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核设计,低调务实
初次开箱DMP-K7时,其漆黑全铝机身与规整的散热格栅透露着一股工业美学的气质。机身底部隐藏的M.2插槽像一道“暗门”,支持NVMe协议固态硬盘的直插设计,既避免了外接硬盘的累赘感,又让本地曲库的读取,安静且高效——实测扫描近千首曲目仅需一分钟出头,联网状态还能挂削到曲目专辑封面以及相关艺人信息,这就相当给力了。
二、资源整合,润物无声
作为同时拥有NAS、网盘和流媒体会员的标准HIFI用户,DMP-K7的资源整合能力令人欣慰。登录one drive后,那些散落在云端多年的曲子终于能被统一检索;而NAS中的音乐库导入时,系统可以像本地音乐管理那样一并纳入——同步精准匹配专辑封面与艺术家信息,几个维度可以同时实现检索,排歌单,好用!
三、流媒体才是王道
本以为这类专业数播会与大众流媒体“划清界限”,但DMP-K7对网易云、QQ音乐、AppleMusic的包容态度令人意外,或者说,开博尔本次数播产品就是专门考虑到流媒体HIFI的市场——确实这些年流媒体用户激增,而本地母带玩法已经是小圈子高阶玩家的追求了。通过USB Audio3.0全局透传模式输出时,手机端常被诟病的“数码味”明显淡化,而DMP-K7实现夸张的全局透传实力后,流媒体会员的顶配规格——通常是192KHz/24bit或96KHz/24bit,直接一步到位透传出来,在居家网络流畅的前提下,音质完全可以媲美本地FLAC级母带,浩瀚的曲库也是让人目不暇接,DMP-K7主要玩法一是本地母带,二就是流媒体音乐,两样都相当专业,音质远非普通手机连DAC可比,一耳朵的绵密,一耳朵的清澈,舒服多了。
四、操控哲学:隐形的高效
DMP-K7的6英寸触控屏没有刻意追求炫酷动效,但滑动选歌时的跟手度非常丝滑。手机APP控制功能的加入,则让“窝在沙发切歌”成为现实。值得一提的是“同屏操作”功能:当手机界面与机器屏幕实时同步时,恍惚间有种操控专业调音台的错觉——只不过这次控制的不是混响参数,而是下一首要播《月光奏鸣曲》还是《小苹果》。
五、关于DSD1024的冷思考
尽管DMP-K7号称是可以支持DSD1024的数播,但这个功能更像是对未来的提前布局。在解码器尚未普及支持的情况下,它至少证明了两件事:一是开博尔在规格竞赛中不愿妥协的态度,二是——提醒自己好好攒银子,上更大的M.2固态,今后上更帅气的解码和箱子。
总结:音乐资源的集大成者
DMP-K7用扎实的功能逻辑解决现在众多HIFI用户的真实痛点:
对本地母带玩家,内置M.2极简主义以及想要扩容可以挂载移动硬盘、连NAS等玩法方案,丰俭由人很是给力,智能收纳系统让散落硬盘的音频文件得以轻松管理;
对网盘用户,它让云端曲库真正具备实用价值;
对流媒体玩家——相当大的群体了可以说,它相当于让流媒体音质释放HIFI的强有力工具。
DMP-K7选择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各种音乐资源编织成一张无形大网,然后释放精彩的透传讯号给到解码器——甚至,我此前认为解码器不方便,于是让其吸灰已久,还是用的蹩脚的手机流媒体出蓝牙音响解馋,毕竟,方便才是王道呢,而有了DMP-K7,HIFI生活一下子就真的方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