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鲤
编辑| 小鲤
-<前言>-
韩红母亲雍西的离世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就在去年六月,她还在舞台上给观众献唱,画面温馨和谐,谁能想到,这竟成了她最后一次的演出。
韩红母亲去世后,却因为安葬的问题,惹来不少争议,要知道,韩红之前可是大好人,基本上一直都在做好事,做公益,甚至因为做公益差点倾家荡产。
那么,做这么多好事的韩红,为什么会“塌房”呢?
-<母亲的地位>-
作为一位著名的藏族女歌唱家,雍西的艺术生涯可以说是光彩夺目,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曾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演出。
在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她担任副军级文职军官,这在当时可是很高的职位了,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说起雍西的成就,就不得不提她获得的那些荣誉,文化部、总政治部的优秀演员奖、优秀表演奖,这些奖项的分量在当时可不轻。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雍西从来不会刻意炫耀这些,即便是在女儿韩红成名后的采访中,她也很少提起自己的这些荣誉。
韩红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并没有像其他明星那样发长文悼念或者大办丧事,她只是简单地表示,不设灵堂、不办仪式,一切都会按照母亲的遗愿来办。
这个决定立即引发了争议,有人说她不孝,有人说她冷血,甚至还有人说她是在报复母亲当年的“抛弃”。
但事情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韩红一向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她创立的韩红爱心救援队,每次灾情都冲在最前线。
这样一个满怀大爱的人,怎么可能会对至亲的离世无动于衷?
其实,韩红这种处理方式恰恰体现了她对母亲的尊重,雍西生前就是个低调的人,不喜欢太多关注。
而且,对于一个刚刚失去至亲的人来说,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告别,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爱?
现在回想起来,雍西的离世让韩红成了真正的孤儿,父亲早逝,奶奶已故,如今连唯一的母亲也离开了,这种失去至亲的痛苦,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说起韩红这些年的经历,真是让人感慨,在很多人眼里,她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歌手,但实际上,她在公益事业上投入的精力和心血,远超过她在舞台上的付出……
-<救助灾区>-
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韩红是第一批赶到灾区的艺人,那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她,满脸疲惫却依然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
后来她创立了韩红爱心救援队,只要哪里有灾情,她的身影就一定会出现在那里,这些年来,韩红在公益路上付出的代价可不小。
为了救助他人,几乎是把自己的家底都掏空了,她甚至有段时间经常是东借西凑地筹钱救人,那会儿她的演出费,基本上都投进了公益事业里。
不过,做公益这条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有一次,韩红被人实名举报,说她的慈善基金会有问题。
那段时间,她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光受到很大的质疑,甚至还遭到攻击,但最后真相大白,证明那些举报都是不实的。
说到韩红和母亲的关系,还真是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从小她就跟着奶奶生活,和母亲聚少离多。
9岁那年,她独自一人坐火车去北京找奶奶,这种经历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想必是很不容易的。
这些年来,我发现韩红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家事,即便是在做公益的时候,她也总是把注意力放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可能正是这些成长经历,让她更懂得换位思考,也更愿意去帮助他人,其实仔细想想,一个人能持续这么多年坚持做公益,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遭受非议>-
特别是在遭受质疑和非议的时候,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支撑,恐怕早就退缩了,但韩红却一直在坚持,这种精神着实让人敬佩。
现在回过头来看韩红这些年的经历,从一个单纯的歌手到公益事业的践行者,她的转变或许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关。
韩红选择不设灵堂的决定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说实话,一开始有点不理解,毕竟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办丧事是对逝者的一种基本尊重。
但是当我看到韩红说这是遵从母亲遗愿时,突然想明白了,这可是母亲的意愿,按照母亲的意愿,也是对母亲的尊重了。
有人说韩红这是人设崩塌了,说她不孝,可我觉得,真正的孝顺不是在外人面前摆样子,而是尊重逝者的意愿。
说起韩红和母亲的关系,还真是一波三折,小时候,因为母亲改嫁的事情,韩红心里确实有过结。
那时候正是最需要母爱的年纪,随着年龄增长,她渐渐理解了母亲的选择,雍西改嫁的对象周宇翔,是成都医科大学的教师。
说到雍西的婚姻,还真是一段传奇,她和韩红的父亲韩宝来,是在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认识的。
两人都是艺术家,志同道合,感情很好,可惜天妒良缘,韩宝来英年早逝,现在网上有人说韩红处理母亲后事的方式太过冷漠,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结语>-
韩红这些年的转变真的很大,从一个单纯的歌手,到现在基本很少出席活动,基本上都是投身到公益中,非常值得尊重。
有人说,韩红现在越来越少在舞台上露面了,但我觉得,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发光发热,现在跟着韩红做公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这也是韩红的性格,永远都在救助别人。
信息来源
《《北京的金山上》首唱者、歌手韩红的母亲雍西逝世》——北京日报
《从“野孩子”到大明星》——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