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能建等大型央企光伏组件集采招标相继开标,数十吉瓦的单量引起了行业较大关注,众多行业企业竞相参与角逐。从竞标情况和开标结果来看,透露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中可以开到行业大势和市场未来。
从招标量来看,N型技术可谓是一统天下,其中TOPCon组件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以9月20日开标的国家电投12.5GW招标为例,四个标段中仅有标段1给出了0.1GW的P型采购量,标段2、3的N型采购量多达11.4GW;标段4单独给出了HJT/BC组件的采购量,但仅有1GW,尚不成气候。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12.5GW光伏组件采购招标广告截图
从最终的开标结果看,TOPCon组件显示出了更高的性价比优势。HJT/BC组件整体的报价较高,在未来的项目落地执行时可能会面临困难。从项目收益率看,应用TOPCon组件的项目显著要高,TOPCon是价格与价值完美统一的最优选。
招采报价:“TOPCon的价格优势达0.1元/W
在几大电力央企的招标中,都对HJT、BC技术设立了单独标段,充分体现了对差异化技术方案的支持,这有利于光伏技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在报价中,HJT、BC整体较高,企业给的报价远远高于产品实际可带来的价值。相比之下,TOPCon的报价更加务实一些,性价比优势明显。
从市场上公开的数据来看,主推BC的企业报价在0.8元/W以上,和TOPCon价差在0.1元/W左右。个别企业报价超0.9元/W,和TOPCon价差0.2元/W左右。二三线企业BC组件报价略低,在0.75元/W以上,与TOPCon的价差预估在0.06-0.08元/W。
据智汇光伏的统计数据,在四大央企的开标结果中,平均价超过0.8元/瓦的均为BC/HJT,TOPCon产品的平均价则落在0.682-0.696元/瓦之间。也就是说,TOPCon的价格优势至少在0.1元/W左右,对终端客户明显更加友好。
实证价值:TOPCon综合发电量增益明显
对招标采购方来说,更优的投资成本、更高的发电收益,永远是组件选型和项目落地时考量的最核心指标。对比不同的技术方案可知,TOPCon是当前对客户来说收益最为可观的选择。
首先看发电量情况。今年3月,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公布了2023年度实证实验数据。结果显示,N型高效组件发电量较优,158.75mm的TOPCon相对156mm的IBC组件发电增益约2.72%。
TOPCon组件为何发电量高于BC组件?主要原因在以下几点:第一、BC组件双面率低,牺牲了背面发电;第二、BC产品目前的漏电通道较多,低辐照发电量小于TOPCon;第三、地面电站场景通常比分布式运维的更好,设计上也更加合理,BC的抗阴影价值降低。
晶科、天合则通过地面实证也发现,TOPCon组件相比BC的发电量分别要高1.71%和3.2%。从实证数据也可以看出,同功率下TOPCon组件的综合发电量要更高(详见下图)。
其次看EPC造价成本。根据主推BC产品的企业数据,BC功率提升25-30W,同装机量下组件数量减少了4-4.8%,节省了造价中的可变成本。据EPC造价成本测算,BC组件在地面电站带来的价值增益在1.5-3分/W左右。
一般情况下,多发1%的电量带来的价值大概在2.5-3分/瓦。综合发电量和EPC造价成本两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到,选用TOPCon组件收益更高。BC产品虽然在EPC造价上有微弱优势,但因发电量劣势总体收益依然比不上TOPCon组件。
价格与价值需要统一,两者背离肯定走不远。从这个角度来看,TOPCon组件是当前阶段最值得客户选择的方案。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从产品性能上为客户带来更多收益,更要在成本控制上做到最优,这是TOPCon组件备受青睐的核心。
从招投标价格看,BC的成本过高是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因此,BC技术在现阶段暂时没有办法按照度电成本最低的原则进行比选。短期内,在一些分布式场景上小批量示范性项目使用BC是不错的选择,未来需等待BC进一步优化成本后,才有望打开一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