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羽最看不起的三个人,孙权排第三,最不应该看不起第一的

赵梦瑶说历史 2025-04-14 21:00:54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关羽,这位义薄云天、威震华夏的名将,以其忠义和勇猛被后世广为传颂。人们尊称他为关二哥、关二爷、关公,他的英雄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天空。然而,关羽虽为英雄,却也有着英雄的傲气,他也有看不起的一些人,今天我们就来细细盘点一番。

先来说说孙权。那是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三国鼎立的局势逐渐明晰。当时,刘备在蜀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关羽作为刘备麾下的得力大将,镇守着荆州这一战略要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孙权呢,他是东吴的君主,占据江东之地,兵精粮足,也是一方霸主。

孙权对关羽可以说是相当欣赏,毕竟关羽在当时已经威名远扬,其武艺高强且擅长统军作战。于是,孙权便有了一个想法,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这在当时可是非常有荣光的事情,从正常的角度理解,关羽作为刘备的手下大将,与孙权同级别人物的孙权联姻,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孙权放下自己一方霸主的架子来求亲,这已经是对关羽极大的看重了。

可是,关羽却不这么想。他骄傲地回应道:“我的虎女,怎么能嫁你的犬子。”要知道,在古人的话语体系中,一般只有自己谦虚的时候才会说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子是犬子,这是对自己或者自家人的贬低。而关羽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在公然侮辱孙权和他的儿子。这一句话,就像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孙刘联盟之间激起了千层巨浪。孙权原本怀着善意前来求亲,却遭受如此羞辱,心中自是愤怒不已,于是,从此孙权便与关羽结下了深深的仇怨。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关羽个人命运的走向,也为后来刘备集团在荆州地区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关羽在五虎将之中,对黄忠也颇有微词,甚至是看不起的态度。想当初,刘备集团建立蜀汉政权之后,封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为五虎上将。关羽与黄忠之间其实早有过交手,那就是关羽和黄忠的对战。

当时,刘备刚刚拿下益州,而汉中还在曹操掌控之下。黄忠本是曹操麾下的将领,镇守着定军山。刘备欲取汉中,这场战役中关羽虽未直接参与正面与黄忠的交战,但关羽是知道黄忠的一些情况的。关羽自跟随刘备白手起家,一路南征北战。他从刘备在涿郡起兵之时就追随左右,在刘备势力弱小的时候就为其出生入死,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在关羽的心中,自己成为五虎将之首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再看黄忠,他原本是刘表的部将,后来曹操占据荆州这才归了曹操。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役中,黄忠刚投降刘备不久,在定军山一战中与关羽的旧交夏侯渊对战。那一场战斗,两人打得难解难分。黄忠虽然有一回合被擒,可那是他战马马失前蹄的意外情况。而且黄忠的箭法极其厉害,百发百中,其实有好几次他是故意射空的。要知道当时的关羽正值壮年,武艺高强且体力充沛,而黄忠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将,两人存在着根本性的体力差距。然而即便如此,关羽却没有完全将黄忠打败,这使得关羽心中很是不舒服。

并且,在关羽镇守荆州之时,黄忠却被调往了益州作战。黄忠在益州作战中屡立战功,特别是在定军山之战中,他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夏侯渊可是曹操麾下极为重要的将领,他的死对曹操的打击很大。这一战绩对于一直渴望在战场上建立赫赫战功的关羽来说,无疑是一种刺激。关羽一直觉得自己以自己的武艺和战功理应得到更多的荣耀,看到黄忠这样的“后来者”居上,而且是在自己镇守后方,他却在远方立下大功的情况下,关羽内心的嫉妒之情油然而生,这也让他对黄忠产生了看不惯的感觉。

再来谈谈吕蒙。在三国这个乱世之中,人才辈出,吕蒙原本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大老粗,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对军事的悟性,逐渐成长为一名了不起的将领。这便是有名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下阿蒙的故事。吕蒙从一个只知舞刀弄枪的大兵开始熟读兵书,学习军事谋略,最终成为东吴举足轻重的将领。

关羽却并没有把这个新兴的对手放在眼里。关羽常年镇守荆州,荆州之地虽然战略地位重要,但也面临着来自东吴的压力。吕蒙托病之后,在陆逊的小伎俩下,吕蒙佯装生病,让关羽放松了警惕。而当时的关羽正忙于对曹军作战,并且对自己的能力极度自信,他自认为东吴无人能够与之抗衡,所以根本就没有重视吕蒙这个小人物。

就在关羽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北方的曹操之时,吕蒙却率领东吴军队偷袭了荆州。荆州对于关羽来说是后方的大本营,荆州一失,关羽就像是被砍断了臂膀的猛虎,腹背受敌。最后关羽只能败走麦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如果关羽当时能够对这个曾经被自己看不起的吕蒙有所重视,也许荆州的失守就不会那么轻易,关羽的命运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我们再来深入分析一下关羽为何会有这样的傲气以及他这种态度背后的一些原因。关羽一生征战无数,他的武艺高强,在当时的战场上几乎罕有敌手。他随刘备征战多年,历经大小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关羽为人重义气,对刘备忠心耿耿,因此被后世尊称为武圣。然而,正是他的这些成就和声望,让他逐渐养成了骄傲的性格。

在关羽的心中,自己的忠诚和勇猛是无人能及的。他以自己为标准去看待周围的人,对于那些他认为不符合他标准的人,就会流露出看不起的态度。比如他觉得孙权用联姻这种方式与他接近是降低了身份,因为他觉得自己足够高贵;他觉得黄忠靠投降过来还能快速晋升且立功是一种投机取巧;他觉得吕蒙这种没什么文化背景的将领不配与他抗衡。

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关羽的这种傲气其实是有一定问题的。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三国乱世之中,诸侯纷争,各方势力都在寻找机会发展壮大自己。每一个人物和势力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潜力。孙权虽然在与刘备的联盟中看似处于相对从属的地位,但东吴的实力不容小觑;黄忠虽然出身和成长轨迹与关羽有所不同,但他的战功也是实实在在的;吕蒙虽然起初不被关羽重视,但他的谋略和军事能力同样出众。

关羽看不起这些人,最终也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他在荆州地区的孤立,使得他一旦面临孙刘联盟破裂的危险时,没有足够的后援和缓冲。他的大意失荆州,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误,更是因为他长期以来的傲慢态度影响了他对局势的判断。

关羽的傲气虽然是他人格魅力中的一部分,但也成为他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他的故事给我们后人带来了很多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些人因为取得了某些成就就开始变得骄傲自满,看不起周围的人。然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每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潜力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成就而轻视他人。

就像关羽,如果他能够放下自己的傲气,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势力,也许他能创造更多的辉煌。他可以与孙权保持良好的关系,巩固吴蜀联盟;他可以正视黄忠的战功,将其视为团队的财富;他可以对吕蒙提高警惕,确保荆州的安全。但历史没有如果,关羽的故事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骄傲英雄的背影。我们在敬仰他的同时,也要以他的故事为鉴,避免重蹈他的覆辙。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又充满变数的时代,关羽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他的傲慢与偏见背后所反映出的人性弱点和历史规律,都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品味和研究。希望我们从关羽的故事中能够汲取智慧,在自己的人生长河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关羽看不起孙权、黄忠和吕蒙,这一系列的情节就像三国这个大舞台上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关羽完整的人物形象。他的英雄事迹和性格弱点都成为了三国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无论是他的忠义、勇猛,还是他的傲慢、偏见,都成为了后人讨论和研究三国文化的重要素材,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

0 阅读:30
赵梦瑶说历史

赵梦瑶说历史

赵梦瑶说历史