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瓦之战:太平洋战场最血腥的实验课(一)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5-23 07:57:06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环礁

从洋流、沙滩到热带丛林和疾病,再到鲜为人知的土著民族,这一切都使得太平洋战区充满了异国情调。但是在旖旎的热带风光背后,环境和气候所带来的危险,可是要远比大西洋或者地中海战区多多了。

尼米兹和麦克阿瑟都想成为第一个踏上日本本土的美国将军,但两人选择的进攻路线却完全不一样——尼米兹率领的太平洋舰队从中太平洋发动进攻,而麦克阿瑟则是努力攀登“所罗门群岛的台阶”,最终重回菲律宾。

和南太平洋海域多山而且丛林密布的所罗门群岛相比,典型的中太平洋上的“岛屿”低矮、平坦并且植被稀疏——最低矮的珊瑚岛仅仅比海平面高出了1-2米。

通常情况下,这里的岛屿是一种被称为环礁的地质构造的组成部分——它往往由海底死火山顶 部的珊瑚岩堆积而形成。

环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有圆形、马蹄形或三角形,它们在海面上分隔出一个个潟湖,往往只留下了一个或者两个天然的狭窄水道和大洋连通。在环礁的边缘,一丛丛珊瑚礁探出海面,组成了一连串微小的岛屿。上面稀疏地生长着椰子树,除此之外,也别指望还能找到什么了。

这就是塔拉瓦环礁,这个角度可以很明显地看见环礁和潟湖。

一座大型环礁可能会长达数十公里,而小型环礁也就和个大型运动场差不多;在美国海军和海军航空兵眼里,环礁无疑是个非常诱人的目标:

平坦的地形可以改造成优良的野战机场,周围还有取之不尽的珊瑚礁作为建造跑道的原料。潟湖被环礁环绕,形成了天然的优质舰只停泊锚地;不仅如此,大型的潟湖还可以成为舰队最适合的进攻基地。

但是对于进攻的地面部队而言,环礁争夺战就意味着无尽的麻烦和困难:

海面下,暗礁环伺,而且是遍布岛屿四周的,乘坐登陆艇进攻,就要冒着撞毁在暗礁上的风险;而更多的危险来自于地形,一旦岛屿上有强大的守军,进攻的一方就得浴血强攻了。因为平坦、狭小的岛屿上既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迂回,也不可能找到树林、灌木丛或者小土堆来掩护自己。

进攻者的身后是环礁和大海,正面是躲在掩体里面的敌人,身边只有一群同样处境的难兄难弟。

1943年的夏天,尼米兹将军制定了从中太平洋直扑日本的计划后,马绍尔群岛中的夸贾林环礁,显而易见成为了他的首要目标。

日本防卫圈上的各个岛屿要塞,塔拉瓦位于右下方。

日本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以托管的形式统治着马绍尔群岛;他们早已将16平方公里的夸贾林环礁,和它所环绕的世界上最大的环礁湖,修建成了一个主要的海空军基地。

但是美国海军在进攻马绍尔群岛之前,必须先拿下吉尔伯特群岛——一个位于马绍尔群岛东南800公里的岛群——不这么做的话,美国的进攻舰队将会腹背受敌。

日本占领的是吉尔伯特群岛中两个较大的环礁——马金和塔拉瓦。这两处环礁战略位置优越,既充当了马绍尔群岛东面的前哨基地,也是插入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之间的一根尖刺。所以,美国人也很清楚,日本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这里的。

空中的侦察表明,日本人似乎将马金环礁改成了一个水上飞机基地,防守的兵力没有多少;但是塔拉瓦环礁无疑是由重兵把守的,日本人把最大的岛屿贝蒂欧打造成了太平洋上最坚固的堡垒之一:

用沙子和棕榈木覆盖的混凝土掩体、碉堡以及壕沟组成的网络,守护着后方一条长约1200米的简易机场,南、北、西三个方向都架设着127mm到203mm不等口径的岸炮。

在璀璨的蓝色透明的潟湖岸边,宽达1公里的珊瑚礁环绕着贝蒂欧岛,让它易守难攻。除此之外,整座岛屿上都遍布着各种障碍物:椰子树干建造的海堤、铁丝网挡板、反坦克壕沟和在海浪中忽隐忽现的混凝土四面体。

打算进攻的美军缺少吉尔伯特群岛的精确海图和水文表。他们所能够找到的信息,有相当一部分是上个世纪甚至18世纪遗留下来的。尽管考虑过派出侦察队进行勘测,但是因为担心打草惊蛇,这个计划被叫停了。

通过询问原来居住在吉尔伯特群岛上的英国人,指挥登陆作战的特纳和史密斯将军得知了一个很不妙的消息:高潮时,登陆艇是可以越过珊瑚礁的;但是制定好的进攻时间恰逢低潮,这时的水位将降至最低。这意味着陆战队员们将不得不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在礁石边缘或着距离贝蒂欧岛北岸约800米的地方下船涉水上岸。

