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姐来过双节,婆婆给她装满了后备箱,我:姐你忘记带走一个人

晓美说故事 2025-04-10 23:49:01

01

我叫王芳,今年38岁,初中学历,来自一个小县城。

结婚十年了,育有一儿一女,丈夫在县城的一家电力维修公司上班,收入还算稳定。

我自己则在镇上的一个小超市做营业员,工资不高,但胜在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和家里。

我们一家五口住在县城边缘一套老小区的两居室里,房子是我公婆早年买的,婚后我们就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

公公早些年因病去世了,婆婆身体还算硬朗,常年在家,带带孙子,做做饭,也算不上什么负担。

丈夫是家中老大,还有一个妹妹,就是我那位 大姑姐 ,比丈夫小五岁,早些年嫁去了外地。

她嫁得不错,老公在市里做点小生意,家境比我们宽裕不少。

她每年逢年过节都会回婆家,尤其是中秋、国庆这样的双节,几乎从没缺席。

每次她回来,婆婆都显得格外高兴,忙前忙后地张罗吃的喝的,还不忘给她带上一大堆东西回去。

而我,作为一个在家多年默默付出的儿媳,常常被忽视。 我不是计较的人,可是一次次的差别对待,总让人心寒。

直到去年的双节,她回来那一次,我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话:“姐,你是不是忘记带走一个人?”

她愣住了,婆婆也愣住了。而我,已经憋了十年的委屈,再也控制不住……

02

那年双节前几天,大姑姐打电话回来,说要回来住几天,顺便看看妈。

婆婆听了高兴得不得了,提前两天就开始准备各种鸡鸭鱼肉,连我上超市的班都临时请了几天假,说什么“人家姐回来一趟不容易,全家总动员热闹热闹”。

我也没说什么,该做的我都做了。买菜、洗菜、整理房间、换床单,甚至连她爱吃的藕夹、红烧肉我都提前准备好。

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我告诉自己,她是客人,回来一趟也不容易,我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可当她真正回来那天,我才发现,原来我忍的是空气,她从没把我放在眼里。

她一进门,就把自己当成了女主人。吆喝着婆婆给她倒茶,坐在沙发上翘着腿指挥我做饭。婆婆在一旁笑呵呵地说:“芳啊,姐难得回来一趟,你多干点,辛苦你了。”

我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不是滋味。饭桌上,她不断地讲她老公多能干,孩子在市重点学校读书,成绩拔尖,又说什么“妈你要是想去我那儿住几天,我随时接你过去”。

婆婆听了乐得合不拢嘴,还当着我的面说:“哎呀,还是你那边条件好,我这儿就一破小房子,没啥好留人的。”我听得心里一阵阵发凉。

吃完饭,她拍拍屁股上楼休息了,客房我早给她收拾好了。婆婆却拉着我小声说:“你把你家孩子那屋给腾一下,让你姐睡那儿,她睡得惯。”

我忍住眼泪点了点头,抱着儿子的睡袋去了客厅。夜里,我听到婆婆和大姑姐在房间里聊天,说的是我,说我“太小心眼”“不懂事”“一点都不如她嫂子”。

那一刻,我躲在黑暗的角落, 觉得自己就像个外人。

第二天,她说要去镇上的超市逛逛,婆婆立刻让我陪她一起去,说她不熟路。

我放下手头的家务,带她去了超市。

她一进门就开始疯狂采购,牛奶、零食、衣服、锅碗瓢盆,甚至还挑了个小型榨汁机。

买完后,她一脸满足地说:“这些妈给我报销了,说是补给我的。”

我点点头,替她提着袋子出了门。回到家,婆婆真的掏了钱,一句“给你姐买点东西怎么了?她嫁出去一分钱没问咱家要过”堵住了我的嘴。

第三天,她准备回去了。婆婆起了个大早,把冰箱里能拿的全都打包了,鸡鸭鱼肉、腊肠酱料一大堆塞了满满一后备箱。她看着后备箱笑得合不拢嘴,我忍不住问婆婆:“妈,那些是留着过节的吧?”

婆婆头也不回地说:“你姐难得回来一趟,带点东西怎么了?你又不是吃不起。”

我咬着牙忍了,可当她开车准备离开时,婆婆还站在门口嘱咐她路上小心,又问:“你那边要不要我过去照顾你几天?反正这边也没啥事。”

我当时就忍不住了,走过去,轻声对她说了一句:“姐,你是不是忘记带走一个人?”

她愣了一下:“谁?”

我笑着说:“妈。她心早就不在这儿了,你带走吧。”

空气突然安静了几秒。婆婆脸一下子沉了下来,大姑姐也有些尴尬地说:“你这话说的……”

我没再接话,转身回了屋。那天晚上,婆婆没有和我说一句话。后来她真的收拾了几件衣服,跟着大姑姐回了市里。

她走的那一刻,嘴里还嘟囔着:“我去她那儿住几天也好,省得在这儿看你这张苦瓜脸。”

她走后家里一下子安静了。我以为会轻松一点,可心里却空落落的。丈夫下班回家得知情况,只是淡淡地说:“妈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你别多想。”

我苦笑了一下, 十年媳妇,终究比不过亲闺女几天的热情。

婆婆走了一个月,没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大姑姐偶尔在群里发几张她和婆婆逛街的照片,配文是:“妈在我这儿挺好的,大家放心。”

我没有回应。那晚,我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夜空。突然意识到,我这十年,不是为了谁活着,而是被谁牵着鼻子过日子。 我不是不孝顺,我只是厌倦了这不被珍惜的生活。

03

婆婆最终在市里住了三个月,后来因为大姑姐孩子要期末考试需要清净,才又回来了。

她回来时,脸色不太好看,也许在那边也不是那么如意。她没有道歉,只是对我说了一句:“家里还是你做得顺手些。”

我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生活继续,日子一如既往地过着。只是从那以后,我不再事事顺从,也不再刻意讨好她。

我学会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和孩子,不再把一切寄托在别人的认可上。

家,是讲情分的地方,不是讲功劳的工厂。你付出再多,没有人珍惜,也不过是徒劳。

而我,也终于明白了一句话: 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争取来的。

我没有怨恨,只是把自己从那条看不到尽头的路上,悄悄拐了个弯。未来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不会再原路返回。

你若真心待我,我自还你温柔如初;你若将我当外人,那我也不必再作陪。

0 阅读:123
晓美说故事

晓美说故事

用心写好每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