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随朝阳走,政随强国倾。 尹锡悦的6小时审问与韩国代表团4天北京之行,其实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边韩国总统被自己人审讯,那边韩国政府急匆匆向中国释放善意,真是讽刺又耐人寻味。
尹锡悦审讯中的"硬刚"态度可真有趣。6小时审讯,他选择全盘否认所有罪状,这是懦夫的嘴硬还是政治家的算计?问题本质很明显:他涉嫌以"铲除从北势力"为由发布紧急戒严令,实际搞的却是阻碍国会行使权力的勾当。这手段放在中国古代,不就是想当个小独裁者,又怕打不过朝中大臣?
尹锡悦这个倒霉蛋,是继全斗焕、卢泰愚、李明博和朴槿惠之后,韩国第五位受到刑事审判的前总统。看看这规律,似乎当韩国总统真不是什么好差事,下台就等着进监狱。尹锡悦更惨,甚至可能面临终身监禁或死刑。身为前检察总长,他应该明白自己处境多危险,却仍死撑到底,这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计算。
与此同时,韩国代表团神神秘秘跑到北京,一待就是4天。这时间点太微妙了。尹锡悦刚被罢免,韩国国内权力真空,这四天访华绝不仅仅是什么"深化经济交流"那么简单。韩国政府其实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想重新平衡与中美两国的关系。
过去几年,尹锡悦在外交上走得太偏激。一心巴结美国,疯狂加入印太战略小圈子,还不断刺激中国敏感神经。结果怎样?美国拿他当用完就扔的纸巾,给不了韩国实质性好处;中国则用"以静制动"的策略,不咄咄逼人,也不轻易松口,就这么看着韩国自己把自己玩进死角。
风水轮流转,韩国政府现在只能低头来北京"求和"。尹锡悦这位"美国小弟"的末路,恰恰证明了中国古人那句话——"骑墙者必受两面夹击"。韩国想两头通吃,左右逢源,却把自己搞得内外交困。国内民众早就不满其亲美排华政策,韩元贬值、出口受阻、经济困难,这才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想当年,朝鲜战争后韩国曾是美国忠实的"小兄弟",但这种关系在中国崛起后越来越显得尴尬和不可持续。韩国政客喜欢玩平衡战略,却忘了平衡是需要实力的,没有足够筹码,就只能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能撑船,不能撑篙",这就是韩国的真实处境。
尹锡悦和他的同伙们试图"派出军队和警察进入国会",这不正是美国扶持的所谓"民主国家"常有的闹剧吗?美国处处宣扬民主自由,自己的小弟却玩着军事政变的把戏,如此双标让人看不下去。
既然说到军事戒严,我想起了一段有趣的历史。《史记》中记载,秦国末年,赵高挟持秦二世,假传圣旨,杀大臣,逼二世自杀。当年赵高玩弄权术,不也是用"肃清朝堂"为名,行篡权夺利之实吗?尹锡悦虽说不是赵高那种狠角色,但其以"从北势力"威胁为借口发动政变,手法如出一辙。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韩国人民用弹劾的方式表明了态度,无论尹锡悦如何狡辩,历史终将给他一个公正的评判。至于韩国未来的外交走向,我看他们还会继续在中美之间摇摆,但经过这次教训,应该会对中国更加"务实"一些。
说到底,美国那套"印太战略"就是个坑人的把戏。美国招呼一声,小弟们就得掏钱、出力甚至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中国呢?始终保持克制与稳定,用实力和定力应对一切挑战。韩国这次派团来华,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中国人不会幸灾乐祸,但看到这样的国际局势变化,不禁让人想起历史的轮回。一百多年前,我们也曾在列强夹缝中求生存,如今强国崛起,周边国家反过来需要在我们的影响下寻找平衡点。这不是报复,而是历史的必然。
最后,无论韩国如何调整,我们都应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既不高估尹锡悦倒台对中韩关系的促进作用,也不低估美国为阻止韩国靠近中国会采取的各种手段。中国需要做的,就是继续走好自己的路,让周边国家在实力对比中自然而然地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