一直在为直接进攻防守严密的岛屿进行训练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似乎急于向所有人证明:两栖部队的正面攻击可以将固若金汤的小岛拿下。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塔拉瓦的挑战性也太过艰巨了:

最大的贝蒂欧岛长度只有3公里,最宽的地方不到900米,这直接干掉了部队任何迂回进攻的可能性;登陆部队最开始肯定会被封锁在一条狭长的海滩上;同时由于战场非常狭窄,来自海军和航空兵的支援炮火对敌人和自己人都会同样致命。

战斗前,一名海军情报官用模型向基层军官讲解火力点分布。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攻击塔拉瓦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行动,而且付出的代价也可能非常高昂。但所有人都不曾料到,在这个巴掌大的小岛上发生的战斗,注定要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的战役之一而被载入史册。美国人用生命支付的昂贵代价不仅震撼了大后方的人们,更是极大地震撼了行动的制定者们:

“牢记塔拉瓦!”——塔拉瓦的失误和教训,一直警醒着后来太平洋战场上的每次登陆作战。

贝蒂欧

构成塔拉瓦环礁的47座岛屿中,只有最大的贝蒂欧岛才有资格被视为美军的目标。在战役打响之前,日本和美国的将领都发出了豪迈的宣言:

“100万人花100年也别想拿下塔拉瓦”——这是率领着2600余名精锐日军守卫贝蒂欧岛的日本指挥官柴崎惠次海军少将的豪言壮语——他的战术很简单:“守卫所有关键地区直至最后一人,在岸边就把敌人全部消灭。”(注:岛上日本守军总数约5000人。)

“先生们,我们不是压制火力,我们也不是破坏,我们是要消灭贝蒂欧岛上的防御工事!”——这是指挥炮击舰队的霍华德·金曼少将对即将登陆作战的陆战二师的“承诺”。

随后的战斗,充分证明了两位将军的承诺纯属虚构。可是在开战之前,他们的确有充分的理由来大吹大擂。

战斗爆发前,1000名日本建筑工人和1200名朝鲜劳工已经成功地将贝蒂欧岛打造成了世界上同等规模条件下的最强防御堡垒:

14门岸防炮严密守卫着海岸线——其中四门是二战前从英国采购的203mm口径的速射岸防炮。超过40个炮兵阵地被密集地部署在岛上的各个战略要点,混凝土掩体内的炮口对准了每一条道路和每一处海滩,构成了一道毁灭屏障。

贝蒂欧的火力点分布图,中间就是著名的长堤,深色三角形是机场。

1.2米高的椰子树干防波堤的后面,至少有100挺机枪瞄准着每一个试图靠近并翻越防波堤的人员和船只。

岛上的每一个碉堡都是一个小型要塞,那些劳工在珊瑚沙滩上掏出一个很深的洞穴,然后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碉堡的顶部还覆盖上了厚厚的椰子树干和珊瑚沙;这种半圆形的掩体,在空中侦察时几乎和周围的沙滩融为一体,很难被分辨出来。

柴崎少将本人的指挥所更是坚固无比:厚达2米多的钢筋混凝土墙壁和屋顶,即便被战舰的重炮直接命中,也很难撕开这层乌龟壳。

岛上的防御工事是如此充足,足以在遭到攻击时容纳所有守军,而这些大型地下防空设施是用壕沟和隧道交织而成的地下网络连接的,因此日本士兵可以在掩护下快速到达射击位置。

而最让柴崎少将安心的,就是遍布岛屿四周的暗礁了,这些暗礁在水下延绵了大约1公里。在靠海的一面,暗礁被有选择的挖掘并改造,混凝土棱锥被安放在浅水里,固定着密布的铁丝网——这些预先设计好的通道将把进攻的美军士兵聚拢到机枪枪口下面。

尽管知道有这些天然的或者人工的障碍,金曼少将同样对自己手头的火力信心十足:

贝蒂欧岛即将遭受的来自空中和海面上的炮火打击规模,在现代战争史还是头一次。从登陆行动几天前开始,B-24解放者轰炸机群将从位于埃利斯群岛的机场上起飞,持续猛烈空袭这座岛屿,而且水平轰炸会一直持续到攻击开始前的时刻。

登陆前半小时,担任炮击任务的“田纳西”号、“马里兰”号和“科罗拉多”号战列舰,将率领五艘巡洋舰和九艘驱逐舰,对着岛上倾泻超过3000吨的重磅炮弹——平均每亩土地都可以分到超过1.5吨的高爆炸药。

