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湖北省江汉油田公安原预审科科长徐灿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之际。他再次走访收集了1·30案件的有关资料,并对来访的同事说:“我有生之年没能看到这个案子告破,实为今生最大的遗憾。”
那么让一个预审科长在生命垂危之际说出这样的话,这个案子究竟是有多么骇人听闻,又有多么曲折离奇。竟然说出死不瞑目。
故事还要从1998年1月30日腊月23这一天说起,临近春节,神州大地喜气洋洋,鞭炮声此起彼伏,准备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湖北省江汉油田矿机研究所的张长庚一家也是这样,但是不知为何那一天他的儿子张磊到了晚上七点都还没回家,要知道平时在这个点之前他都会回家,这一下不由的让张长庚一家慌了神。这时他们还没往坏处想,不过还是急忙的出去外面寻找了起来。
在寻找的过程中有邻居和他们说,张磊下午的时候和4个小孩在周叽兴隆河大堤上玩耍,可以去那里看一下他还在不在那里玩。
张长庚跑到周叽兴隆河大堤上寻找呼喊,可是除了寒冷呼啸的北风,什么也没有。张长庚又跑到油田矿机研究所利用单位的喇叭一直播放说自己的小孩张磊出去外面玩耍,一直未归,如果有看到的请帮忙说一句或者送回来,不胜感激。
张长庚的邻居同事好友知道后也帮忙去寻找,寻找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很无奈,什么也没寻到,在那个寒冷刺骨的大冬天,他们找了一整夜,什么也没有找到,张长庚一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小孩去了哪里。
第2天一大早,一位邻居在张长庚的住所楼下发现了一只小张磊前一天穿的鞋子。邻居急忙把这只鞋子拿给张长庚,张长根发现鞋子里面竟然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儿平安,不要报案,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到扒鸡餐馆门前树下找纸条。”
这样一个绑架小孩案件,民警们还是很重视,他们在七路车车牌下提前就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绑匪出现。
可是谁知张长庚和民警在七路车车牌下等了整整一夜,绑匪也没出现,甚至布控在周边的民警们连可疑人物都没有发现过。
于是民警们让张长庚先回家,他们在这里继续守着,但谁知张长庚回到家没多久,就接到一个电话说:“你再去那个七路车站牌下面寻找纸条,纸条上有下一步的指令。”并且完全不给张长庚说话的机会,就挂断了电话。
当张长庚按照绑匪的要求再次来到七路公交车站牌,经过一番寻找,竟然真的,凭空的,诡异的找到了一张纸条,要知道这可是在民警们的布控下。他们怎么也想不通绑匪是怎么把纸条放到现场的。
可当打开纸条时,看到里面的内容时更是让警方和张长庚汗毛倒竖,不寒而栗。
上面写着:“首先,请同行的人回去,张雷在沙市,请按照我们的办法,即可见到他。带着这个纸条,到向阳一中,我们要查验放人,地点在中学对面,过马路的报纸包中。”
一句话,要钱要人,你自己看着办吧。这种敌在暗,我在明的态势,让张长庚和警方都十分被动疲惫。
此时警方不得不拿出了极大的耐心来面对这个狡猾的绑匪。警方一方面让张长庚按照绑匪的指示进行下一步活动,而他们则是藏的更加隐蔽,调查的范围更加广泛。
可是当张长庚和警方来到沙市车站。按照绑匪的要求张长庚举着纸条整整两天,都没有人上前和他攀谈,也没有人和他说过话。不知情的人可能都以为他是傻子。
警方这边也没闲着,警方不仅仅盯着沙市车站售票厅,还派人盯着飞机场,因为纸条上说要飞去广州,如果绑匪要去广州,那么必然要带着张磊一起走,届时也可以采取行动。可是警方布下的天罗地网又只网到空气。
张长庚的希望幻想一直被绑匪这样来来回回搞得一次次破灭。
这时候警方都不由得怀疑。这绑匪好像很享受这种乐趣,而且不是为了钱,因为6500块钱在那个年代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违法犯罪之后才要这么一点,还是觉得很奇怪。
果然想到什么就来什么。他们在一新地点摸出来的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内容给警方与张长庚当头一棒,上面写着:“再加1000元告诉你儿尸体的位置”。
没过几分钟,绑匪又给张长庚来电话说:“找到那张纸条了嘛?别担心,纸条上的内容只是吓唬吓唬你。如果你再让警察参与,就立刻撕票了”
