,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永远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成分。因为好的文学作品,我想它肯定是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就是它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应该是真实的反映了,尤其是真实的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这种生活面貌。

这还没完,随后他又强调,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坚定不移,刚正不阿,这既是莫言的家风,也是莫言的本色,也许这才是他的《蛙》能开创文坛历史,率先夺得诺奖的根本原因。莫言用直言不讳的笔触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而残酷的过往世界,大胆揭露人性的光明与灰暗,让你看的欲罢不能的。同时也启发你去思考时代与命运的内在联系。它是莫言的巅峰之作,更是文坛的定坛神针。

读完你对眼前的生活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该怎样正确对面人生。正如莫言本人所说,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的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希望你们能够改变对我的看法,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1 阅读:126
评论列表
  • 粗人 13
    2024-09-24 19:37

    只有这类描述自己国家愚昧落后的文学作品,才能在西方获奖,苏联几位获得国际文学奖的作家也是如此。同样是叙述贫苦生活的路遥,李准等励志文学,根本不可能获得西方的青睐。道理大家都懂的。

    flebote 回复:
    反过来,这样的作家在国内能获大奖吗?
  • 2024-09-24 19:04

    他说自己的事,自己没觉得怎样,反倒国人觉得丢脸,真是奇了大葩

  • 2024-09-24 23:44

    既得利益和他们的家属配称个鸡毛众怒?冲其量是大点团伙寄生虫。

  • 2024-10-06 08:42

    不要再给莫狗洗白了,有人调查过了,他说他母亲被打一事,就是他瞎编的,不存在的事情。

妙笔生辉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