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和精一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刘德龙《紫砂壶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新书分享会于南京可一书店成功举办。此次分享会邀请了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导、《紫砂壶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作者刘德龙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评审委员黄建亮,活动以“紫砂艺术”“金石学”及“文人造物”为关键词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谈,带领现场及线上直播观众一同走进紫砂艺术的深厚文化中。
新书分享会活动现场
分享会现场听众满座
活动现场,刘德龙以曼生壶为例,围绕“文人与文人壶”这一主题与黄建亮展开讨论。刘教授指出,文人造物最重要的理念是“器以载道”,文人壶作为文人创作者表达自我思想的器物,其内核是“文心”,需要文人将文化和艺术结合并赋予紫砂壶更深的文化内涵。曼生壶上的铭文体现了金石学影响下陈鸿寿的艺术取法,使茶饮上升为文化和审美的精神活动。黄先生对此表示充分认同,并提出文人壶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更是文人情怀与文化精神的象征,铭文中蕴含着文人的情感流动,陈鸿寿的内在品格使得曼生壶上的铭文充满意趣与哲思。接着刘教授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分享了本书的创作历程与初衷,其从与陶艺结缘到与热爱雅玩的朋友交游,积累下了丰富的紫砂知识。
《紫砂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书中插图
在谈及紫砂与瓷器的区别时,黄建亮提出紫砂装饰“以胚作纸,以刀代笔“的特点,同时从情感的角度表示紫砂会利用其器型特点修饰茶汤味道,相较瓷器不附着茶汤更为温润。而后两位嘉宾开始就金石学在紫砂上的运用、紫砂与瓷器的区别、曼生壶的影响展开讨论。刘德龙认为,受金石学影响,紫砂壶追求古雅之美,制度精而取法古,以古为形取古为饰,古雅制器的策略使得紫砂在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的错综中前行。此外,刘教授认为玉成窑的出现使得曼生壶由器物走向经典,这虽然是对曼生壶的模仿,但也为后世对曼生壶的认知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对象。黄先生补充谈到,曼生壶是以陈鸿寿为中心的集体创作,它的出现使得紫砂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启发了书画创作者书与器物的结合。同时,紫砂壶保留了更为内敛、沉稳的东方美学风格,瓷器则偏重于对外的传播,两者在工艺上体现了不同的美学追求。
《紫砂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分享会部分内容
在紫砂艺术的当下发展主题上,刘德龙强调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需要审慎地看待民族化,以更为宏观的国际视野包容并蓄。对紫砂等中国传统造物研究的路径需要重新关照,沿用曼生壶的创作模式并不能产生新的经典。黄建亮就当下的紫砂壶设计以及当下的紫砂艺术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需要艺术创作者们不断注入新的能量,使得紫砂发展既能在全球市场上找到新的机会,又要在文化传承中保持创新活力。
《紫砂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分享会部分内容
活动的互动环节也激发了新的灵感与期待。来自宜兴的一位与会者对曼生壶和玉成窑发展在外地的现象深有感触。她认为,外地研究者对紫砂艺术的研究与探索,为宜兴的紫砂工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她深感宜兴作为紫砂壶的发源地,应更多地举办推广关于紫砂文化的讲座,以拓宽当地紫砂手工艺者的认识。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外地研究者来到宜兴,与当地工匠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紫砂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让紫砂壶成为文化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同时两位嘉宾对于线上读者关于紫砂壶的当代创作者是否具备“以器载道”的角度、如何使创作结合当下的时代精神的提问,两位结合近现代紫砂发展与城市化、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语境的消失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下,单一的专业化知识结构限制了人们达到传统文人多样才能的掌握,追求古代文人“以器载道”并不是关键,因为当代紫砂壶创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应是对现代审美的回应与探索,需要创作者们具备敏锐的时代洞察力与创新精神。
刘德龙书法《吃墨吞花联》120cmX35cmX2
本次新书分享会在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学术探讨,更是一次思想碰撞与灵感激发的盛会,让与会者深入了解了曼生壶的金石意趣和文化底蕴,从中汲取了宝贵的启示和灵感,为紫砂艺术的爱好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更为紫砂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期待。紫砂作为江南文化品味在器物上的集中体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每一位文化学者和艺术爱好者去深入研究和品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秉持着“借古开今”的理念,在传承与创新的共同推动下,勇于实践探索,紫砂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