张长根此时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似的,一下转悲为喜,虽然还没见到小孩,也不知道小孩的状况,但此时至少心理上得到了一点慰藉。知道小孩还是平安的。
警方也调查过绑匪的打电话,发现打来的地方都是一些公用电话打过去的,那个年代的摄像头比较少,这个证据无法获取到有用的信息。这也就导致他们不得陪绑匪一直玩着这个极度压抑的游戏。
而当他们到达绑匪指定的地点,张长庚第一时间就是先找纸条,这张纸条上面写着:“请先回家吧,明天早上六点,带2500元到向阳汽车站门口铁门外,相商具体接张雷事宜。主要从我们这方面安全考虑,请相信我们这行是守信用的”。
但是警方询问得知张长庚平时就是一老好人,在工作中也没有得罪过人,这让他们那种不好的预感始终缠绕在心头,但很无奈还得继续跟着绑匪玩这极度压抑的游戏。
当张长庚再次来到向阳汽车站铁门外的时。已经熟悉绑匪的套路的张长庚,先是在旁边寻找纸条。这张纸条上面写着: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凳下有信。
张长庚甚至以为绑匪会再次给他打电话,给他说小孩的动向,但守着电话好多天。也没接到来电,他的儿子张磊和绑匪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讯息。
1月底到2月初这段时间张长庚和警察跟随绑匪的纸条东奔西跑,他们以为再狡猾的犯罪罪犯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但无论怎么部署,怎么寻找。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一点点突破口,只留下歪歪扭扭字迹潦乱的18张纸条。
时间来到1998年2月26日,也是张磊失踪后的第27天。周叽镇的一个村名叫罗贤清在田地里给农田浇灌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孩在寒洞那里比较危险,他叫了几句,但没有回应,于是上前去查看,发现竟然是一具小孩的尸体,他赶忙打电话报警。
案情严重,立马惊动了荆州地区和湖北省两级公安。也不得不引起他们的重视,毕竟绑匪这种骇人听闻的手段,再加上对警方的与受害人的种种挑衅。
但是很无奈,受限于那个年代的刑侦技术与设备的不先进,再加上证据线索太少,这起1·30绑架杀人案,自然而然成为了悬案。
2006年湖北省公安厅对众多积案陆续重启调查,这一起十分玄乎的案件自然也提了上来。
2006年10月23日江汉市公安局重新成立了1·30专案组,重启张磊案的调查。而当年参与过张雷案的民警郑和如今是江汉市油田公安局局长,他也是此次1·30专案组组长。
他们先是去了武汉大学拜访了中文系的教授,向他们请教有关字体方面的问题。后面还到湖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拜访犯罪心理学专家,到武警中队请教文检工程师。甚至还请教了一些书法家,向他们请教一些书法方面的知识,但给到的信息都比较有限。
直到这一天油田招待所来了一辆警车,一位鹤发童颜。双目炯炯有神的老者从车上下来,此人是省厅派来的著名文检专家吴忠义。吴老也是中国第一批文检专家,吴老虽早已退休,可是省里公安机关的一声召唤,又匹马挂帅悄悄的来到了油田。有了文检专家吴老的指导,专案组可谓是如虎添翼。
听完警方人员的分析之后,吴老也开始对这18张纸条进行深入的研究。
没多久吴老就粗略的勾勒出歹徒的大致情况,他说此人应该是一名男性,并且是单独作案,虽然字迹和文笔有所不同,但仔细观看,字迹更像是同一人所为。而且此人练过字帖,他写的字大多以宋体为主,兼有草体。
特别是阅后既撕中的那个“阅”字。跟一般人的写法明显不一样,门里面的“兑”写的十分夸张,最后一笔写到门外面去了,这种在书法上叫做律动。说明此人必定是练过字帖。
“阅”这个字体的写法和绑匪的文化水平基本可以推断出此人要么有特殊的职业背景。要么是老师,要么是文秘人员,要不然就是工程技术人员这类人,需要经常写这个“阅”字。
有了吴老给的这些信息定位之后,专案组终于有了大致的方向。油田公安处处长牛俊杰说咱们就从这18张纸条开始,把油田所属各单位的档案给他查个遍。
民警们于是进入了各单位的档案室,对堆积如山的档案进行大海捞针式的排查。由于这项工作太过于庞大,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的缩小排查目标范围。
江汉油田地处于湖北省潜江市的广华镇。紧邻荆州和沙市,绑匪分别在荆州和沙市都丢下过纸条,在张磊遇害的地方丢了4次纸条,其他大都集中在向阳片区。
经过专家吴老的鉴定,认真比对,从专业的角度做出判断说:这纸条和前面18张纸条是出自同一人之手。毕竟这文绉绉的话语看着实在是太像出自一人之手。
