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于渊,其道幽也。这句出自《周易·乾》的古语,形容雄伟之才隐而不显,韬光养晦。马斯克似乎正是这样一位"伏龙",他已经看透了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混乱与分歧,所以才会在关键时刻抽身而退。这位世界首富,真的仅仅是因为商业利益而与特朗普团队闹翻?他的"先见之明"又体现在哪里?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大棒一挥下,不仅美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战升级,白宫内部也开始分崩离析。这次马斯克公开抨击白宫贸易政策顾问纳瓦罗,表面上看只是一场普通的口水战,实则是特朗普政府内部两派势力的激烈碰撞。
纳瓦罗是特朗普政府对华强硬政策的主要推手,拥有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而马斯克却毫不客气地表示:"获得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是坏事,不是好事"。当有人为纳瓦罗辩护,马斯克更是直言不讳:"实际上,他什么都没有做。"
为何马斯克如此针对纳瓦罗?这背后是两派截然不同的贸易理念之争。一派以纳瓦罗为代表,将关税视为目的,认为美国应该加关税来缩小贸易逆差,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另一派则以马斯克为代表,将关税视为手段,最终目标是废除全球关税,实现自由贸易。
纳瓦罗、副总统万斯、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人占据白宫核心位置,他们的关税主张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持。而马斯克、财政部长贝森特等来自硅谷和华尔街的保守派精英,却成了"局外人"。
马斯克长期避谈关税话题,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观点与特朗普不合。但当"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后,他坐不住了。在意大利一场活动中,马斯克罕见地发声:"我认为,理想的情况是美国和欧洲最终都应该走向零关税,从而在北美和欧洲之间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
这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完全背道而驰。特朗普刚给欧盟增加20%关税,还明确表示"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巨额贸易逆差只能通过关税来解决"。
除了贸易政策分歧,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的矛盾早有端倪。据报道,马斯克曾与国务卿鲁比奥发生激烈争吵,两人在政府裁员问题上针锋相对。马斯克质问鲁比奥为何没有"解雇任何人",鲁比奥则反击表示已有1500多名国务院雇员接受了"买断离职"计划。
争吵中,马斯克讽刺鲁比奥像个演员一样只会作秀;鲁比奥则嘲讽马斯克是个不懂政治的商人,所有举动都是"饭桶"行为。最终特朗普不得不出面,但他选择站在了鲁比奥一边。
特朗普甚至直接下令:政府部门管理权直属内阁部长,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只能提供建议,不能直接监管或决定人事调整。这无疑是对马斯克权力的直接限制。
特朗普还告诉媒体,马斯克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卸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职务。结合各方面信息,马斯克似乎早已预见到这一结局,所以开始谋划退路。
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在白宫内部这场"板荡"中,马斯克显然不是那个"诚臣"。他本质上只是一个政治投机者,并非真正的MAGA派。2022年才转投共和党,最初还支持的是德桑蒂斯,直到特朗普遇刺未遂后才正式加入特朗普阵营。
马斯克不仅在贸易政策上与特朗普核心圈子发生冲突,在核安全管理问题上也引发争议。据报道,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将美国能源部及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8500多个职位认定为"非必要",其中包括负责升级和维护美国核弹头的人员。
这一举动引起轩然大波。之前,政府效率部曾突然解雇350名核安全管理局员工,其中包括负责重新组装核弹头的工作人员。事情闹大后,特朗普政府不得不撤回大部分解雇通知。
尽管如此,马斯克似乎仍不死心,继续将国家核安全管理局作为裁员目标。这或许与他即将离开政府有关——他想在5月份任期结束前,尽可能多地推进自己的议程。还有可能与他对美国军事战略的不满有关,马斯克曾公开批评F-35战斗机太过昂贵,主张美国应该改变军事装备构成。
在特朗普团队中,马斯克不是唯一感到被边缘化的人。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处境艰难,有媒体爆料称他已"忍无可忍",萌生辞职念头。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在特朗普的核心圈子里,华尔街出身的贝森特显得格格不入,特朗普甚至都不接近他……他正在寻找出路。"
贝森特当初被提名为财长时,华尔街松了一口气,以为终于有了"自己人"。然而现实是,特朗普的决策完全由其核心圈子控制,马斯克和贝森特这些"局外人"毫无话语权。
商场如战场,善谋者胜。马斯克虽然不得不离开政府,但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他被批评的核心在于过度参与政治而忽视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投资人已经要求他回归本职工作。在特斯拉股价因"对等关税"暴跌,两天内身价缩水180亿美元的情况下,马斯克选择抽身而退无疑是明智之举。
历史上,曹操曾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马斯克在政治角力中的表现,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他利用特朗普上台的机会为自己谋得政治资本,当发现局势不利时又能迅速抽身。这种"精于算计"的商人本性,使他能在复杂的政治生态中保全自己。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关系变化揭示了美国政治的残酷现实: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初特朗普需要马斯克的社交媒体影响力和财力支持,如今大选已过,马斯克的价值正在贬低。
这次白宫内部的混乱不过是冰山一角。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特朗普的政策缺乏连贯性和协调性,导致即使是最亲密的盟友也难以同步。美国政府内部的权力争斗和政策分歧,最终只会让美国自身陷入更深的困境。
美国历史上曾多次上演类似的"内斗戏码"。林肯时期的"团队竞争"、尼克松的"白宫管制"、里根的"内阁革命",无不显示出美国政治体系的内在矛盾。特朗普政府的混乱只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别让政客们的表面争吵迷惑了你的眼睛。无论是纳瓦罗的关税保护主义,还是马斯克的自由贸易主张,骨子里都是为了美国利益服务。区别只在于手段不同,而特朗普选择了更符合其政治基础的做法。
马斯克从白宫抽身而退并非偶然,而是他对政治博弈精准把握的结果。商人从政,最怕的就是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马斯克在关键时刻的明智选择,印证了他的先见之明和政治嗅觉。
对我们而言,这场美国政治内斗提醒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被西方政治表演所迷惑。无论美国如何内斗,他们对外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我们要做的,是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守护好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