与此同时,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从“埃塞克斯”号、“邦克山”号和“独立”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继续轰炸目标;在这么强大火力的冲击下,没有任何人可以活下来——至少海军的炮手都是这样认为的。

被轰炸的日军码头

而更加让美军指挥官们困扰的,还是塔拉瓦那捉摸不定的潮涨潮落,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数据,而“使用的登陆艇的吃水有3英尺半,如果潮水只有3英尺深,那么登陆艇将搁浅,士兵们就只能涉水走过几百米才能上岸。”

最终,战役的策划者们选择相信潮水的深度会达到5英尺——这也将带来最为惨烈的后果。

陆战二师的指挥官朱利安·史密斯将军无法将部队的命运押在不靠谱的潮水上,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从美国本土火速运来了50辆两栖登陆车,现在,部队手头一共有125辆这种怪模怪样的轻装甲车辆了——但只够运送第一批登陆部队的1/3。后继的弹药补给和支援部队登陆,仍旧只能乘坐希金斯登陆艇。

在奔赴塔拉瓦的途中,攻击部队指挥官戴维·肖普上校不无忧虑地吐露到,如果“希金斯”登陆艇 登陆失败的话,“我们将要么被迫冒着被机关枪扫射的危险涉水上岸,要么依靠这么几辆两栖车在海滩和珊瑚礁的尽头穿梭往返运输”。

登陆

登陆行动计划在早晨8点开始。陆战队员们凌晨3点就被叫醒了,他们享受到了登陆日的传统早晨——牛排加鸡蛋——随后,这些小伙子们背上装备,准备登上登陆艇,许多人饶有兴趣地想看看海军的大炮是如何“将小岛炸上天的”。

海军和航空兵的表演没有让人失望:巨舰炮口的火光照亮了附近的海面,炮弹发出了货运列车那样的尖厉呼啸声,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明亮的弧线。贝蒂欧岛上火光冲天,熊熊燃起的火焰直冲到1-200米的高空。密集爆炸的炮弹迸发出的白色光芒,将岛屿附近映照得如同白昼。

炮击一停止,一连串的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就再度用炸弹和机炮反复蹂躏这片狭长的,光秃秃的土地,地面上到处是焦黑的弹坑,几颗幸存下来的椰子树倔强地站立着。

此时,第一批登陆部队早已经“装船”了,数百艘登陆艇和两栖车在巨浪里颠簸,载具里面的士兵和装备被海浪浇得透湿,晕船的士兵抱着垃圾桶呕吐不止——在漫长的等待中,所有人都被折腾得精疲力尽。但是看到飞机和舰炮打击的效果后,他们又感到信心十足。

第一波次冲滩的两栖车(老照片上色)

一名戴着防水手表的海军陆战队员一秒一秒地报数直到一分钟,他身边的人则在数齐射(对,不是炮弹爆炸而是齐射)的次数,在一分钟远没有结束前,他们就已经数过100了。看到汹涌的火焰和浓烟,一名二等兵说:“整个该死的贝蒂欧岛居然没有土崩瓦解并沉没,这真是奇 迹。”

登陆行动从一开始,精心计划的时间表就被打得稀乱了。运输舰发觉自己处于日军火炮射程之内,不得不从进攻通道里撤出来,一堆登陆艇和两栖车乱哄哄地跟在后面。当运输舰返回出发阵列线后,航母编队和战列舰的配合出现了失误:在半小时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火力来压制岛上的日军,结果,遭到岸炮轰击的运输舰不得不再次撤退。

直到早上9点,第一批登陆部队才驶离出发线。他们计划通过贝蒂欧岛北面一个约5公里宽的缺口驶入潟湖。环礁湖入口处汹涌的海浪和激流使得进入的船只颠簸难行。由于先前的耽误和环礁湖口的急流,导致先头部队的到达时间严重滞后。而此刻按照时间表提供火力掩护的军舰已经停止了炮击,飞机也都飞到了高空。

祸不单行,登陆部队的旗舰“马里兰”号上大炮开火的冲击波破坏了舰桥上位置突出的通信中心,无线电通信彻底中断。浓烟和大火笼罩住了海滩,“马里兰”号上的希尔将军慌乱地用信号灯向周围的军舰和飞机发出信号,请求他们继续提供火力掩护。但是因为视野受阻,除了已经驶入环礁湖的两艘驱逐舰,“达希尔”号和“林戈尔德”号之外,在第一攻击波上岸前18分钟,那些拥挤在两栖车里的陆战队员们没能得到其他火力掩护。

这其实是登陆贝里琉时的场景。

这两艘驱逐舰一边在环礁湖里面兜着圈子,躲避日军的岸炮火力——“林戈尔德”号早上就挨了一枚127mm的炮弹,不过伤势被控制住了——一边持续轰击着贝蒂欧岛,军舰上的炮手们目视着两栖车在密集的岸炮火力中,陆续驶向了岸边。