而嫌疑人在文字里一再透露出他不低的文化水平。于是他们把目标锁定在职工大学和技工学校这两个单位。
但是一旦进入调查,又发现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因为职工大学有职工268人,在8年的时间中又陆陆续续进进出出高达240位。再加上进进出出的学生。技工学校的单位规模和情况与职工大学也基本相当,调查难度可想而知。
于是吴老让人拿来两所大学当年定制的文稿纸,通过比对发现案发使用的正是职工大学的纸张,目标又进一步缩小,基本可以锁定职工大学。
重案组的人员十分兴奋,组长郑和说:“我们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个潜伏了8年的杀人恶魔给挖出来”。
这时专案组兵分三路,一路调查职工大学现有职工,一路调查8年来调出的职工,还有一路调查当年在校的800名学生。
这天吴老也在职工大学的办公室里认真的查看着职工的登记表,其中一张登记表,他看的特别的专注,很快吴老说请调来这个人的全部档案,大家看着吴老手上举起的档案,名字裴直运。
很快就有相关人员把培裴直运的档案调了过来,但时间已晚,职工大学的同志也要下班,吴老提出把他的档案带回去,吴老,队长郑和处长牛俊杰都在研究着裴直运的档案。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吴老十分肯定笃定的说,从笔记上来看,凶犯就是这个职工,这18个纸条与技工学校那两张纸条就是他写的。
2007年7月21日抓捕行动开始。民警们穿着便衣,兵纷三路包围着裴直运的住处,因为这个案件已经过去了8年,他可能在心里早已放下这件事了,他也以为自己早已安全。所以民警们敲他门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的防备就开了门。
这时大家才看清裴之韵的真实面目,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身上没有几两肉,看着很柔弱,民警对他都还有点怀疑,是不是抓错了,因为这样一个人,怎么看也和杀人犯联系不起来。
在向阳派出所的审讯室中,郑和与牛俊杰等民警们对裴直运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审讯,裴直运呢却是一直咬紧牙关,故作镇静,且一脸无辜的说:我犯了什么罪,你们为何要抓我?你们说,只要是我做了,我一定会承认。
帽子叔叔说你做了什么自己最清楚,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们不会抓你,你主动交代对你更有利。这场审讯的时间足足持续了5天5夜。裴直运就是不说。要不然就是说不知道,不清楚。
8月1日审讯人员让裴直运抄写那18张纸条上面的字。期间裴直运还是尽量避免自己平日书写的习惯,写到那个“阅”字时,还是没能忍住平时的书写情况。“兑”勾出了门外,当他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经完了。
原来裴智运在1998年1月30日那天从老家回来。他准备乘七路车站回自己的住宿,在等车的时候,他听到周边附近有放鞭炮的声音,于是他顺着鞭炮声看过去是4个小孩子在那里玩耍,其中有一名就是张磊。
天色以晚,其他几名小孩子都回家去了,只剩下张磊一人在河堤上玩耍,裴直运凑了过去和张磊聊了起来。
裴直运立马就在心中酝酿了一个阴谋,他想要劫持这个小孩,向他父母敲诈勒索。但是张磊是一个7岁的小孩,有点懂事了,裴直运一个柔弱书生想要绑架这样一个小孩子,也不容易。
直到最后一班末班车都开走了,他还没有搞定张磊,于是邀请张磊去他家玩耍,但张磊以跟他不熟,拒绝了。于是裴直运又说我给你买鞭炮,你跟我一起回去,张磊还是拒绝不同意。
于是裴直运就说,那我和你玩转圈圈的游戏,两个人转啊转,转了很多圈,把张磊转的晕头转向。张磊一不小心摔到了河堤旁的一个污水沟中。当裴直运把张磊捞起来的时候,发现张磊张磊满脸是血,并且牙齿也掉了好几颗。并且小弟弟处也遭受到伤害。
张磊不由得疼的哭喊了起来,这一下把裴直运吓得不轻,急忙捂住张磊的嘴巴,往河堤边的稻田里跑。跑了大概300米的时候,发现张磊被捂得快不行了,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掐死了张磊。然后把张磊扔到涵洞里面去了。
之后培植运利用这18张纸条,一方面想勒索张长庚一笔钱,另一方面当他发现张长庚已经报警了以后,就到荆州沙市放纸条,目的就是为了误导警方,让他们以为是外地的团伙作案。
裴直运一个大学老师本应不差钱,为何他会做出如此禽兽的行为呢?
