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狄云
上海交通大学(上交大)一直以来以其毕业生的高就业率而自豪。根据最新的数据,过去五年中,上交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其中本科生的就业率为94%,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更是高达98%。这些数字无疑让人感叹。上交大毕业生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着超强的竞争力。而更为惊人的是,上交大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上交大的本科生平均投递15.31份简历,就能够获得6.77个面试机会;而研究生投递18.03份简历,能获得8.36个面试机会。这些数据看起来,似乎无懈可击,让人不得不认为,成功的背后无非是名校光环的加持。
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认为这些毕业生之所以如此受到企业青睐,完全是依靠上交大的名声和资源。然而,最近我看到的一段视频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段视频记录了上交大凌晨三点时的自习室景象,画面中的学生们仍然埋头苦读,奋力拼搏。即使是凌晨三点,在安静的自习室里,依然有许多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备考、复习,甚至有些人因为太累,趴在桌子上小睡片刻,休息过后又继续投入到学习中。有些同学没有选择室内的自习桌,而是站在校园的昏暗路灯下,继续背书;还有人选择在自习室的走廊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复习,默背着书本上的内容。这些场景和画面,真实且震撼,映射出的并非名校的光环,而是无数个默默付出的背后。
正是这种在凌晨三点的自习室里付出的努力,成就了他们在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而这些付出的努力,才是他们能够在招聘会上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这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名校光环并非一切。真正的光环是奋斗和坚持,是那些在困顿中依旧选择继续前行的人,是那些在夜深人静时仍然坚守在书桌前的人。上交大毕业生之所以受用人单位青睐,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这种超乎常人的自律与奋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在大学生活中“混日子”的学生。就像上交大凌晨三点的自习室里辛勤学习的同学一样,社会上仍然有一群学生,他们似乎不懂得如何去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在一些高校,尤其是那些并不知名的院校,部分学生的状态令人堪忧。在广东的一所高校,一位思政教师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过一张上课时的照片,照片中的学生们全都坐在教室的最后几排,低着头看手机,完全不把课堂上的知识当回事。更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甚至在老师讲解时完全不做任何反应。这种态度在很多大学里并不罕见,似乎成为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有一次,山东某大学的一位教师王九月受朋友邀请去一所民办高校代课。他第一次提前20分钟赶到教室,想以充足的时间准备。可当他走进教室时,却发现教室里空无一人。即使是在上课前5分钟,教室里依旧没有一个学生到场。王九月曾一度怀疑自己走错了教室,直到上课时间临近,才看到几名学生匆匆赶到。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大学的课堂可能已经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地方,而是度过青春时光的场所。
这种“混日子”的状态,往往会让学生错失真正的机会。到毕业时,很多这类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技能与能力,最终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面临失业的局面。与那些在图书馆、在自习室不分昼夜努力学习的同学相比,这些学生显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而他们的“混日子”状态,无疑也是他们没有办法在毕业时获得好工作、甚至面临失业的直接原因。
这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个体问题,还是整个社会教育观念和文化的反映。在社会上,不少人总是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归咎于学校或经济形势的压力,然而,我们是否该反思,真正的就业压力,是否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懈怠与不作为?当我们看到上交大凌晨三点的自习室时,才意识到,大学生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单纯依赖于学校的名气和背景,而是源自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坚持和不懈奋斗。
“混日子”的学生,注定会在毕业时面临失业的困境,而那些努力拼搏的学生,才会在未来的职场中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竞争力。名校的光环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决定人生走向的,是学生的努力与奋斗。上交大的毕业生能够在招聘会上抢尽风头,正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里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在毕业时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每一所大学,或许都会有一些“混日子”的学生,但也正是这些“混日子”的人,最终会在社会的角落里被遗忘。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那些真正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生,才能走得更远。而这份努力,注定会在未来的职场中变成他们的竞争力,成为他们在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因此,大学生们,别再把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责任推给学校或社会了。真正能决定你未来的是你现在的态度,是你是否能在这段时间里拼尽全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努力,才能在社会的洪流中站稳脚步,迎接属于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