海军的猛烈炮击其实只压制了靠近环礁湖一侧的岛上守军,临海一面的守军安然无恙,在柴崎的命令下,部队被紧急调动到了登陆区一线,炮击虽然破坏了日军的通信线路,但是大部分的武器却没有损坏,现在,这些精锐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员打算将美国同行通通消灭在岸边。(注1)

当两栖车距离岸边大约2500米时,日军开炮了,一根根白色的水柱在两栖车旁边炸开;当美军行驶到距离岸边大约1800米后,岛上的小口径战防炮和大口径机枪开始射击。一名士兵在船首探头张望了一下,但他选择的时机实在太糟糕了——他刚一伸头,一枚37毫米的炮弹就击中了船头——“爆炸的冲击力把他整个人甩到了船尾,他的鲜血和脑浆洒了左舷其他人一身。”

第一波次的船只大都朝着“红一”滩头前进,那里位于码头和岛屿西北角之间的海湾里。由于海岸线参差不齐,它们在前往“红一”滩的路上遭遇了口径不同的各种武器的密集射击。在蹒跚着爬上岸边崎岖的暗礁区后,两栖车恰好陷入了岛上所有枪炮构成的交叉火力网。

来自奥奈达部落的印第安人二等兵纽曼·贝尔德是第一波次中一辆两栖车的机枪射手。“他们击毁我左右两边的登陆艇,”他回忆道,“一辆两栖车被击中,停了下来,并突然起火,里面跳出来的人像燃烧的火炬…… 我们的艇抛锚了,他们从地狱一样的碉堡向我们射击……我抓住我的卡宾枪和弹药盒,躲过两个家伙的射击,把手在旁边一撑以使自己翻身滚入水中……25个人中只有一半人和我活着离开了船只。”

这些逃出车辆的士兵里,只有贝尔德和另外三个人活着爬到了岛上。

随着车辆靠近岸边,战壕和碉堡中的机枪手和步枪手也纷纷开火,迫击炮弹在头顶炸开,整车的士兵都处在榴霰弹片的阵雨中。很多两栖车被日军的炮火击中油箱而爆炸。一些车辆的驾驶员中弹身亡,车辆便不受控制地乱跑、撞上礁石或者倾覆在水中,车上的士兵一个个非死即伤。

这些跟着士兵一起抢滩的记者也是英雄。

领头的艇长们下意识地让船转向,远离致命的枪林弹雨——要么向右,驶向岛屿最西边的绿 滩;要么向左,前往“红二”滩和长码头。许多船只最后在“红一”滩和绿滩交界的海岸上登陆。那些爬上岸的两栖车开始徒劳地试图翻越柴崎用椰子树干建造的防波堤,这也让它们再度成为了一个个靶子。

第一批出发的125辆两栖车,超过一半被日军的炮火击毁或击伤,到战斗结束时,只有约20辆还能够正常工作。

第一批登陆的两栖车中,有一辆被车上的士兵起了个“老夫人”的绰号,前棒球运动员约翰·约瑟夫·斯皮莱尔下士就在这辆车上,因为出色的投掷和防守能力,他在战前就已经被两支美国全国棒球协会球队重点关注了。

当“老夫人”隆隆作响地驶到海堤时,日军的一枚枚手榴弹被扔进了车内。斯皮莱尔下士开始了他疯狂而出色的表演:

他先是拾起在甲板上像滚地球一样的第一颗手榴弹,把它扔了回去;然后在空中接住了第二颗,将它远远地抛到了车外;然后斯皮莱尔接下了第三颗、第四颗、第五颗手榴弹,并将它们一一扔回了日军的阵地,在日军惊恐的尖叫声中,车上的20名士兵趁机从“老夫人”的两侧翻出车厢,冲上了海堤。

吸取了教训的日军拖延了几秒后,投过来了第六枚手榴弹,它直接在斯皮莱尔的右手上爆炸了,随行的军医当即给他截了肢——下士的战争和棒球事业同时结束了。

第一批登岛的陆战队员们大部分抵达了防波堤,当几名勇敢的士兵越过防波堤被打死后,剩下的人不得不借助海堤躲避炮火,孤立无援的陆战队员们只能蜷缩在海堤下,等待着后继的坦克、空中支援和救兵。。。

(待续)

后继的登陆艇全挤在了一起。。。

注1:这些精锐的日本守军是由2600名训练有素的老兵组成的海军特别陆战队,有时也被称为“日本海军陆战队”。他们是从两支最强的海军部队——第三特别警备队(前横须贺第六海军特别陆战队)和佐世保第七海军特别陆战队——中挑选出来的。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文章首发挑战赛##二战##军事##我要上头条##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冷知识##历史##精品长文创作季##战争#

0 阅读:6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