原来裴直运是湖南省监利县蓉城村人,家住农村,家境非常困难,他的弟弟上高中和大学都是他在供。
再加上自己结婚没多久妻子又怀孕,又要吃各种营养品,导致他严重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让他倍感压力,于是起了歪心思。
有一次学校需要推销一批皮鞋,他主动申请说自己去,但最后却没有把钱交上去,而是自己贪污了,之后不久,学校需要去北京采购一批教材,他又主动请缨,在这期间他又挪用了公款8000元。
裴直运对这种飞来横财有一种莫名的爽感,但爽过之后,又意识到自己将会陷入这种恐怕的处境中,一旦学校查起来,自己的事情难免暴露,到时面临的将会是身败名裂。
越想越怕,就开始琢磨着如何再搞一笔钱。于是他向技工学校的保卫科科长华国轩写了一封敲诈勒索信。但谁知人家当他不存在。
那一次裴直运虽然没敲诈到钱,但像是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于是在看到小张磊时萌生了一个这样可怕的念头,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这样随机的谋害小张磊。
而这18张纸条为什么出现的这样莫名其妙诡异呢?裴直运说:是自己在事先就提前放好了,一开始是为了防止不测,但是哪知最后一张纸条用完了,他也不敢去领走这6500块钱赎金。
警察为什么问他:为什么是6500块钱。
裴直运说:没想好,随便写的。
2008年4月30日案发10年后裴直运。在江汉油田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潜逃多年的日子里,他其实无时无刻不活在恐慌和焦虑之中。警方对张长庚一家也报告了这个消息。
最后再说一下裴直运家和张长庚家此事件之后的生活。
先说裴直运,他在读书时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学习能力,在大学的时候还是班级的班长,而且他除了在专业领域之外,在文学,航空,星象,字体上都有比较深的研究
他在同事眼中,学生眼中。同学眼中,一直是一个勤奋好学,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但因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导致朋友没几个。大家对他的熟悉程度也不是太深。
但是有一点他们知道,就是裴直运严重缺钱。这也是裴之韵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之一,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么优秀,为什么还会缺钱。
再说回裴直运的生活,在杀害小张磊之后,裴直运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内心既有负罪感又存在侥幸心理,他曾经一度想要调往新疆。但因放心不下父母和家人又打消了念头。
在2003年的时候与第1任妻子离了婚,关于离婚的原因,裴直运说是两人的性格相差太大,并且他认为自己的罪行迟早会被发现,早离婚就不会拖累到妻子与小孩。
他的前妻则认为是两人是经济原因导致离婚,裴直运的家庭负担太重了,裴直运的家人亲戚来的太频繁,裴直运好面子,每次来都会给他们一些物品或者金钱,这给他们的这个小家庭造成了太多不便。
并且在他们离婚的时候,裴直运还欠学校好几千块钱,以至于他们俩总是为了金钱吵个不停。
离婚后,裴直运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和打牌赌钱这两件事情上,因为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和弟弟的大学学费。
这也就导致他除了对工作认真之外,对打牌这件事也极为上心,他还成了当地的麻将高手,几乎是场场都赢钱。
后来他娶了一个来四川来的打工妹,被捕之后,裴志运还说自己积了德,做了好事。就算他被抓了,但通过婚姻已经把打工妹的户口调入到油田,还有工作也不算害人了。
在前面也说了,他在工作上也十分认真,经常加班加点完成课题研究,被捕时他还是三个课题研究组的负责人之一,而他发表的一些关于地层的论文,在油田专业里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但是他也明白自己无论再努力,如何再有作为,都无法洗刷掉他的罪恶,再加上内心的恐惧。
他学会了酗酒,据说每次都能喝一斤多,经常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甚至他还写了很多的散文和小说,装了厚厚好几册,当然他也把他的犯罪过程给写了下来,放在办公室的抽屉中。不过这个在他被捕的三年前因为害怕还是把它给烧了。
甚至也不知道是虚伪还是真的良心,裴直运说自己在八年中经常良心发现,想要给被害人张磊家里寄钱,一次都没有寄就是。
即使是在看守所中裴直运的严打举止,也无时无刻保留着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对自己之前的优越经历。辉煌经历,如数家珍。
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狭隘偏执的优越感,让他总想要投机取巧,快速致富,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就比如说他在工作的时候就挪用过两次公款,一次是买皮鞋的钱,一次是挪用采购教材的8000元。
长期以来对金钱的渴望,给他带来的不是强烈的奋斗愿望,而是多次以身试法后的不思悔改,甚至自鸣得意。这也是他犯下滔天大罪的原因吧。这也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
张长庚家则是悲惨得不能用悲惨来形容了,张长庚夫妇在失去爱子张磊两年之后,又生下一子,他们夫妻俩对这儿子格外的珍惜,看重,关心。平时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从不让他在外面玩,一放学就要立马回家。
小孩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空间。直到小孩高三那年,张长庚夫妇决定在学校旁边租一个房子,方便小孩陪读。
他们以为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定不会再重蹈之前的覆辙,但是哪知长期以来对小孩变态般的控制,让小孩没有任何自由空间,过的生活极为压抑,在高三开学的前夜,小孩子从楼上跳了下去。
这篇文章极为压抑感慨,裴直运因为一己私欲不禁毁了自己家,也把张长庚一家撕毁的支零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