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关于吃饭这件事,似乎总能引起家长们的担忧,我们都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自理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步,这将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但是很多孩子已经到了独立吃饭的年龄,还是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连吃饭这件事上,都需要父母帮忙,甚至是一口一口地喂,家长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曾经有个新闻,一个孩子都八岁了,竟然还需要爷爷奶奶喂饭给他吃,大家纷纷指责这个孩子。其实孩子不独立吃饭,并非自己没有能力,而是在过程中遇到了阻碍,原因有很多种,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因素,家长们从两方面攻克,孩子更有可能有所改善。
一、孩子不愿意吃饭的外在原因
1、家长错过了引导孩子吃饭的最佳时期
孩子学会吃饭也是有好几个阶段的,很多家长缺少这方面的认知,或者是过分担心,没有在关键期及时引导,从而错过了培养孩子吃饭独立性的机会。孩子在八个月开始,就表现出对外界的好奇,包括饭菜和餐具等等,这个时期,他们很有可能去抓餐具,甚至用手去抓食物,把餐桌弄得乱糟糟,很多家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阻止孩子,错过了吃饭的“萌芽期”。
到一岁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试图自己做一些动作,这个时候也是引导孩子吃饭的好机会,有些家长出于安全和卫生考虑,或者认为孩子还是太小,没有专门培养,又错过了动手练习的最佳时期。其实宝宝学会吃饭不用等到他很大的时候,宝宝到两三岁的时候,他们完全有能力自主吃饭,家长们不必再去担心,以便为他进入幼儿园做好准备。
2、家长溺爱孩子
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原本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全被家长包办了,这些家长总是处于担心之中:害怕孩子吃饭饿着自己,要是不小心呛到噎到了怎么办,要是吃得满身都是岂不是太丢脸了?所以孩子本来可以在不断试错中学会吃饭,但是无奈家长总是喂饭,于是在孩子脑海里,父母喂饭是为了他好,是理所当然的。溺爱是一把利刃,他们的独立性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3、就餐环境和规则方面有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吃饭的情况和餐桌的环境是挂钩的,如果餐桌上氛围很不好,比如比较冷清或者太过吵闹,都容易影响吃饭的情绪,有些家庭中,家长总是聊别人家的家长里短,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拿到餐桌上说,会让宝宝的食欲下跌,还没吃饭就感觉“饱了”。
另外,孩子对于吃饭这件事,也没有明确的认知,因为吃饭特别重要,养成好的吃饭习惯更是要从小抓起,有些家庭在这方面的管束很疏松,比如说吃饭不按时、吃饭时候还能玩手机等等,都不利于孩子好好吃饭。
二、孩子不愿吃饭的内在因素
1、对食物没有兴趣
很多孩子不愿意吃饭,是因为他们对饭菜没有足够的兴趣,很多孩子出现了挑食、厌食的毛病,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饭菜的样子并不吸引他,另一方面,日常如果吃了大量的零食,也会让孩子对饭菜的兴趣下降,因此他们不愿意吃饭是因为不想吃饭,这种情况就需要让孩子减少零食的摄入,并且想办法把饭菜做得更有趣、更能吸引小孩的注意力,让他们吊起胃口来。
2、孩子想引起父母的关注
很多孩子为了让父母多关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寻求父母的帮助,以获得更多关心,比如说让妈妈帮他喂饭,让妈妈帮他系鞋带等等,其实孩子并非自己做不到,吃饭、系鞋带都是小事,只不过通过这种方式能让他们更有存在感。如果家长总是妥协,很容易地满足他们的请求,他们会更加理所当然地依赖父母,到时候想要让他们独立起来都很困难。
3、孩子的脾胃不好
有些家长总是过于宠爱孩子,让孩子吃很多冷饮、零食等,甚至有的家长想各种办法,为孩子补充补品,有很多体质比较弱的孩子,吃了这些东西反而损伤了脾胃,孩子脾胃功能差,就容易消化不良,出现积食的情况,身体吸收功能也不好,根本没有胃口正常吃饭。
三、家长怎样做,让孩子自己吃饭?
1、舍得放手,并且引导孩子独立吃饭
其实从发现孩子有主动吃饭的冲动的时候,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任务就开始了,只要保证安全,就让孩子自己多动手,父母就适当退后。对于一岁以内的孩子,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让他们自己试着用手抓着吃。一岁后,可以让他们用儿童餐具自己试着吃饭,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尽情发挥。等到两三岁,可以制定规矩,比如说吃饭要分三个时间段,按时吃饭有奖励等等,帮助他们培养起独立吃饭的习惯。
2、食物要科学搭配、有营养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脾胃,家长要让孩子正常吃饭,不要为了让孩子高兴,给他们买大量的零食,孩子有一个“零食胃”,就会对饭菜失去兴趣,到时候你在后面追着喂也不一定管用。也不要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给他们准备过量的补品,孩子吃饭也需要科学搭配,网络上有很多宝妈很火,她们做出的爱心便当,食材很丰富,并且造型很可爱,也赢得了孩子的心,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把有营养的食材变得有趣,孩子也会爱上吃饭。
结语:吃饭是人生大事,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日三餐要遵循规律,身体才能更好地运转。孩子有一个好的吃饭习惯,会让家长更省心,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从内外两方面下手,更能帮助孩子形成好的吃饭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